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2021-01-21 10:51:06陈颉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策略

陈颉

摘要: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但美术教学一直以来都未被有效的重视,从而忽略了美术课所带来的教育意义。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今社会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愈加重视,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小学美术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就需要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革新,以此来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家长与学校不再只单纯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也逐渐的重视。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将一些新鲜事物融入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进行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的美术教学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希望通过美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个人气质,使其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并未充分发挥,部分教师只是单纯的注重如何教学,却忽略了学生如何学习,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逐渐降低,对学生后续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但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凸显,为此就需要教师将自身美术教学方式不断进行优化创新,使学生能够对美术学习与自身发展的意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此对其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培养,最终推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一)缺乏对于美术教育科学的认识

美术学科其实是一种动手能力与情感能力相互融合的学科,所以这也就使得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其他理论学科可以通过相关考试,依靠简单的分数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衡量,但这种用分数衡量教学价值的方法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是行不通的,正式基于此种原因,部分教师、学生与家长也就并不会分配过多的精力来认真对待美术学习,学生由于并为了解美术学科的价值,所以在进行学习过程中,也并不能保持一个端正的态度,存在着美术学生对自身之后的发展并未有太大益处的错误观念,最终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只是敷衍了事。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只是单纯的对照教材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讲解,并且所讲授的相关绘画知识与绘画技巧也十分的浅显,学生对于这些知識技巧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进行理解,之后学生只能依靠自身片面的理解来进行自主实践。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未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美术学科本身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学科,但是对于差异性的忽略,导致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被抹杀,并且其自主思考能力也被剥夺,最终造成学生失去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无法有效培养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关注交流,在互动中创建全新课堂氛围

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部分学生因自身美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从而对美术学习缺乏一定方向性的情况,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要拥有充分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如此才能够有效的调动课堂氛围,来有效为学生创建优质的课堂学习环境,以此让学生将自身的优点与特长充分发挥,并降低自身的负担与压力,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真实且主动的将自身的观点意见充分表达,最终有效培养其创新意识。例如在对《会变的线条》这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由线条构成的作品有效展示给学生,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操作演示的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良好且多位的互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法,对作品进行自由评价,只有学生在活跃民主的氛围之中,才能够有效调整自身状态,从而将学生创新意识有效提升。

(二)观察体验,在联系想象中对创新思维进行激发

艺术以独特的美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的感知和情感。因此,艺术创作不仅要追求表面的形式美,还要加强对学生内在魅力的理解和思考。这需要新鲜和创新思维的参与。只有当创作者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他才能真正走向艺术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它能使学生迅速捕捉到学生的思维灵感,从而在关注的基础上关注材料的选择和感知。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熟悉的事物,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基础。

(三)故事渲染,在人文熏陶中树立创新榜样

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美术教学不但需要对学生技术层面的历练着重关注之外,还需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这也就使得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要与学生内在的精神层面紧密联系,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以此来全面推动其对于美术本真要义的有效理解与感知。例如在对《色彩的明度》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真情实感,来对色彩的运用进行有效的掌握,并且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莫奈的故事,并对其作品进行全面的赏析。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教师讲授的故事中,充分感受莫奈勇于挑战传统思维习惯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对于美术的学习与创作需要勇于拓展自身思维,避免墨守成规。

(四)正面评价,在鼓励赏识中激发学生创新自信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其特别在意别人的赏识与认可,为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重要的特点,当当生经过有效的学习且具备一定的美术能力之后,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肯定式的评价,从而有效调动其美术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意识。除此之外,通过正面评价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有效地保证学生的自主发展,最终增加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如此一来,才能够充分激发其表现欲望,并对“规矩”进行有效的打破,全面提升自身创新意识。

(五)实践创新,提升能力

美术素养之中,创意实践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区分不同美术作品高低的重要元素,为了能够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激发,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定期对一些创意活动进行创办,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抛出几个关键词,之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之后在进行口述性评选,最后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票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创意实践进行有效的激励,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以此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对于学生要保证多元化培养,并且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将一些新鲜事物融入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对师生充分的交流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最终完成新课改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蒯迎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49.

[2]周美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的分析[J].新课程,2020(22):182-183.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40:18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27:26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12:2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