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星
摘要:近年来自杀事件频发,自杀者更趋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是我国青少年主要的死因。特别是当学生升入高中后,面对升学压力,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者出现自杀现象。因此,高中教师必须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生命无价的思想。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对人毕竟只有一次。在它旺盛的时候,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光逝去就不再回头。在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孕穗拔节期,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把握时机,积极向上,实现人生价值。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压力来源于家长和学校所强调的升学和考试。学生、家长与老师往往注重于学生各个学科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校作为学生接受全面教育的重要场所,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活动中重要角色,不能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考试成绩,还应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可以在课下与学生积极交流,了解学生近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教师与学生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还应开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教师在班会上为学生介绍自我保护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理我保护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在遇到问题时要与他人积极交流,不要放弃生存的希望。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后悔的机会。教师将自己的电子邮箱告诉学生,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且不愿意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时,可以将自己的问题通过邮件的形式告诉教师。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问题后,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为学生提出可行意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积极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1]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教师不仅仅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还应在班级中开展丰富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2]
例如,教师定期为学生播放一些心理健康纪录片、电影,学生在缓解课业压力的同时能够学习到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心理健康网站,学生在课下時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浏览相关内容。一些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不愿意和家长、教师与同学进行沟通,只是将问题闷在心里,最终导致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更甚者出现自杀现象。当学生浏览心理健康网站时,能够学习到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自己就能够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或者受到启发,愿意打开心扉,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发现学生遇到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应立即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带领学生去看心理医生。教师在班里中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情景剧大赛,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编写剧本,学生在观看时能够受到启发,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注重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我国的生命教育课程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长是赋予学生生命的人,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更需要家长对学生进行爱与关怀。因此,教师在平时应注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家校携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师组建家长微信群,每天在微信群中发布学生在学校的一日活动,家长通过对学生一日活动的了解,能够在家中及时关心学生,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师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发布在微信群中,家长学习这些知识后能够在家中运用更加科学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关怀,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思想。教师定期与家长开展视频会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也能更具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减少网络与社会中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果说学历是学生走向成功道路的敲门砖,那么健康的身体与心理是学生打开成功大门的必备条件。学生唯有珍爱生命,身体健康,乐观开朗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盛毓.生命教育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新课程,2021(41):239.
[2]李晓红,黄喜珊,李莉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中心育课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