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肖芹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能静心品词析句,慢慢体会、感悟文字魅力,走进文本感受意境美和人文美。而学生独特情感体验的产生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教师就要抓住合适的时机,让课堂安静一会儿,指引学生的思维“飞”一会儿。
一、课堂:给思维“飞”一会儿的场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乐趣。”阅读过程中,只有学生亲身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本的意境,才能将这些内容内化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每每遇到需要探究的问题,我总会提醒自己:静下来,慢慢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哪怕有個别学生已经高高举起小手,我扔会提醒学生再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答案全面吗?准确吗?尽可能关注到更多的学生,关注到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深入体悟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快乐。
如,学习《池上》这首诗时,很多同学对“踪迹”一词不太理解,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出示两字的演变过程,感受该词与脚有关。其次,出示雪地里小马的脚印,配以文字: 是 的踪迹。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既能降低难度,又能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的思维更有广度和深度。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后,一个个精彩的答案出现:竹叶是小鸡的踪迹;枫叶是小鸭的踪迹;梅花是小狗的踪迹……
“谁能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多精彩答案的?”
“看到屏幕上小马和月牙的图片,我想起来之前学过的《雪地里的小画家》。”
“你真是太聪明了,会结合之前学过的课文来理解,太了不起了。”
学习《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时,学生已经感知到北京和新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放眼看中国,感受中国的幅员辽阔和各地的民族特色呢?我尝试着出示了中国地图,简单介绍了一下:“你有没有想去的地方呢?那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
“老师,我想去内蒙古大草原看看,尝一尝烤全羊,摸一摸弯月刀。”小闫同学迫不及待地说。
“非常有想法,老师也想去看看。谁还想说呢?”
“我想去海南岛看看,看看遍地盛开的鲜花到底有多美丽?”
“这句话怎么那么耳熟呢?”我追问了一句。
“老师,我们课本上《祖国多么广大》里面有这一句话。”
“海南岛上还会有什么?”
“甘甜的椰汁”“软软的沙滩”“漂亮的贝壳”……一串的答案从孩子们口中飞出。
“那快拿起笔来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吧!”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个精彩的小片段。
以文本为依托,积极拓展学习的途径,抓住成长点,积极给学生创设思考的时空,让学生投入到了学习中去,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思维来诠释自己的心灵感受。这样,学生的思考在静默中走向深邃,日益充盈。
二、安静:给思维“飞”一会儿的时间
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人情味,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仅依靠老师讲授是没办法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静下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放飞驰骋。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课文时,在认读完“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和“冬雪飘”后,尝试着让孩子们说几个类似的短语,有一部分孩子一点思路也没有,我鼓励孩子们画一画。先出示了四季的图片,鼓励孩子寻找代表性景物,再后缀一个恰当的动词。一阵静默和思考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诉说自己的发现。草发芽、冰雪化、柳树绿、知了叫、荷花开、枫叶红、雪花飘……一下子教室里热闹起来了。一幅又一幅灵动鲜活的画面在孩子们脑海里浮现,一句又一句优美的词语从孩子们的口里蹦出。
这样的处理,既能帮助学生仿写“春风吹”式的词语,更能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四季之美,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现在的语文课堂被大量精彩的多媒体画面充斥,孩子们缺少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孩子们一些思考的时间,给孩子一点反思的时间,在静默中启发学生合理地联想与想象,从而悟出课文的内涵。课堂上安静一会儿,让学生在静默中感受意境,在静默中走向文字,在静默中放飞心灵。
三、静默:老师抓住思维生成的机会
虽然课前有精心的设计,但是课堂上依然状况百出。成功精彩的课堂一定是预设和现场发挥的有机结合。课堂是没有剧本的现场直播,真正考验一个教师教学机智的是临场发挥。此时不妨停下脚步,静默一会儿,或许会有更意外的收获。
《静夜思》是一首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古诗,一年级的孩子对这首诗一点也不陌生,可是体会李白常年漂泊在外,思乡甚浓之情却很有困难。诗中的“霜”字,既是对月光如水倾泻床前的景物描写,又是此刻诗人心冷如霜、孤独寂寞的心境的真实写照,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心情是非常有难度的。
“老师,周一升旗的时候,我在操场上见过霜。”学生说。
“那看到操场上满是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吗?”我追问说。
“那么多的霜,天气实在太冷了。”学生回答道。
“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老师,我伸手摸了摸霜,感觉凉凉的。”
“是啊,此刻,李白漂泊在外,只身一人,他的心情和霜一样凉凉的,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诗的前两句。”
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的答案,追问:霜给人的感觉,学生的回答推进了对诗人心境的理解。
在课件的提示下,我引领孩子们畅想李白会思念家乡的山水人情的时候,有同学提问:“老师,李白那么想家,他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呢?”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窃窃私语,我的大脑飞快地转着,为什么不回家?李白离家路途远,困难多,思乡情当然更浓啊!对,就从李白回家会遇到的困难入手吧?静默几秒后,
“同学们,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决一下呢?”
“请你来说一下你的想法。”
“我觉得李白也可以回家看看。”
“那你认为他该选择哪种方式回家呢?”
“飞机或者高铁,速度最快了。”
“他说的不对,李白那时候没有飞机和高铁。”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反驳到。我趁机追问了一句:
“那你觉得李白会怎么回家?”他挠挠头,坐下了。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1500年前,李白会怎么回家呢?”
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同学们想到了最可能的方式:步行、骑马和坐船。结合课堂开始出示的李白家乡和住地的图片,同学们意识到了回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加上现在李白身患重病,又身无分文,回家更是难上加难,在这样的窘况下,李白是不是会更思念家乡呢?同学们的疑问迎刃而解,而体会李白浓浓思乡情的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课堂的独特魅力在于教师永远不可能预设到课堂上的各种情况,一个个突发而来的画面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更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一个个成长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好这些生长点,在课堂上让自己的思维跟随学生们多“飞”一会儿。
思维火花在静默中碰撞,作为思维碰撞的助力者,让我们胸怀“让子弹飞一会”的从容与淡定,走向讲台,还给学生一个自由、静默、纯净的课堂,让学生的心静一会儿,让思维“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