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要:从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后,业内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围绕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本文在阐释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打造文化课堂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化学文化课堂在德育中的优势及其实践内容。
正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道德是树人的根本”,强调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正所谓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树人为本,立德为先。
一.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1.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精神动力。在青少年学生中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的建设。
2.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求
“立德”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理解“德”,要将目标提升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战略高度,立德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塑造高洁品质、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等方面深下功夫。
“树人”出自于《管子》,即“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人说到底就是培养人,但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者需要思考并解决的根本问题。
3.坚守德育阵地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治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西方思想通过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方式扩散至全球。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信息分辨拣选能力较差,易受冲击。在传统说教式德育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情境的困境下,本着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原则,将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打造文化課堂的意义
1.挖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有别于以往的唯分数论,“教育3.0 时代”的人才培养更应着眼于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其中“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一点要求学生在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精神指导下,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准确评价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元素对近现代化学发展起到的基础作用,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2.改变传统德育模式,提高学生共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接纳的信息量远超以往,学生自主价值观的形成大幅提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说教式德育已经落伍。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高效最自然的德育阵地,通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元素、化学名人轶事、科研院所研发过程和进展等方面的介绍,均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共情,润物细无声。
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
教学工作枯燥而繁琐,教师对于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主观上缺少重视和热情,客观上缺乏时间和精力。化学文化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查阅传统文化资料,找寻其中的化学元素,关联课程标准中相关知识点,并且要求教师关切科学前沿课题及研究进展,以便应用于课程导入和习题背景中。这一过程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提高理论水平,将书本上的一行字变成鲜活的实例。
三、化学课堂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
1.我国传统化学发展历史悠久
中国化学史上又众多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炼铁技术,燃料、陶瓷、酿酒技术,近代的“侯氏制碱法”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同样享誉海内外。这些传统文化为高中化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值得教师充分挖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
2.化学学科分支较多,涉猎广泛
化学学科有很多分支,包括有机、无机、分析、物化、高分子等等,并且在学科间有广泛应用,例如医学、药学、生物学、材料学、农学等均有涉猎,这不仅为教学提供了种类丰富的素材,也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3.化学学科贴近生活体验
现代青少年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同时又对生活充满好奇。从每天晨起的牛奶咖啡,到出门穿戴的校服鞋帽,到上学途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化学贯穿每个人的每一天;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投产,芯片技术的开发,新冠疫苗的研制无一不蕴含着化学原理和应用。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新的兴趣增长点。
四、打造化学文化课堂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的近代化学史是一部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史,其中印刻着近代化学家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他们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先进的科研条件,报效祖国。比如“侯氏制碱法”创始人侯德榜,中国高分子材料奠基人徐喜,“化学中的莫扎特”李远哲等。
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价值观趋于形成并且可塑性较强,易受侵蚀,这个阶段的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地位突显。可谓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2.辩证唯物主义和批判思维
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方法论之一,而化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与唯物辩证法有着天然联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始终遵从这一方法论。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及化学键相关知识时,着重树立微粒观和变化观等科学世界观;在介绍物质规律发展历程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求真意识、实证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科学精神。
3.创新思维
习近平主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通过化学文化课堂的构建,学生可以了解科研学者攻坚克难的过程,领略科学探究的魅力,从干枯的文字中跳脱出来,感受科技发展的鲜活生命力,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投入科技强国。
五、结语
高中教师通过提升自身立德树人思想意识,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方式等措施,带领学生在知识领域开拓进取,同时注重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校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兆华. 立德树人, 打造化学文化课堂--论德育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52):174.
2.张跃伟, 于雪. 立德树人思想教育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9,8(36):28-30.
3.刘甜甜.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教学研究[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9.
4.朱学辉.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教学研究[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