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年号中的祥瑞文化内涵考释

2021-01-21 05:10刘迎秋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祥瑞纪年汉书

刘迎秋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3)

一、祥瑞灾异文化的缘起与发展

祥瑞灾异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们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而而来,早在上古时代,面对日月星辰、四季变换、电闪雷鸣、洪水地震、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人们难以理解,更难以掌握,从而在内心产生了畏惧和顺服的心理, 于是便开始有了最初的原始崇拜,这种崇拜最初多以自然现象为主,后来逐渐发展到将各种自然现象抽象化、 综合化而成的图腾崇拜, 如中国人现在仍信奉的龙图腾, 早在8000 年之前的氏族部落时期就已经出现, 如1982年考古人员在辽宁省阜新市发掘出了一条近20 米长的石砌巨龙,距今有8000 年,为目前发现最早的龙的形象。随着人们智慧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崇拜和信仰被进一步抽象, 便产生了信奉天地神灵的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中最主要信仰的对象便是“帝”,也就是后来常说的上天。这种宗教信仰在殷商时代发展到了极致,殷人做事,事无巨细,每事必卜,从现在发掘出的甲骨文来看, 基本都是关于问卜吉凶的记载,因此孔子曾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1](729)殷商时代尚属于奴隶制时代, 几乎所有的与上天沟通的渠道都被奴隶主们所垄断, 这段时期神权与王权皆在统治者手中,此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君命天授的思想,因此《诗经·商颂·玄鸟》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2](286)商人便已开始传颂其祖先是上天派玄鸟降命而成,是天命所归。

商末,西部边陲姬姓部落兴起,最终通过牧野之战取商而代之,周朝为了解释其执政的合理性,也开始从“天命”上打主意,将“德行”纳入到“天命”体系中,如《尚书》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3](484)又“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3](431)因此西周的天命观中逐渐有了人为的成分,上天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 而是可以通过统治者的德行来影响上天的决策, 而上天也会根据统治者的德行做出相应反应。 这种思想继续发展,到了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初步的“天人感应”理论,开始把祥瑞灾异和政局时局进行关联了,如《左传》言:“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晋卜偃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 ’”[4](3913)又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5](21)到了战国时,百家争鸣,其中就出现了专讲阴阳五行的阴阳家一派, 其主要的理论即用阴阳五行来解说世上的一切事物, 用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两个维度来代表所有事物的发展趋势。齐人邹衍对该理论进一步总结,创立了“五德终始说”,将宇宙间万物皆归于金木水火土之下,又将夏商周等王朝比附于五行循环之中,这就为各王朝的更替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深远。秦始皇灭六国后,也采用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因为周为火德,水能灭火,故秦朝以水德立国,色尚黑,以示符合天命,其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有祥瑞出现,正如《吕氏春秋·应同》所言:“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见祥乎下民。 ”[6](284)《淮南子·览冥训》亦云:“昔者,黄帝治天下……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孰,虎狼不妄噬,鹜鸟不妄博,凤凰祥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皂。 ”[7](206)

汉朝建立,经过70 年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执政时文治武功达到新的高度,董仲舒审时度势,他以孔孟思想为主,兼采各家所长,构建了一个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而被汉武帝采纳。 除“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其核心理论之一便是由“天人合一”“五德终始”组成的“天人感应”学说,该理论将上天的征兆与君王的政治得失进行了联系:“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8](111)“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9](259)当君主执政符合天意时就会神龙、凤凰、麒麟、景星等吉兆出现以示褒奖,执政有失时便会有彗星、地震、旱灾、洪涝等凶兆出现以示警告,因此《白虎通义·封禅篇》亦言:“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为王者承天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 ”[10](283)

由此, 祥瑞与灾异文化思想正式走进了政治的权利中心,这个思想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天命、王权、吉凶之兆。 上天之命高高在上,指导着世间一切,并赋予帝王的权利,而此二者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便是吉凶之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因祥瑞文化的盛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纪年方式——年号纪年,这种纪年方式自从出现之日起, 便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不仅成为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封建时代最主要的纪年方式,而且在唐朝以后还传播到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家, 而年号的产生与祥瑞灾异文化的兴盛也有密切的关系,下面详论之。

