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传承体系中“T”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1-01-19 04:48陈晓宇
关键词:五音专业人才知识结构

张 冰,陈晓宇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音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进行了建立剧院学员班、剧团新人培养基地,剧本编创定期外出综合学习,聘请专家排演剧目等不同形式的创新探索,但从其自身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以及传承体系构建方面来看,依然没有脱离其在人才培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单一”模式。无论是剧团传统式的“口传心授”,还是高校现代式的“科班教学”,都很难培养出“艺”和“技”相融合的高质量专业型人才,培养中就会出现“缺陷型”人才现象。早在2008年,李敬民教授就指出:“任何一个认识主体都处在人类社会的文化背景当中。不同的文明形态背景、不同的哲学观背景和不同的理论知识背景的人类社会,造就出不同的科学认识主体”[1]。五音戏的专业人才培养,应当建立在人类社会的文化背景当中,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环境背景和不同族群背景的人类社会,构建出不同时期的五音戏传承模式。五音戏剧院的教学实践也说明,具备交叉知识背景的五音戏传承者,对于推动五音戏科学传承体系的构建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世纪中叶,美国情报科学家普赖斯在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环境下,提出了“大科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战以后科学的发展逐渐从‘小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过渡;二是‘大科学’时代所需要的是‘T’型知识结构的综合能力人才”(1)参见D·普赖斯著,宋剑耕、戴振飞译:《小科学,大科学》,世界科学社出版(内部资料),1982年,第34页。。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这个大科学的背景下,五音戏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再是一个单一传承传播的行为,而是要在构建现代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出多学科、聚焦型的集合性人才;同时,只有培养具备“T”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适应当前科技社会中建构五音戏传承体系的需要。其优势在于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传统五音戏的传统观念相结合,更容易突破原有的传承模式和传播途径,增强五音戏这一地方剧种的生命力。 “T”型知识结构五音戏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入手,培养具备复合知识结构的人才,以迎接新时代的生存挑战。探索五音戏 “T”型人才培养,需要从了解传统五音戏的人才培养和传承模式入手。

二、当前五音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模式

五音戏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记载:“五音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秧歌腔’、‘周姑子’戏(即‘五人班’)、‘五音戏’三个时期。”[2]每一段时期的传承体系都遵循着一个规律,就像是传承者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拿着地图走向传承的目的地。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所言:“文化存在于文化持有者的头脑里,整个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头脑里都有一张‘文化地图’”[3],每一个五音戏艺人的成长都是按照这张地图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师徒关系是五音戏传承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两者之间的口耳相传,把五音戏的语言文字、思想体系和物质及非物质的文化载体传承下来。随着时间的变迁,这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依然延续在五音戏的传承体系当中,并逐渐分化成为两种专业人才培养传承体系——“重技轻艺”的剧团人才培养体系和“重艺轻技”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一)“重技轻艺”的剧团人才培养体系

五音戏剧院是承担五音戏传承的一个重要机构,肩负着非遗传承的重任。五音戏剧院的人才培养是剧团表演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传承体系中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依然延续着中国戏曲的传统——“口传心授”。所谓的“口传心授”就是不借助书面文字和图形,完全以口传的形式,靠徒弟模仿师父的方式来培养传承。刘富琳博士曾对此作出解释:“通过口耳来传其形,以内心领悟来体味其神韵,在传‘形’的过程中,对其音乐进行深入的体验和理解。”[4]其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人对人、一对一的方式,传承的内容从传者到承者,更倾向于舞台实践层面,其特征就是“重技轻艺”。

