彭荣荣 巩长芬 谢淑娟
摘 要:创新教育是人的使命教育和动力教育,是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地方民办高校教育的弱项,因此需要下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从地方民办高校的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这五条途径给出举措,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推進地方民办高校的创新教学改革,使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教育;内涵思考;落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根本要求,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民办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外,民办高校创新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高中、大学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在我国,创新教育被认为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本文提出了五条符合地方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落实达到满足人才成长的需求,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路径探析
(1)课程理念的创新
先进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教学创新的出发点,创新的教学理念即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首先要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看社会需要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人才;其次,要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根据地方民办高校现状和特色进行设置。真正做到“贯彻因材施教、夯实必备基础、对接专业教育”,将相关学科建设为适合民办高校学情、校情且适应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学科。
(2)教学内容的创新
确定适合地方民办高校各专业的教学内容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地选择、组织和加工是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学内容要较新颖、适度、实用,首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课内课外相结合;其次要做到“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最后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重构教学内容,使高校教学内容和企业行业的需求达到同频共振。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探索适合地方民办高校教学的新方法,积极采用任务驱动式、项目式、启发式、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培养核心能力;托项目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教研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中来,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
(4)实践教学的创新
实践本身是理论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的强化过程,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通过实训,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高校实践设备较为老旧,跟不上企业行业设备的更新换代。鉴于此,可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具有信息量大、生动直观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模拟一些观察不到的、较复杂和难以用常规仪器演示的实验。这不但能让其成为常规仪器的补充,还能降低实验成本,有助学生发现规律,提高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师资队伍的创新
师资队伍是地方民办高校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也是创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及源泉。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形成雁阵效应,带动学科发展;二是要做到内外结合,改变目前“哑铃型”队伍现状,注意民办高校实际情况,注重“专兼结合”的师资结构建设;三是要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鼓励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将经验带到课堂中去。从而形成一支知识及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梯队。
三、结语
提高地方民办高校的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教学理念,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保障师资队伍,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彭荣荣,朱倩倩,张丹. 基于创新视域下的民办高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J]. 青春岁月,2019(4).
2、彭荣荣,秦梅宝,巩长芬. 以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体系建设——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协同育人视角下地方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研究(编号: JY2124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