二、年号与祥瑞灾异文化的关系

年号产生于汉武帝执政时期, 现在学者普遍认为具体时间为“元鼎”三年,而“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五个年号为后来追加命名。 年号的产生与改元纪年息息相关,改元纪年产生较早,早在商代便已有之,如甲骨文中:“才(在)十月。 隹(唯)王四祀。 ”[11](编号37842)又金文中:“丁未卜,鼎(貞):父丁方其牢。 才(在)十月又。 兹用。 隹(唯)王九祀。 ”[11](编号37853)又《曶鼎》“隹王元年六月,既望乙亥……”[12](编号2838)但此时的改元主要指的是先君亡故,继位者改元以重新纪年,据《史记·秦本纪》及《竹书纪年》,秦惠文王十四年和魏惠王三十六年也曾改元年,皆因获赐新爵位,与后来的在位改元原因不同。而到了汉文帝时期, 首次出现了在位过程中的改元“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于是天子始更为元年”[13](430)。 这种在位改元与“天人感应”的理论有关,表现为出现祥瑞或灾异时,改元以示对上天的回应。从此以后,执政过程中改元成了一项常态化的政治行为,被汉文帝以后的帝王继承了下来,直到明代才重新开始一元到底,如汉景帝改元2 次,汉武帝改元多次,但此时皆以元年、二元、三元等方式命名,直到汉武帝五元三年时,才开始对每次改元命以年号,“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二元以长星曰‘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狩’云”[13](461)。 从年号的起源和命名上来看,其与祥瑞灾异文化息息相关, 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便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它们二者有着以下几点联系: 一是祥瑞或灾异出现在前, 且带有一定的预言性,年号是对这种预言性灾异的纪念和反映,如出现长星时命年号“元光”,出现麒麟时命年号为“元狩”,出现地震时命年号为“地节”等。 二是祥瑞或灾异有别于常规的标志物,如天文异象、地理异象、特殊的植物或动物、特殊气候物候等,即所谓“天无所言,而意以物。 物不与群物同时而生死者,必深察之,是天之所以告人也”[9](455)。 改元多因之而起,年号多因之命名。 三是祥瑞或灾异等标志物的出现是上天的旨意,绝非人故意为之,作为上天之子和代言人的君王应及时根据征兆的严重程度颁发诏书并修改年号,作为对上天的回应。

因此,年号的产生源于两大原因:即体现祥瑞灾异现象和用以称述改元。 而改元的理论基础和祥瑞灾异文化的理论基础相同, 这个理论基础便是有周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天人感应”学说,可以说年号是祥瑞灾异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者异流而同源。而西汉对祥瑞灾异现象尤其重视,据《汉书》和《后汉书》中所载诏书统计[14](119),从汉文帝起,西汉仅记载有祥瑞灾异的诏书便有43 条,其中有关祥瑞的共27 条,有关灾异的共16 条,祥瑞占多数,因此赵翼有“两汉多凤凰”[15](56)之说,而这里面不少都涉及到改元与年号命名。西汉作为首个使用年号的朝代,必定有许多开创之处,被后世或继承,或改进,哪些西汉年号中体现了祥瑞与灾异文化, 它们的具体内涵又如何,以下一一论之。

三、西汉年号中的祥瑞灾异内涵考释

据《汉书》《后汉书》及相关年号研究著作统计,西汉自汉武帝起共有7 位帝王使用年号35 个(未将孺子婴和王莽以后年号列入),根据各年号的使用原因分析, 其中与祥瑞灾异有关的年号就有17 个,占了近一半(见下表),下面就西汉中涉及祥瑞灾异的年号进行详细考释。

?

(一)汉武帝第2 个年号“元光”,前134—前129年共6 年,因长明星的祥瑞出现而命名,《汉书·武帝纪》:“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臣瓒曰:‘以长星见,故为‘元光’。 ’”[16](285)

(二)汉武帝第4 个年号“元狩”,前122—前117年共6 年,因出现白麟祥瑞而命名,《汉书·武帝纪》:“其明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 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正义》:‘《汉书·终军传》云:从上雍,获白麟。 ’应劭曰:‘获白麟,因改元曰‘元狩’也。 ’”[16](174)

