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文阅读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它以某一议题为基础,引导初中生从单篇文章阅读转向对“一群”文章的拓展阅读,让其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深入、透彻。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来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文章从群文阅读的视角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6-0058-03
作者简介:黎冬兰(1975.9—),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以读、背、译为主,很难让初中生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感情。而群文阅读可以通过类比、对比等方式,让初中生从多篇内容相近或相悖的古诗词中深刻、清晰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让其对古诗词的写作手法、特殊字词用法等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1]。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古诗词的作者多为百年甚至千年之前的文人墨客、古圣先贤,不但时代背景与现在差距较大,而且其中很多字词的含义都与现代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初中生在古诗词的理解上存在困难,难以與作者或是教师产生情感共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古诗词的背和写,对初中生是否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及诗词意境关注不够,而且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课上做好笔记后,课后自行理解和感悟,这种方式对初中生古诗词赏析能力的提升不利。最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年级、单元中,导致古诗词教学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难成体系,进而影响学生对所学古诗词的理解深度,使其难以将古诗词以某种方式关联起来,同时,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二、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合理设置议题,灵活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在群文阅读模式下,教师首先要设置一个合适的议题,在此基础上恰当地选择文本,为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在设置议题时,教师应遵循下列三个原则,这样才能确保议题设置的合理性。
1.议题设置应贴合实际
教师在进行议题设置时必须贴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等学情进行具体的分析,科学确定“最近发展区”[2]。这样设置的议题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还能确保古诗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信心。议题难度要适当,既不能难度过高,让初中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难度过低,让初中生失去思考和讨论的兴趣。议题范围也要恰当,太宽泛容易让初中生觉得毫无头绪、思路混乱,太狭隘则会严重压缩学生的自主讨论空间,不利于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2.议题设置形式应多样化
初中生的心智日趋成熟,生活经验逐渐增多,并且对社会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如果议题设置仅限于文本内容,那么很难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具体认知需求,采用多样化的议题设置形式来激发初中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比较类的议题,让初中生在比较诗歌的过程中寻找其共性和个性。这种形式的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特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使其获得一些独特的感受。
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将其与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组成群文。这三首古诗词均为诗人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所作,那么他们的感受有何不同呢?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个中秋月夜的情境类议题,引导学生凭借自我感受类比三位作者的情感,这样就激发了初中生对古诗词的探索兴趣,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议题结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任何议题必然会有结论,但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必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议题的结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必强求唯一答案,要允许初中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且要鼓励其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讨论议题。这样能够帮助初中生打破思维定式,发展自主赏析古诗词的能力,从而让古诗词赏析课充满活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初中生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其所传达的情感,有的学生认为其传达了范仲淹的爱国之情,有的学生认为传达的是作者的思乡之情,甚至还有学生认为其传达出来的是对北宋王朝的不满。虽然结论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能给出合理解释,因此都能算是本议题的答案。
(二)恰当选择文本,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文本选择是否恰当对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做好相关的文本选择工作。在进行文本选择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文本选择应优先考虑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这是由于教材中的诗词文本均是专业人员千挑万选出来的,基本上都属于名家经典,不仅具备较高的传承价值,还符合初中生的阶段学习需求。其次,确保所选文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如果只是随便找几篇古诗词凑在一起组成所谓的群文,就会使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特点,从作者经历、诗歌流派、意象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寻找关联之处,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效果也就更有保障。
例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三首词均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类比,借此了解辛弃疾的写作风格、词作流派等内容。最后,选择的文本应符合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发展特点,这样他们理解起来才会更加容易,群文阅读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例如,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而且古诗词积累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那么教师在选择文本时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如让学生自行探索几个文本之间的关联,并调动自己的古诗词学习经验,想一想还有哪些古诗词可以作为此次群文阅读的关联文本;让学生也参与到文本选择中,充分调动其参与古诗词群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为优化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三)多角度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教师应对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归纳分析,梳理这些古诗词之间的关联,然后多角度进行群文閱读教学,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1.从作者出发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虽然数量并不算多,但是都属于经典之作。这些作者的人生经历通常较为复杂,有的甚至堪称跌宕起伏,他们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心境、想法,所写出的诗词在风格、意境、所寄托的情感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教师选择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该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时期的思想状态和情感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后再读到该作者的古诗词作品时就容易理解诗词内容及其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时,教师可选择《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几首诗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它们分别是李白青年初出蜀地时、游历荆门时及中年离开长安、游历山水时所作,人生阶段不同,诗词意境、情感等各不相同。对比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味其中的差异,从而加深其对李白作品的理解。
2.从题材出发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古诗词涉及的题材多种多样,山水、边塞、咏物、送别等各不相同,所寄托的感情自然也会有所差别,而且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同一题材的诗词,这就使教师可以从题材出发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一首边塞送别诗,既描写了边塞景象,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同样属于边塞诗,但主要描写边塞秋景,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也是边塞诗,描写的却是边塞月夜的景象,展现了边塞戍边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三首诗属于同一题材,可以组合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让初中生对边塞诗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3.从意象出发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古诗词中有很多不同的意象,诗词作者通常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感情。教师可以将这些意象进行归纳总结,让初中生对这些意象的特点、表达的感情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日后再看到这些意象后,就能较为迅速地理解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感情,借此对整首古诗词的感情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同样都有“酒”这一意象,寄托的既有豪情又有愁情,而这两种感情也是这一意象经常寄托的感情。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以“酒”寄托自己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酒”寄托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成就功业的向往之情;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辛弃疾则是以“酒”寄托自己年华渐老却壮志未酬的不甘之情。
4.从标题出发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古诗词标题所蕴含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理解了标题,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从标题出发选择恰当的议题。古诗词的标题通常含有重要动作意义的字词,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思”字直接确定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还有一些古诗词标题中含有某些具有特殊修饰作用的字词,如韩愈的《晚春》中的“晚”字点出了作者所描写的是春末景致,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时要注意这一点;还有一些古诗词的标题直接确定了其主题,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从“春行”二字即可看出这是一首以游览或春游为主题的诗词。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标题特点,选择类似的古诗词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例如,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可选择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同样以游览为主题的古诗词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四)正确处理群读与精读之间的关系
群文阅读通常是确定好议题后,选择与该议题有关的几篇文章,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其进行阅读、思考和讨论,最终在该议题上达成某种共识的过程。由此可见,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速读和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与精读的要求是不同的。尽管如此,本文所说的群文阅读最终是为古诗词阅读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群读与精读之间的关系,在精读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让二者相互辅助,这样才能保证古诗词阅读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使至塞上》时,本诗的第三句(也就是颈联)需要学生精读才能更好地感受“直”和“圆”二字的妙用。而在教学《野望》这首诗时,本诗的第四句(也就是尾联)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情感,但是部分学生对本句中出现的“采薇”这一意象不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意象,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教师可以选取几首包含该意象的古诗词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如宋代张嵲的《采薇洞》、蔡必荐的《采薇图》等。
(五)群文阅读教学不应流于形式
群文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多文本教学的特点,但是教师应认识到,多文本教学并不是单文本阅读教学的简单相加,否则不仅无法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还会影响到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效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文本,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议题寻找文本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并且要针对这几个文本共同发问,同时还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还能确保群文阅读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 语
总之,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对比等方式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议题设置、文本选择等方面的工作,多角度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正确处理群读与精读的关系,优化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效果。当然,教师也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多有效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以持续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罗蓓蕾.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选择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9(08):50-52.
李含笑,王玮.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设计:以部编本为例[J].文化产业,2020(15):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