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诗歌课堂美育策略

2021-01-21 03:30陈凌宇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古诗教学新课标

陈凌宇

摘要:语文教学是知识传授与审美熏陶兼顾的教学,教学中美育思想的渗透必不可少。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标美育教育理念,才能实现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自觉以美育思想指导教学,让学生感悟文本,把握情感,善于品读与思考,获得真善美的教育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部分,而这部分又恰恰是语文美育教育的触发点。因此基于新课标美育教育要求,秉承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去探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美育策略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去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思路和策略,以建构一堂堂精彩的诗歌语文课堂,带给学生美的学习体验,建立科学的美育观。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美育教育

关于美育教育,早在辞海中就有定义,其认为美育教育是感受美的教育,是审美性的教育,关注学生美的感受、美的体验和美的思考。诗歌作为美育教育实施的一大载体,其因为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学习体验,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思,带给学生深刻的哲学启迪,自然带给学生美育的感知与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必须渗透美育思想,将其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以美的意境营造和美的品读诵读,增强学生的审美学习体验,也让诗歌教学取得理想预期。

1 诗歌中的美学要素

诗歌本身就是美的化身,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中的美育元素是丰富多彩的,有韵律的美感,有意境的美感還有情感的美感等,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就是让学生把握这些美的元素,不仅让学生学习课本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文诗歌的学习中,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画面、感悟优美的意境等,提高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去感受美,陶冶美。

1.1 诗歌的韵律美

我国的古典诗歌一般有着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如我们熟悉的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宋词等,本身它们就符合一定的韵律表达规则,讲求押韵、节奏感与对仗等,在朗读诗歌时我们觉得朗朗上口。如小学阶段的北朝民歌敕勒川,虽然只有简单的27个字,却一直被人们称赞吟诵,这是因为简单的言语却朗朗上口,甚至可以当作歌曲来演绎。再如《江南》,很简单很直白的内容,却有一种天然的韵律感,给人一种舒缓典雅的韵味感。

1.2 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倡导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诗歌所传递的意境美是最被人所称道的。在很多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不同的意境特色,或清闲自然,或辽阔悲凉,或欢快轻松,或沉郁悲怆。诗歌的美主要集中在意境美这一层面,正是因为作者高超的表达技艺,使得诗歌呈现千姿百态与景象万千的美。意境的美往往与情感的美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进入到特定的意境中,或者在头脑中形成意境所创设的美好画面。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独特的意境美。例如《鹿柴》这首诗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展示了一幅淡淡的风景画,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创造了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而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1.3 诗歌的情感美

在诗歌中也洋溢着情感美,情感美是因为寄寓了作者特定的情感。情感又被认为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对于诗歌来说也不例外。诗歌短小精悍,语言隽永深刻,其中也不乏作者情感的灌注与渗透,这样使得苍白的文字书写别有一番韵味。作者在写作诗歌中有着自己对美的感悟,有着自己对人生、对现象的思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写出了波澜壮阔的黄河落日之景,也道出了作者探索无止境的思考,告诉人们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首诗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这首诗歌传递出来的情感美。因此在读完诗歌,学习完诗歌后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或者能跟随作者的思路或者情感去反思体验,才是完成了诗歌的解读,这也对应情感美的教育。

2 小学语文诗歌课堂美育策略

2.1 创新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兴趣的引导和激发必不可少。教师应考虑到学生诗歌学习实际,采取趣味化的、多元化的诗歌课堂导入方法,让诗歌学习充满趣味性,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美的思考,接受美的熏陶。如善于运用游戏导入法,因为小学生对趣味性的游戏有着天然的好感,将游戏运用到诗歌课堂导入环节中,快速吸引小学生关注,让其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对新学习内容产生美学期待感,引导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探究思考。再例如多媒体导入法,这也是当前使用比较多的课堂导入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能将声音、图片、动画等整合起来,调动学生多感官,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西安》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于课堂上创设友人送别的活动场景,并配合离别相关的舞蹈视频或朗诵视频,让学生全面感受送别主题诗歌意蕴,使得学生把握古诗中的美育思想,特别是感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怀。再例如现代诗歌教学部分戴望舒写的《在天晴了的时候》、艾青写的《绿》、刘大白写的《秋晚的江上》、徐志摩写的《花牛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展示情境图片,让学生融情于景,跟随作者的思路去读诗,感悟诗歌的美。以刘大白写的《秋晚的江上》为例,可以借助图片或者视频演示这样的画面:疲倦的鸟儿想飞回巢去,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照在鸟儿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这落山的太阳好像是从鸟翅上掉在江面上一样。在一瞬间,已呈白色的芦苇顶端,好像一副娇柔美丽的容颜。这样学生就能感悟到诗歌的诗情画意之美。

