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玉,施晨逸,郑子琪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655)
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创导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为发达国家营造全球市场、转移低端制造业的过程中,将追求消费工业品的价值观撒向了全世界,进而从根本上引爆了全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这股浪潮在使世界大部分人口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也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推入了全球性阶段。发达国家依靠转移低端产业才根治了污染,后发展中国家已无处可转移。目前全球生态环境不足以支撑依靠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模式发展,我们必须建立生态环境新秩序,才能支撑人类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1]《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3]《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4]等顶层设计,对加快深入持久地推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成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5]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各方面全过程,明确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是新时代“治国理政”道路上的战略选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
在系统分析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7]部署了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深化改革监管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任务(图1)。其中,“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图,“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施工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图,“深化改革监管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图。
图1 生态文明四大任务关系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3]明确提出,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结合生态文明四大任务,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绿色中国,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设健康中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宜居中国,深化改革监管体制,建设法治中国(图2)。绿色中国、健康中国、宜居中国与法治中国共同构成美丽中国[8]。
图2 美丽中国路线图
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主要包括生态空间和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五大体系[9](图3)。围绕生态空间,通过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标本兼治,构建清洁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通过规划先行,建设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态人居体系;通过以文化人,培育和谐文明多元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城乡统筹,健全高效民主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与生态制度体系”与生态空间相互支撑,其中,生态空间是“局”——优化布局;生态经济是“基”——实现基础;生态环境是“目”——实质目标;生态文化是“常”——道德载体;生态人居是“用”——人天共享;生态制度是“纲”——行为规范。
图3 生态文明六大建设领域关系图
“天生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间,则必物殄而财乏用”。人类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主动和谐回归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环境也是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这个角度出发,科学发展包括“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创新消费模式,实现低碳发展;加强政府主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健全生态制度,树立核心价值,实现幸福发展;普及全民参与,促进科学决策,实现民主发展”(图4)。
图4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关系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图5)。《意见》明确提出,三个实施主体分别为政府、企业与公众。其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是关键,深化企业主体作用是根本,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是支撑。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意见》要求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图5 生态文明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关系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生态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保障,包括机制创新、体制改革与法治完善,其中,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与实施,是法治完善的基础(图6)。目前我国已有30余部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90余部行政法规,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作为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正式施行。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加强环境保护,驱动制度创新,推进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是重要的法制保障。
图6 新《环境保护法》与健全生态制度关系图
新《环境保护法》主要有如下十大创新亮点:(1)新理念。在总则中首次明确提出立法目的是围绕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2)新举措。明确建立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3)新模式。要求建立重点区域、流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4)新职责。明确了县级以上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5)新手段。规定环境保护部门(现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企业排放污染物的设施、设备。(6)新标准。在“法律责任”中引入“按日连续处罚”新规定,并且“上不封顶”。(7)新主体。凡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都可以作为诉讼主体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8)新规制。新规定了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与明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更民主。让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工作,依法确保群众真正有参与和监督保护环境的权力。(10)最严厉。新《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法律责任更严厉。
新《环境保护法》明确提出和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公民环境保护的权力、责任与义务。新《环境保护法》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处于最重要的基础地位,其他环境保护的单项法律在修订和执行中都应遵循并服从于新的《环境保护法》。因此,新《环境保护法》是环境法律体系的龙头和“纲”,《环境保护法》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石。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0]明确提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主要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欧亚大陆腹地,是全球生态问题突出的地区之一,而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亚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多条国际河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协调的老大难问题,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和平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建设“一带一路”无疑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合作,发展绿色经济。
楼兰王国和古巴比伦王国今天已湮没在黄沙之下,一些历史名城和建筑奇迹沦为废墟或文物。建设“一带一路”必须汲取历史教训。生态环境保护是跨越国家界限的全球性问题,需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付出共同的努力和行动,而“一带一路”倡议完全可以成为凝聚这些努力和行动的纽带。决意走永续发展道路的中国,理应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追求生态文明,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进而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道路。同样,发达国家上百年积累的环境问题也在中国集中显现,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和成本、保护和治理环境的紧迫和难度,中国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环保方面的优势首先在于积累了更多的教训和经验,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虽然当今世界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社会制度,但生态文明会让我们和平共处,理性选择我们共同的未来。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就是集思广益,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多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从而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最终打造人类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图7)。其中,支持服务主要包括形成土壤、养分循环、初级生产与孕育生命;供给服务主要包括供给食物、供给水分、供给空气与供给阳光;调节服务主要包括调节气候、均化洪水、调控疾病与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主要包括美学价值、精神价值、教育功能、休闲功能。支持服务主要影响生命、资源、健康与发展安全等保护安全的人类福祉;供给服务主要影响生计、营养、住所与商品获取等保证生存的人类福祉;调节服务主要影响空气、饮水、健康与精力等保障健康的人类福祉;文化服务主要影响美学、精神、教育与尊重等社会关系的人类福祉。相反,各种人类福祉也会对自然生态功能服务产生响应,两者是反馈与负反馈效应。
图7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图
随着自然驱动力与社会驱动力的干扰,人类福祉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图8)。其中,自然驱动力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利用变化等外在干扰,社会驱动力主要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等内在干扰形态。具体来说,通过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来消除贫困,通过构建生态人居体系来实现优质生活,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体系来保障安全健康,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来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通过构建生态制度体系来达到行动自由的目的。
图8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图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怀特海第三代传人小约翰柯布等哲学家将“生态文明”归为后现代主义,正是出于对西方现代社会“工业革命”的反思。众所周知,在过去的300年间,由西方世界主导的以极度崇尚物质享受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对我们这个美丽星球的巨大破坏也是史无前例的,生态上如此,社会上如此,精神上也如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和哲学研究表明,现代工业文明和西式现代化正在把人类带上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走向后现代生态文明”正是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保罗·瑞恩在“乐活(LOHAS,Life 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理念中提出,创造“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健康祥和的社会环境、自由持续的发展环境”,这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崇尚的“天人合一”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平等”价值观,“以资源为基础适度消费”发展观不谋而合。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使生态文明成为新常态社会的信仰与追求,这是后现代人类对于心灵家园和自然母体以及自己真实生命的回归,更是实现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
美国著名生态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斯普瑞特奈克认为,“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征程中,不仅面对着一系列问题,而且还深藏着解决问题的智慧”。小约翰柯布博士曾预言“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广泛实践与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国如火如荼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小约翰柯布博士明确指出,“今天我们的使命就是在世界范围推广我们向中国所学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个术语和它所代表的思想在西方日益普及。我们已经受益于中国思想。我们真诚希望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前列,以便我们今后继续受益”。
人类源于自然,最终必然融合回归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采猎文明时代使用工具的“操戈抗争”,农耕文明时代定居守业的“守阵抗争”,工业文明前期全面开发生态环境资源的“掠夺抗争”,以及工业文明后期尤其快速城市化以来人类不得不在自己建设的家园内与自己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抗的“同城抗争”。显然,“同城抗争”不是我们追求的生态环境新秩序。
人类只有坚持并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文明新秩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主动和谐回归于自然,才能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人类社会的终极福祉。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福祉的创造,《韩诗外传》记载“是以德泽洋乎海内,福祉归乎王公” ;唐朝李翱《祭独孤中丞文》也说“丰盈角犀,气茂神全,当臻上寿,福祉昌延”;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发出号召“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会改善全球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