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 王代忠 陈文
畸胎瘤属于非精母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于骶尾椎、性腺、纵隔等部位,发生于咽鼓管少见。现报道一例并复习文献,以期提高鼻咽部畸胎瘤的诊治水平。
病例资料患儿,男,6 个月,3 个月前(家属代诉)意外发现口咽部有白色圆形花生米大小新生物,母乳喂养后无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近期肿物逐渐增大,4 d 前出现呼吸困难,伴轻微吞咽困难,无明显口唇发紫。专科检查:咽部可见类圆形肿物,深部窥及不佳,无明显呼吸三凹征。患儿镇静后行CT 示:右侧咽鼓管及口咽侧壁条、柱状混杂密度灶(图1a),其内可见脂肪密度影,CT 值-50 HU(图1b),边界清晰,大小约1.4 cm×1.5 cm×2.6 cm,自咽旁间隙向口咽部生长,咽腔变窄,矢状位病灶呈类圆形,范围约1.4 cm×1.2 cm,实性成分CT 值11 HU(图1c)。右侧鼓室及鼓窦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图1d)。增强动静双期扫描后实性成分轻度强化,静脉期CT 值42 HU(图1e)。CT 诊断:右侧咽鼓管及咽部良性含脂类肿瘤,畸胎类肿瘤可能性大;右侧中耳炎。
手术过程: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后取仰卧垫肩位,常规消毒铺巾。以开口器暴露口咽部,见咽部有鹌鹑蛋大小、表面光滑的新生物(图2a),导尿管经鼻腔拉起软腭,70°鼻内镜下见肿瘤来源于右侧咽鼓管内(图2b),完整剥离肿物,等离子刀止血,检查无新生物残留。术后大体标本:息肉样组织,大小4.8 cm×1.9 cm×1.5 cm,表面被附皮肤,切面灰黄、实性质软(图3)。
病理检查:肿物内见毛囊、毛发、纤维脂肪组织、呼吸道黏膜等结构(图4a)。结节表面大部分区域被覆由角化性鳞状上皮,其下方可见毛囊、毛发、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结构(外胚层,图4b);纤维性间质及其内的竖毛肌、内侧的纤维脂肪组织共同构成真皮及皮下软组织结构(中胚层,图4c);结节表面局部区域被覆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间质可见涎腺小叶,共同构成呼吸道结构黏膜结构(内胚层,图4d)。病理诊断为良性畸胎瘤。
讨论畸胎瘤是儿童性腺外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由三层生殖层中至少两层组织组成,以性腺、腹膜后及骶尾区常见,其中骶尾区最常见[1]。新生儿畸胎瘤发病率约为1/40 000,头颈部畸胎瘤在已报道的先天性畸胎瘤病例中占比不到2%,且最常见于颈部,其次为鼻咽部,本例起源于咽鼓管实为罕见。目前,多数学者[2]认为鼻咽部畸胎瘤的发生可能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期或桑椹期)分离出来的多能干细胞残余存留在鼻咽部形成。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成熟型畸胎瘤和未成熟型畸胎瘤。成熟型畸胎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3],只含有成熟成分,如皮肤、头发、脂肪、组织、软骨、骨和腺体,未成熟型含有不成熟成分,如神经上皮组织和未成熟间充质。先天性颈部畸胎瘤的恶性风险约为5%,风险随着诊断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
鼻咽部畸胎瘤多发生于鼻咽顶后壁,其次为侧壁及软腭,可与鼻腔黏膜、梨骨等紧密粘连,多表现为表面光滑的外生型肿物,带蒂或广基[5]。婴幼儿鼻咽部畸胎瘤临床表现与病变大小、位置有关,常表现为呼吸窘迫或喂养困难,亦可表现为打鼾,甚至以中耳炎就诊[6]。本例患儿因阻塞咽鼓管,出现中耳炎,向咽腔生长致口咽腔狭窄,进而出现呼吸困难及轻微吞咽困难。尽管成熟畸胎瘤在组织学基础上被认为是良性的,但如果涉及重要部位,如鼻咽部,其会影响吞咽和呼吸。鼻咽部畸胎瘤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避免肿瘤恶变,同时可预防肿瘤感染、破裂、出血发生[7]。
影像学检查对于本病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CT 扫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源自中胚层的脂肪或骨组织密度影是其重要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密度混杂,伴有脂肪或骨组织密度影,若病灶内同时检出脂肪和骨组织密度影,则基本可以确诊[8]。本病需要与脑膨出、错构瘤、脂肪瘤进行鉴别。脑膨出伴有颅骨缺损,CT 可明确颅骨缺损部位,MRI 可清晰显示膨出囊内的蛛网膜下腔、脑组织甚至脑室,膨出物与颅内结构的延续状态以及邻近结构。错构瘤非真性肿瘤,为自限性生长,头颈部错构瘤一般主要成分为脂肪、脉管、软骨等,诊断依靠病理检查。脂肪瘤通常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包块,增强不强化,而实性、囊实性畸胎瘤增强可见强化。与成熟囊性畸胎瘤鉴别时需病理检查。在喉镜下需与乳头状瘤、息肉等鉴别。喉乳头状瘤表面常呈桑椹状或仅粗糙不平如绒毛,而畸胎瘤通常表面光滑。咽喉部息肉形态通常较畸胎瘤小,一般呈米粒或黄豆样大小,且部分畸胎瘤表面可出现皮肤、甚至毛发。
鼻咽部畸胎瘤位置特殊,可引起呼吸、吞咽等困难,甚至恶变,影像学检查能够协助诊断、清楚显示肿物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诊疗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