(三)汉武帝第5 个年号“元鼎”,前116—前111年共6 年, 因出现宝鼎祥瑞而命名。 《汉书·孝武本纪》:“‘得鼎汾水上。 ’ 应劭曰:‘得宝鼎故, 因是改元。 ’”[16](182)以上三个年号皆为后来追认命名。

(四)汉武帝第8 个年号“天汉”,前 100—前 97年共 4 年,因出现旱灾而命名。 《汉书·武帝纪》:“应劭曰:时频年苦旱,故改元为天汉,以祈甘雨。 师古曰:‘《大雅》有《云汉》之诗,周大夫仍叔所作也。以美宣王遇旱灾修德勤政而能致雨,故依以为年号也。’”[16](202)

(五)汉昭帝第 2 个年号“元凤”,前80—前 75年共6 年,因屡次出现凤凰祥瑞而命名。《汉书·昭帝纪》:“应劭曰:‘三年中, 凤皇比下东海海西乐乡,于是以冠元焉。 ’”[16](225)

(六)汉宣帝第 2 个年号“地节”,前69—前 66年共4 年,因屡次出现地震灾异而命名。《汉书·宣帝纪》:“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应劭曰:“以先者地震,山崩水出,于是改年曰‘地节’,欲令地得其节。 ”[16](245)

(七)汉宣帝第 3 个年号“元康”,前 65—前 61年共5 年,因屡次出现凤凰、甘露等祥瑞而命名。《汉书·宣帝纪》:“诏曰:‘乃者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朕未能章先帝休烈,协宁百姓,承天顺地,调序四时,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内省匪解,永惟罔极……’”[16](253)

(八)汉宣帝第 4 个年号“神爵”,前 61—前 58年共4 年,因出现大量神爵祥瑞而命名。《汉书·宣帝纪》诏曰:“乃者,神爵五采以万数集长乐、未央、北宫、高寝、甘泉泰畤殿中及上林苑。朕之不逮,寡于德厚,屡获嘉祥,非朕之任。 ”[16](258)

(九)汉宣帝第 5 个年号“五凤”,前 57—前 54年共4 年,因多次出现凤凰祥瑞而命名。《汉书·郊祀志》:“上自幸河东之明年正月,凤凰集祋祤,于所集处得玉宝,起步寿宫,乃下诏赦天下。 后间岁,凤凰、神爵、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 其冬,凤凰集上林,乃作凤凰殿,以答嘉瑞。明年正月复幸甘泉,郊泰畤,改元曰‘五凤’。 ”[17](1251)

(十)汉宣帝第 6 个年号“甘露”,前 53—前 50年共4 年,因多次出现甘露祥瑞而命名。《汉书·宣帝纪》:“诏曰:‘乃者凤皇甘露降集,黄龙登兴,醴泉滂流,枯槁荣茂,神光并见,咸受祯祥。 其赦天下……’”[16](269)

(十一)汉宣帝第7 个年号“黄龙”,前49 年共1年,因出现黄龙祥瑞而命名。 《汉书·宣帝纪》:“应劭曰:‘先是黄龙见新丰,因以冠元焉。 ’师古曰:‘《汉注》云:此年二月黄龙见广汉郡,故改年。 ’”[16](273)

(十二)汉元帝第 2 个年号“永光”,前 43 年—前39 年共5 年,因出现彗星灾异而命名。 《汉书·元帝纪》:“夏四月,有星孛于参。诏曰:‘朕之不逮,序位不明,衆僚久旷,未得其人。 元元失望,上感皇天,阴阳为变,咎流万民,朕甚惧之。乃者关东连遭灾害,饥寒疾疫,天不终命……’”[16](285)

(十三)汉成帝第 2 个年号“河平”,前 28 年—前25 年共4 年,因出现黄河决口灾异而命名。 《汉书·成帝纪》:“河平元年春三月,诏曰:‘河决东郡,流漂二州,校尉王延世隄塞辄平,其改元为河平。 ’”[16](309)

(十四)汉成帝第 3 个年号“阳朔”,前 28 年—前25 年共4 年,因出现煤炭火灾灾异而命名。 《汉书·成帝纪》:“山阳火生石中,改元为阳朔。 ”[16](311)