2.2 教师以身示范,引导学生品味吟诵

在诗歌的学习中要想让学生把握其美育思想,获得美的熏陶和教育,必须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诵吟唱诗词,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吟诵的过程中去感悟诗歌语言的凝练性、音乐性、节奏感。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美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去触景生情,把原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因此,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融入感情去感悟表达诗歌的韵味,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机械式的朗读或背诵法,只有让学生调动起情感,主动融入到诗歌意境中,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到朗读的美好、诗歌的美好。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诗歌优雅、和谐、深沉、韵律美的感受。诗歌的情致与音乐性的语言密不可分,教师要善于抓住情致,抓住语言的音乐性去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节奏的高低、长短、快慢、音色的明暗等。在教师的带动下和指导下,学生反复朗读,或低声吟哦,或高声歌唱,可以在诗歌课堂上进行诗配乐朗诵,或借助《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诗歌讲解朗读专业节目,让小学生掌握相应的朗读技巧,学生在把握了朗读技巧,自觉地融入诗歌后,就能体会古人的真正情义,感受到中国诗歌的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色。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时,可以让学生去聆听中国古典的音乐,播放如《渔舟唱晚》、《夕阳箫鼓》等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启迪中,音情义相融合,配合多媒体的图画展示,让学生融入到江南水乡的绝美情景中,产生审美期待和审美冲动。为了更好地呈现课堂内容,教研组也组织教师进行各类多媒体技术的练习研讨,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也通过集体搜集相关资料,组织学习语文知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老师开展自学讨论会、观摩研讨会,分享语文诗歌教学经验。

2.3 引导学生发现美,丰富学生审美情感

美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美也有外在與隐性之分。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善于发现美,去抓住古诗中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去加深自己的审美体验,并让学生在反复的审美观察、审美想象、审美思考中改变对美的蒙昧认知状态,能感受古诗的多重美,不仅有能感受韵律美的耳朵,有感悟意境美的眼睛,且具有去创造美的思想和双手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美的训练,多观察,以强化学生平时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训练想象和联想力的同时,能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审美也带有明显的个体属性。因此,教师应肯定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成果,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最终让他们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比如让学生运用联想想象感悟诗歌的含蓄美。以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为例,书中涉及到了秋叶、秋风、秋声、秋江、孤灯、顽童等景物与形象,营造了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画面,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联想与想象,去感受落木萧萧感、寒声阵阵感,从而感受到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与无奈,并与远方童观蟋斗的欢乐场景做对比,悲喜对比中,进入到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含蓄之美。再如,以读促写,让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审美创造,既“输入”又“输出”,让学生主动感悟美、创造美,例如在教学戴望舒写的《在天晴了的时候》,全诗用拟人手法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春天景色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美景,尝试用语言描绘春天,如:在春天里,动物们从沉睡中醒来。一眼望去,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再如春天就像一幅水彩画,树枝上长出了新绿,鸟儿在枝头上唱着悦耳的歌儿,公园里,开满了鲜艳的花朵,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情景交融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了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 结语

美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应重视诗歌审美教育,让学生提高诗歌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美,陶冶美,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培养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小鱼仔.让诗歌成为成长的灯塔——辽宁省灯塔市烟台街道中心小学美育实践案例[J].艺术启蒙,2021(Z2):90-91.

[2]杨翠娟.教育审美化背景下小学古典诗歌美育策略研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1):101-104.

[3]梅在富.诗以涵情 歌以蕴美——小学语文诗歌美育教学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0(60):47-48.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古诗教学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