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盼
摘要:本文主要从《安魂曲》的形象层入手,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揭示《安魂曲》的内部结构,利用逻辑的、理性的思维解读感性的诗歌。这种尝试一方面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阿赫玛托娃中期的诗歌创作手法,让读者同女诗人一起经历国家与个人的灾难与不幸,感其所感、痛其所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其他俄语诗歌进行更为清晰、科学和综合的研究,将文本置于文学传统和社会时代背景中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实质。
关键词: 阿赫玛托娃,安魂曲,文本,形象
(一).绪论
1.1. 《安魂曲》的作者阿赫玛托娃:
阿赫玛托娃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信仰东正教。16岁时父母离异,兄弟姐妹因病相继离去,这使她饱尝家庭离散的辛酸和接近死亡的恐惧。现实的残酷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早已在少年诗人的心中就埋下了种子。年少时的不幸仅是阿赫玛托娃坎坷一生的第一步。21岁时她与诗人古米廖夫结婚,由于丈夫在感情上不成熟、缺乏家庭责任感,女诗人长期处在苦闷和忧郁的哀伤之中,在儿子长大后,她便选择结束这段婚姻。这一期间家庭和感情的不幸在她早期的抒情诗集《黄昏》、《念珠》中都有所反映,这些诗被称为“爱情室内诗”。它们都是以情感经历的坎坷为主题,描述主人公内心的苦闷与惆怅,流露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如此一来,诗人产生于痛苦和悲伤的创作力量就使她后来得以从痛苦中解脱。20世纪初的俄国发生了巨变,阿赫玛托娃在二十年之内连续经历了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及国内战争。1921 年,好友勃洛克去世,随后古米廖夫因“反革命叛乱罪”被枪决。在阿赫玛托娃眼中,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动荡使祖国和人民陷入绝境,诗人自己也失去了亲人和朋友。于是她对战争和革命产生了畏惧的情绪,在诗中加入恐惧的主题。她将希望寄托于宗教,为遇难的人祈祷,以告慰无辜的灵魂。此时,悲伤、恐惧、绝望、死亡和宗教的主题逐渐占据诗人的创作空间,赋予作品凝重的历史感。与诗人希列伊科结合的第二次婚姻并未给阿赫玛托娃带来感情的归属;相反,丈夫对女诗人创作的限制和不屑令她窒息,她无法抛弃早已深入骨髓的诗歌创作,只得选择再次离婚。她开始从孤独中汲取力量:在许多知识分子选择移民以躲避战争的时候,诗人决定留在俄罗斯,她相信自己与多灾多难的祖国之间存在某种神秘不可分割的联系,意识到自己在混乱、痛苦和复兴中的俄罗斯的使命就是留守和创作。遇到艺术史家尼古拉·普宁之后的日子给阿赫玛托娃带来片刻的安宁,但不久她便因为是布尔什维克敌人古米廖夫的遗孀而受到来自各方的诽谤和中伤。在这一时期,阿赫玛托娃转变身份,开始减少诗歌创作转而从事对普希金生活和创作的深入研究。与普希金的隔世交流一方面使阿赫玛托娃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命运,她感觉到自己在家庭和感情生活上与普希金有同样的不幸,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她意识到自己除了做一名诗人,也必须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承担生活的责任,对世事的态度也趋于平和;另一方面,阿赫玛托娃在自己的研究著作中多次表达了对普希金的思想和写作技能的兴趣和赞扬,同时也从普希金身上获得了语言和思想上的继承,为后期进一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文本的形象层
2.1.《安魂曲》的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注入作者情态,是客观映像于主观的艺术形象,也称意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层,就是线性拓展的生活图景,是一个完整、具体、生动的虚构世界。在小说中指人物的想法、言论和行动;抒情诗主要是截取生活的某一个片段来写人的内心感受,缺少相对完整的事件过程和情节,所以抒情诗中的形象主要指“物象”,物象是表达情感的基础、情感是物象的升华,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2.2.《安魂曲》的形象特點
“日、月、山、河、星辰”等是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当它们被纳入文本中时,同语境中的其他事物形成一个形象系统,在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中被赋予了形象意义。“都城”、“监狱的门闩”、“囚车”等形象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安魂曲》文本中自然形象与社会形象或并列、或交叉出现,这样的结构布局一方面使文本的形象多样化,勾勒出有具象的诗歌画面;令一方面赋予自然形象社会意义,社会形象富含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在自然形象的衬托下更为深刻。同时,作者在诗歌中运用宗教形象、借用宗教的普世观反衬极权专制的残酷;以受难者与耶稣对照,暗示这不是一个人的苦难,而是全民族的苦难;将母亲的形象从个体的母亲升华到全罗斯、全人类的母亲,颂扬了母性的崇高,同时反衬整个民族的不幸是无可估量的悲剧。诗人用三类形象勾勒出许多幅意蕴丰富的画面。自然形象在与社会形象的交替出现中被赋予社会意义,社会形象在自然形象的衬托下内涵被深化,宗教形象反衬现实,赞扬了母性的伟大、将个人的不幸升华为国家民族的不幸,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人道主义情怀。
(三). 结语
《安魂曲》的意义并不局限于阿赫玛托娃的个人创作活动。这组诗的创作起源于肃反政治背景下诗人亲人不幸的遭遇;文本的创作动力是诗人看到在这一事件中受难者不是她个人,是整个社会用诗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和解脱。因此,诗人在文本的创作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她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经历的社会事件,思考由这一事件的悲剧性引发的社会问题,表现整个环境内的人们对公正和正义的祈求。阿赫玛托娃将这一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事件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并积极投身于与现实生活的抗争中,去关注遭遇不幸的人们和同他们相关的一切,去思考在这样残酷的现实社会中生命的卑微和脆弱、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而努力使自己创作的作品包含丰厚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四) 参考文献
[1] 顾蕴璞.命运·个性·风格——阿赫玛托娃与茨维塔耶[J].国外文学,1993
[2] 黄玫.阿赫玛托娃抒情诗中的景与情[J].中国俄语教学,2005(3)
[3] 黎皓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李毓榛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汪剑钊.阿赫玛托娃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