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志性目标和重大战略,对于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前,我国将实现在现行标准下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贫困村的退出以及贫困县的“摘帽”,这从“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出发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然而到了2020年后,无论是贫困线的向上调整,还是从相对贫困、多维贫困的角度看,对于贫困的治理将从解决生存问题转向解决发展以及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1]。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因此深入探讨如何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建立起精准扶贫的长效工作机制对2020年后的“后扶贫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成都而言,经过2016年到2017年两年的集中脱贫攻坚,成都市116个省定贫困村和7681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并进入巩固提升的新阶段。对成都市以往精准扶贫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价,既对成都市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对2020年以后成都市农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对精准扶贫成效进行评价的关键在于分析方法的选择,近年来,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有三类:一是有很多学者单纯利用某一种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精准扶贫成效评估。常用的有数据包络法(DEA)、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如王志标等(2019)采用数据包络法分析评估了武夷山片区旅游扶贫的效果[2];高其(2017)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丽江市政府精准扶贫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3];单传朋(2017)利用熵值法对江西省农村扶贫的绩效进行了评价[4];宋丹鸿(2018)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吉水县为例研究了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工程的绩效评估[5]。二是也有部分学者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精准扶贫成效进行评价。如张曦(2013)基于DEA基本理论方法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构建DEA-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经济增长、县域单位行政属性、自治县属性、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对贵州省县域单位贫困状况的影响,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评价了代表性连片特困地区参与式扶贫模式的运行绩效[6];钱力等(2018)使用三阶段DEA模型以及超效率的DEA模型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成效进行了评估[7];曹巍(2017)将因子分析法和三阶段的DEA模型结合起来,对阜阳市金融扶贫的效率进行了评估[8];三是还有个别学者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如王造兰(2018)通过对影响精准扶贫实施过程成效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了广西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实施过程成效评估问题[9]。从已有的研究看,大多数采用了比较复杂的统计模型对精准扶贫成效进行评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这种简单便捷的方法对精准扶贫成效进行评价研究的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成都市为例对精准扶贫实践的成效进行实证研究。
成都市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多个贫困村,2016-2017年成都市的贫困村主要分为两类:市级相对贫困村和省定贫困村,其中市级相对贫困村分布在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等7个区(市)县,省定贫困村分布在简阳市(当时的部分贫困村2020年已划入成都市东部新区)。因发展阶段不同,2016-2017年间这两类贫困村的脱贫任务并不相同,前者脱贫标准更高,要求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同期水平的70%以上,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本区(市)县同期水平的70%以上。简阳市的省定贫困村在2017年底通过省定贫困村脱贫考核验收后,自2018年开始按照之前市级贫困村高标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标准,要求在2020年实现脱贫奔小康。成都2018-2020年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在简阳市,因此本文主要围绕简阳市展开研究。
简阳市位于成都市东部,为成都市代管的县级市,2017年该市辖区面积2213平方公里,辖54个乡镇、4个街道、853个村(居),总人口148万。截至2015年底,简阳市有省定贫困村89个,贫困人口15997户、46746人,贫困群众面宽量大,贫困人口小集中、大分散和结构性、个体性、“插花式”贫困特征十分明显。经过2016年到2017年两年集中脱贫攻坚,简阳市116 个省定贫困村和 76813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经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目前正处于巩固提升的新阶段。减贫的基础主要在于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去尽可能创造就业与发展的机会,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分配是影响减贫效果的两大主要因素[1],因此这里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收入情况两个方面分析简阳市精准扶贫前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图1 简阳市经济增长的产值结构(2008~2017年)
图2 简阳市经济增长的就业结构(2008~2017年)
图3 简阳市三次产业劳动密集度(2008~2017年)
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看,为了反映简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情况,对该市2008年到2017年这10年间经济增长的产值结构(图1)、就业结构(图2)和劳动密集程度(图3)进行分析,其中劳动密集程度=三产各产业产值的比重/就业比重。精准扶贫于2013年正式提出,2014年开始实施,因此这里重点考察各项指标在2014年前后的变化情况。
第一,简阳市经济增长的产值结构从2009年到2013年这5年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变化不大,但受到政策的影响,从2014年开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有了明显下滑,从2014年的18.4%下降到了2017年的15%,下降了3.4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则得到发展,从2014年的24.2%上升到2017年的30.4%。
