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锡辉
摘要: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初中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家校合作在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越加明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理想的教育、培养效果;因此教师要优化学校教育,而家长则要积极地开展家庭教育,以便能与学校教育进行有效配合,同时家长与教师还要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进行科学化的协作互助,合理运用家校合作的优势,进一步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德育;教学影响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德育教育的价值与重要性越加显著,而家长、教师与学校也更清楚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现阶段,因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落实,使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德育教学方式也有了新的发展,而家校合作这一新方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对学生德育教育兴趣的激发和调动,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深入、全面理解;同时,还能促使家庭、学校与社会在教育活动中积极沟通、充分交流,从而创建高效的德育环境,并使学生得到全面而高效的德育教育。
一、使家长与教师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运用家校合作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家长、教师以及学校对“家校合作”进行更全面、深入与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家校合作”在教育整体活动中的重要性与应用价值,也随之得到更为全面的展现。
但现阶段,部分家长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因对“家校合作”缺少全面、正确的认识理解,导致没有充分发挥出“家校合作”的教学价值,故此会使德育教育的效果不佳。为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初中学校可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定期组织家长、教师共同参加德育教育的讲座,使二者能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加深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同时能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学校方面还要促使家长、教师能积极参与以“家校合作”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使学生能得到高质的德育教育[1]。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教学规范与制度,并且要防止其做出违背师德与道德的行为,以便能通过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得到学生与家长的信任,从而能够推进“家校合作”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为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加深教师、家长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进一步理解,学校方面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家长与教师三方都能参与的德育教学方案,这样能使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并能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家长还可以在引导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能逐步改进自身的错误观念与不良习惯,这样能使德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与校规、校纪以及道德文明相关的各种校园活动,并邀请家长与教师共同参加;这样不仅能使家长了解学生日常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真实的学习情况,还能与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交流,以便全力配合教师、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提供更为有利的家庭、学校环境。
二、有助于对课堂外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
不同学生的家长,其个人经历也各不相同,而通过对此内容的科学整合便能形成非常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采用“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形式,能对由家长个人经历与实践经验所构成的教育资源,进行更为合理地运用;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为“家校合作”提供更有效地落实途径。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表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践生活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过去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学校只是围绕学生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鲜少会涉及到具体的生活实践内容,尽管教师能在理论上向学生传授有关德育的内容,这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掌握德育教育的精髓[2]。
以“家校合作”为视角的初中德育教学,可对家长资源库这一优势进行充分发挥。“资源”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指物质,它也可以代表一种无形的内容,比如家长的学识、社会实践经验、能力、修养,以及家长的性格与技能等可以体现个人素养与能力的内容;通过对此类德育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弥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德育教育的形式、内容进行丰富,从而促使德育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走进德育课题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虽然这不是教材内的知识,但却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借此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健康地成长;同时学生可以从家长的叙述中,深刻了解父母为家庭、为自己的付出,从而能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合作,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家庭,参与形式更为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拉近学生与家长的距离,还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德育培养。
三、使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运用,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也使德育教育途径得到了有效拓展;而“家校合作”的角度出发,落实初中德育教育,则有助于对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进行更充的发挥。教师与学校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办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QQ群等沟通交流平臺,这能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互动平台,这能为德育教育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助力。教师可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微信群组并邀请家长加入。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沟通形式,能为学生、家长与教师提供高效的交流互动渠道,方便家长与教师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同时可以分享优质的德育教育规划,方便家长与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相互配合。教师、学校还可以建立德育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以便为学生、为家长推送与德育有关的案例,以及各类资料,便于学生和家长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发布各类德育教育活动的讯息,以便家长能更清楚地掌握德育教学的具体情况,这样能使家长对家庭德育方案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调整、完善,从而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可以使德育中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更为全面、深入地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家校合作”的视角出发开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漫长的过程,它使德育教育摆脱了传统教学观念与方式的束缚,并有了全新的发展。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逐步构成了新的教育合力,这为初中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氛围,学生也能够得到各方面更为有效地引导,进而推进学生优秀道德思想品质的形成,促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莹.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德育教学分析[J].教育(周刊),2020(23):1.
[2]祝子文.家校沟通方式对中学生德育效果的影响[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