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良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2-026-02
摘 要 中职院校新教改政策不断贯彻落实,推动了基础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看到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分析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创新路线。
关键词 新时期 中职学校 体育教育改革
体育课程属于中职学校的必修课程,通过体育教学为中职院校,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些年来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体育教学也存在着被弱化、被异化的危机。为了能够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把体育课堂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需要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反思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其中贯彻落实体育教育改革工作,满足社会发展对于职业人才的要求。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教育事业发展受到了国外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我国基础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近些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体系不断出台了相关的教学大纲,但是目前在体系建设当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如监管体系、法律体系和协调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情况。基础体育教育体制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如从地域角度来说,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区域拥有相对完善的体育教育体制建设,而经济和教育比较落后的区域,其体育教育体制的建设也有较大缺陷。从现在的城乡角度来说,随着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发展,导致教育也出现了二元化发展情况,城市内部基础体育教育体制,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和健全,并且师生都认识到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农村地区不仅不具备完善的基础体育教育体制,同时对于体育课堂的开展也不够重视。
(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具备科学的观念和思想是确保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想要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从思想入手加强意识创新。据调查显示,传统基础体育事业发展中并没有受到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重视,只是单纯把体育课程列为副科,影响了体育事业的创新进步,同时也影响了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在调查中随机抽取的某地区的69所学校,对这些学校师资团队以及基础体育课程开展效果进行了调查。据调查显示,其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教师创新意识不足,教学手段掌握比较陈旧,并且教师的年龄比较高,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创新教学大纲和贯彻落实新教改要求中的表现比较差。除此之外,这一部分学校的领导对于体育教育事業的创新重视不足,并没有改变体育学科的边缘地位。甚至有一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体育基础教育开展情况更加势微,体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体育课堂仅仅只是个摆设,即使是进行体育学习,也是放养式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为学生的强身健体带来帮助。
(三)体育教育环境单一枯燥
教育环境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备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教育质量。反之如果教育缺少了基础的教学环境,会对教育工作开展效果起到负面影响[2]。因此,营造出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环境很有必要。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内已经成功举办了各种体育奥运会项目,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度,强化了体育运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环境的发展为体育事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此,就需要站在更广的角度观察基础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首先教育过于专制,教学管制方法过于严厉,在压抑的环境中很难让学生真正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扼杀了体育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影响了体育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考试评价范围内并没有包含体育知识和体能测试。在这种不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下,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忽视了基础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这是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创新改革的主要因素。
二、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途径
(一)完善基础体育教育体制机制
具备更加完善和健全的教育体制机制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体制机制的完善程度和内容质量直接影响了新教学纲领的贯彻落实效果。因此,需要加强监管体制建设,确保新教育纲领的有序运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纲领中提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积极完成阶段性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上级领导派发下来的教育纲领内容非常好,但是在现实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却跟预期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很多新纲领当中的教育目标并没有实现,因此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也没有完成。这种工作结果会对基础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会造成直接影响,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阻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关机制不够健全,抑制了基础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工作自觉性,能够自觉贯彻落实新教育纲领的要求,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把监督管理机制的监督效用充分发挥出来,督促工作人员能够自觉执行相关任务。只有里外合作,共同加强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才能够确保教育纲领的贯彻落实,实现中职体育教育目标。
(二)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创新是工作开展的主要动力,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中职体育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职学校需要具备创新发展思想,积极开拓思维,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摆脱传统和落后思想的束缚[4]。目前,虽然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难免受保守思想的束缚。这些保守思想观念会给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因此需要积极解放思想,实现教育的开拓创新,以保障中职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中职学校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改革工作的贯彻落实,并根据学校内部实际情况,实现教学创新。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体育教学理论课程占据了较多的时间。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了放养式教学模式,在简单的学习相关运动知识之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实际上起不到任何锻炼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体育教学的时效性[5]。因此,需要积极加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力度,科学合理地设计出体育教学计划。要积极完善主教材、服教材制度建设,形成俱乐部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制度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改善在传统教学评价中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教师要注意中职体育教学评价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学评价要公平、公正和公开。
(三)完善师资团队建设
中职学校需要加强体育师资团队的建设,并针对现有的体育教师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教师的思想觉悟,引导教师能够注重自主学习,利用自主学习强化个人教学水平[6]。中职院校要做好多元化培训教育工作,采取半年培训、一年培训等制度,树立起长远培训和短期培训计划,帮助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技术、教育管理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确保体育教师能够完全胜任中职体育教育事业创新工作。教师的培训需要跟教师的考评、晋升和福利待遇相挂钩,这样能够真正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培训效果。
(四)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当中,一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影响,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缺少完善的教学设备,现有的教学技术也不够先进。因此需要借助当地教育部门以及中职院校自己的力量,投入充足的资金来完善体育教育基础建设。要为中职院校采购更加先进化的教学设备,并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7]。例如,在篮球以及足球运动学习当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学习,如果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更加全面立体的理解。如在篮球当中的抢断、助攻、3秒违例以及足球运动当中的部位、防守反击等词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应用,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和图片,使其能够对这些专业术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保障体育知识学习质量和效果。這些教学设备的完善都需要应用到足够的资金,因此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基础建设工作开展主要条件,也是促进体育事业创新改革的有效保障。
(五)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如果一部分中职院校并没有条件采购完善的体育设施,则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帮助学生在快乐学习当中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8]。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教学观念,了解中职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采取学生们喜欢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接受体育锻炼。例如,在立定跳远当中,需要学生做出收腿腾空的动作。如果单纯进行动作练习很容易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出游戏化教学情境,如“大灰狼抓小白兔”,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白兔”逃跑必须要双腿一起跳,“大灰狼”也要双腿一起跳着追。这样的游戏环境可以建立起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动作要领。
三、结语
中职学校体育改革创新,需要从内外环境入手,了解社会创新,完善学校内部体育文化建设,实现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博宁.新时期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09):219.
[2]周静.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研究[J].山西青年,2018(22):204.
[3]张景青.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9):37-38.
[4]周逖.关于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4):102.
[5]崔安安.新时期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0):220.
[6]薛钧.关于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01):141-142.
[7]李志.关于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4):30.
[8]赵忠娟.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赤子(下旬),2016(0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