第二,简阳市经济增长的就业结构因受到简阳市产业结构持续调整的影响,2014年开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有了明显增长,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张促进了简阳市产业结构在实施精准扶贫后的调整。
第三,就简阳市经济增长的劳动密集程度来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最高,第三产业次之,而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最低。在整体变化趋势上,第二产业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说明简阳市第二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第一和第三产业是主力。国内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贫困的减缓效果最大,第二产业减贫效果较弱[10],从这个角度看,简阳市在实施精准扶贫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减贫的可持续性。
另一个方面从居民收入情况(图4)看,扣除价格影响因素,近10年简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差距逐渐缩小,虽然2015到2017这三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变缓,但仍然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这表明虽然2014年以来,受到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简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虽然变缓,但在新常态下,
图4 简阳市自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表1 成都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注:①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②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从业人数;③公路密度=公路里程/地区总面积;④财政自给能力=财政收入/财政支出;⑤市场开放度=出口贸易总额/GDP总额;⑥地方知名度=以地名为关键字从百度上搜索的条数/各地区搜索条数的总和。简阳市的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于协调,简阳市收入分配的格局在不断得到改善。
为进一步对简阳市精准扶贫的成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简阳市与成都市其他拥有市级相对贫困村的区(市)县进行比较,以寻求建立成都市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路径。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成都市精准扶贫成效进行评价。主成分分析法是在考虑多个指标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降维”手段将X1,X2,…,XP这个P指标转换为少数几个能反映所研究现象的综合指标Fm,进而得到综合评价,其测度模型如下。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指标体系中16个测量指标的原始数据在量纲和数值的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本文采用Z-score法先对其进行标准化,消除指标间差异,尽可能减少因指标差异造成的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其计算过程为:
设共有n个样本,p项评价指标,则数据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2)计算指标相关矩阵:
(3)计算相关矩阵RP×P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找出主成分。设求出的特征根为λ1,λ2,λ3,…,λp,其对应的特征向 量 为Lj=(lj1,lj2,lj3,…,ljp),j=1,2,3,…p,则指标的标准化值以为系数的线性组合Fj=lj1Z1+lj2Z2+…+ljpZp,j=1,2,3,…p就是 主成分。因其统计意义为主成分的方差,故其可以描述各主成分解释各个指标的程度大小。
(4)通过方差贡献率确定能够代表原始指标的主成分,实现“降维”。按特征值由大往小排,第k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当方差贡献率介于85%~95%之间时,这个主成分就可以直接反映出原来p个指标的情况。
表2 成都市精准扶贫评估指标原始数据
表3 成都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估原始数据标准化值
表4 总方差解释
表5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表6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是为了让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能够在政策作用下保持并不断发展下去,让贫困村、贫困户获得发展的能力,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防止返贫。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点就在于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给贫困村带来具备长期效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文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成都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价,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咨询专家结果的基础上,按照数据可得的原则,从精准扶贫效能、地区发展竞争力、地区发展潜力三个维度设计评估指标体系(表1)。为了便于表示,将这16个指标按表中顺序分别表示为:X1、X2、X3…X16。
精准扶贫效能共有5个指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农村经济状况;城乡居民收入比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一产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则表达了在精准扶贫政策驱动下对扶贫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人均年末金融机构各种贷款余额则体现了金融扶贫力度。
地区发展竞争力共有6个指标:土地资源是扶贫的一大要素,人均耕地面积衡量土地资源的丰富程度;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则表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公路密度体现出公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镇化率体现了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而城镇化水平直接影响农业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反映当地财政收支状况以及改善社会服务的能力;市场开放度则衡量了当地对外开放的程度。
地区发展潜力共有5个指标: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表示发展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明了当地教科文卫等公共支出的水平,间接也体现了当地教科文卫发展水平;每十万人口中学阶段平均在校人数可以看出当地教育水平;森林覆盖率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地方知名度反映该地区被外界公众认知了解的程度。
本文统计了成都市拥有相对贫困村的7个区(市)县和具有省定贫困村的简阳市2017年的面板数据(表2),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2018)》《四川统计年鉴(2018)》《四川年鉴(2018)》以及各地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文献资料。