(十五)汉成帝第 6 个年号“元延”,前 12 年—前9 年共 4 年, 因出现日食灾异而命名。 《汉书·成帝纪》:“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 诏曰:‘乃者,日蚀星陨,谪见于天,大异重仍……’”[16](326)

(十六)汉哀帝第1 个年号“建平”,前6 年—前3 年共4 年,因出现天象异常、地震、水灾等灾异而命名。 《汉书·哀帝纪》:“诏曰:‘朕承宗庙之重,战战兢兢,惧失天心。间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国比比地动。 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16](327)

(十七)汉哀帝第2 个年号“太初元将”,前5 年,6 月到8 月共2 个月,因出现彗星灾异而命名。 《汉书·天文志》:“二年二月, 彗星出牵牛七十余日。 传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彗而出之,改更之象也。其出久者,为其事大也。 ’”[18](1312)

由上文可知,西汉与祥瑞灾异文化有关的17 个年号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首先,在使用者上,6 位皇帝中汉武帝作为年号的开创者, 跟祥瑞有关的年号有3 个,且全部都为后来追加命名,而汉宣帝一生中共用年号7 个,跟祥瑞灾异有关的就有6 个,是最喜欢祥瑞的皇帝,这跟他的出身有关,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 这也说明年号的命名与帝王的喜好有很大关系。其次,从年号本身来看,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天象类,如元光、永光、元延;一是气候地理类,如天汉、地节、阳朔;一是动物器物类,这类最多,多为龙凤鸟兽之类。 再次,从年号的使用时间上来看,多数年号并非帝王的首个年号,且都在4 年以上,说明祥瑞灾异类年号使用比较稳定, 这与西汉时期的定期改元有关,宣帝的“太初元将”年号比较特殊,不仅使用时间短,而且为首个四字年号,这与当时盛行的谶纬有很大关系,希望改此年号以重新受命,但后来因为改元后并未减少国内灾异叛乱频发的现状,很快被废止。 最后,从年号与祥瑞灾异的关系上来看,总数上因祥瑞改元的年号有9 个,灾异的为8 个,数量比较平均, 但在前的汉武帝和汉宣帝等多因祥瑞改元,后来的几位全因灾异改元,这与西汉后期混乱的政局有很大关系。 西汉年号的很多使用规律为后世帝王所遵循,如帝王继位年号多含开创之义,一般改元前提前拟好年号逾年使用, 年号所用字词多为美好、雄伟之义,战乱时期的帝王或者割据政权多喜用祥瑞类年号等等,直到明朝以后帝王才一元到底,这种与祥瑞有关的改元和年号才脱离了因祥瑞灾异而改元的藩篱,回到了纪年的基本作用。

四、小结

中华文化久远博大,因而呈现方式也多样化,如图腾文化、礼制文化、建筑文化、中医文化、历法文化、器乐文化等等,而祥瑞灾异文化也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该文化体现出中国古人朴素的天人观,同时也是一种对政治权利的隐形约束, 使统治者们能够有所畏惧、 自我反省并敬天保民, 正如董仲舒所言:“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16](2498)将疆域内出现的祥瑞或灾异等异常现象视为上天对自己行为对错的一种反馈, 因此从汉代开始,在出现日食、彗星、洪水、起义等灾异时,帝王多颁布罪己诏,以承认过失、减免租税、抚恤百姓、大赦天下, 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汉文帝以后出现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祥瑞灾异或者政局变化的改元, 并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 年)时,产生了一种新的纪年方式——年号纪年, 这种纪年方式与祥瑞灾异文化有共同的“天人感应”理论,从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同时,西汉作为年号出现的首个朝代,从当时诏书和使用背景可知,38 个年号中有近一半与祥瑞灾异文化有关,而且此类年号从使用者、使用时间、使用原因上都有很多独特之处, 并在很大程度上为后世所继承。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祥瑞灾异文化及年号文化在中国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心态中的巨大影响,这两者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在此探赜索隐,抉要发微,以期抛砖引玉,以待来者。

猜你喜欢
祥瑞纪年汉书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青山遮不住、江山多娇、天降祥瑞
燕云十六州地区辽代纪年墓研究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悬梁刺股
孔祥瑞:“蓝领专家”坚持创新
昔日皇帝:把“祥瑞”当马屁
被皇帝逼出来的“学霸”
对时间的再认识
抱抱童年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