表7 成都市各区(市)县精准扶贫成效评估得分排名表
首先,在SPSS23.0中对表2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表3。
为了让各变量在主成分上的载荷更加明显,旋转因子轴使载荷矩阵中各元素数值向0~1分化,得到如表4所示的旋转载荷平方和下的数据。从表4中可以看出,旋转后4个主成分特征根都大于1,同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921%,已经超过了85%的临界值,因此这4个主成分能够解释1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可以用它们去评价成都市精准扶贫成效。其中,第一旋转主成分的特征根4.532,能够解释总变量的28.326%;第二旋转主成分的特征根为4.403,能够解释总变量的27.519%;第三旋转主成分的特征根为3.089,能够解释总变量的19.305%;第四旋转主成分的特征根为2.043,能够解释总变量的12.771%。
进一步从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表5)中可以看出,这四个主成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部分变量的信息。例如,第一主成分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人均耕地面积、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城镇化率、市场开放度、每十万人口中学阶段平均在校人数以及地方知名度这8个影响因素上对成都市精准扶贫成效综合评估值产生较大影响,涵盖了精准扶贫效能、地区发展竞争力和地区发展潜力三个方面。
为了得到成都市精准扶贫成效综合评分,接下来计算因子得分。4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用变量表示,表示成都市精准扶贫成效综合评分。根据表6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因子得分计算函数如下:
将表2中标准化以后的数据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成都市8个区(市)县精准扶贫成效综合评分排名(表7),排名的高低代表了各个地方精准扶贫的成效大小。
从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成都市精准扶贫成效评估结果中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是蒲江县,远超过其他区(市)县的分值,而排名二、三的邛崃市和彭州市分值也超出其他区(市)县很多,排名靠后的是金堂县、都江堰市和简阳市,特别是简阳市排到最后一名,差距还很大,原因之一是简阳市精准扶贫所处的阶段与其他区(市)县不同,基础相对较薄弱。对比起来看,在精准扶贫效能方面,简阳市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人均年末金融机构各种贷款余额与其他区(市)县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说明简阳市在精准扶贫的效能上还有待提高。从经济发展能力看,简阳市的城镇化与其他区(市)县差距较小,但排到第一名的蒲江县公路密度、财政自给能力和市场开发度都大大超过简阳市。简阳市2016年才由成都市托管,其经济基础、基础设施、与成都市各方面的融合等方面同成都市其他区(市)县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从经济发展潜力看,简阳市教育水平与其他区(市)县相当,同时因受到简阳羊肉汤等特产影响其知名度也较高,但在公共财政支出上较其他区(市)县低,这不利于公共文化医疗等事业的发展,而一产从业人数的比例不高也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效果。基于上述讨论,简阳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1)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到成都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去,将自身资源禀赋同周边环境优势相结合。当前简阳市是成都市“东进”主战场,毗邻天府国际机场和蓉欧铁路港,应牢牢抓住成都处于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和东部新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在加快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的背景下,结合本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主动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产品,把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及加工产品销往欧洲及世界各地,将其打造成成都经济“外循环”的重要节点。
(2)牢牢抓住人力资源这个核心要素。人是第一生产力,是脱贫最核心的动力,政府应将内外结合起来,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引导青壮年返乡创业,加大对当地村民“扶智”和“扶志”的力度,从留守人员实际出发搭建平台,积极提供留守人员力所能及的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大力开展人才“引智”,依托成都本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贫困村与其对接的工作机制,并抓住成都市正在全力打造的“天府实验室”的契机,出台政策鼓励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和引技术进村、引市场进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从而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
(3)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三产融合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打通延长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为方向,农业与关联行业间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方式的交叉渗透和优化重组为途经,因地制宜构建一、二、三产业高度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从而对该地区带来强大的“造血能力”和更持久的发展空间。
(4)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本底性特征是简阳市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凭借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有利条件,简阳市应进一步抓好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在产业发展上打开脱贫突破口,充分发挥出具有长效作用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5)发展“智慧农业”,用现代农业促进供给侧改革。智慧农业以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等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和手段,实现无线采集和控制、远程监控、自动灌溉、施肥及喷药等功能[11]。简阳市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引入智慧农业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产品质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效对接了社会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将绿色乡村的环境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也为开展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农事体验等经济活动打下基础,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变,让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