“重技”是指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传者所教授的主要内容是专业技能(唱、念、做、打)。《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艺术教育”条目记录着:“民间的教习活动同手工艺工人一样,采取师徒相传的个体培训方式,使用口传心授的教练方法,精雕细琢。”[5]传者所教授的专业技能(唱、念、做、打),经过承者的听、看、模仿和练习,再经过传者的点拨,提高承者的领悟水平和表演技艺。这种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现出了传承二元对立统一的关系,五音戏的传承从“鲜樱桃”时期至现在的霍俊萍等人都延续了这种方式。其优势非常明显,传者掌握非常娴熟的五音戏表演技能,能够给承者以直观的学习体验,对承者的五音戏本体技能的提高、唱腔的细腻处理、表演的风格技巧以及对剧目和流派特点的理解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原因在于,面对面培养模式具有直接性,师徒双方通过及时、充分的交流,达到专业技能的最佳化传授。

“轻艺”是指五音戏剧院传承人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又因对这方面重视不够,造成了传承人擅长专业技能而综合素质不足的状况。剧团人才培养体系更侧重于人才表演技能方面的培养,得益于老一辈杰出五音戏表演者的传授,剧团表演者对传统剧目的把握非常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的提高,对传统的戏剧形式冲击很大,人民群众对文艺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五音戏专业人才综合知识储备、新剧目的创编、表演形式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方面,剧团人才培养体系就存在无法突破的缺陷。

(二)“重艺轻技”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是五音戏传承体系中另一个重要机构,同样也对非遗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模式是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传承体系中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学科研究的方式,更侧重于对五音戏背景文化的“研究分析”。所谓的“研究分析”就是要借助大量的书面文字和图形,通过课堂讲授、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方式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其中第十九条指出:“为加大戏曲的普及和宣传力度,要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学生走进剧场。鼓励学校建设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学校与本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鼓励学校特聘校外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6]其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个人对群体、一对多的方式,五音戏传承的内容先经过研究分析后再从传者到承者,其特征就是“重艺轻技”。

“重艺”是指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更侧重于五音戏背景文化的理论研究。作为专业的高等教育院校,更专注于教育,不需要关注经济效益,所以高校在五音戏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高校音乐院系的老师和学生一般具备了很好的音乐基础,不论是在音乐表演还是在音乐理论方面都经过专门训练,有着相当的艺术功底,这是培养优秀五音戏专业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剧团人才培养系统所欠缺的。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已开始对五音戏进行系统研究,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很快入手。同时,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因为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和技能,可以在班级式的学习模式下,先着重掌握一定理论基础,进而开展五音戏表演技能的学习。

“轻技”是指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以整体的、框架性的理论研究为重点,欠缺对五音戏专业表演技巧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这是目前高等院校培养体系的薄弱环节。虽然学生了解五音戏的传承内容,但并不能真正掌握五音戏表演的精髓,以至于不能达到真正传承的目的。目前,高校缺少五音戏表演方面的专业教师,相关教师缺乏表演经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仅注重于五音戏剧目研究分析,通过机械、刻板的课堂研习模式,用言语来加强学生对五音戏的领悟,使五音戏的传承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把握上。

三、五音戏“T”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五音戏“T”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客观现实出发,尽可能从学科化、系统性角度将五音戏纳入社会整体文化的传承系统之中,并以“活力智代”为取向,聚化五音戏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精神,在可持续发展的“助力器”推动下,建立其理论研究与活态传承模式,从而使五音戏在传统传承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应当代社会的五音戏 “T”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活力智代”是指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内容,五音戏具有活性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高智力活动的结果。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力已经成为文化生态维护不可或缺的“助力器”。段超教授认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多种元素、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传承体系各要素、各环节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重关系。”[7]五音戏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多种模式的融合,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建设五音戏资料数据库,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实现剧团、高校两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互补,把专业技术与背景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培养具有 “T”型知识结构的五音戏专业人才。

(一)五音戏专业人才的“T”型知识结构

五音戏的传承既包含理论基础的研究,又包含重要的“唱、念、做、打”表演技能,以及对作品的理解、体会等方面,它们构成了五音戏传承的核心。演员的个人主观意识决定了其本身所选择的传承基础,这是“重技轻艺”的剧团人才培养体系所具备的优势;相反,“重艺轻技”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恰好注重作为基础的客观性因素的研究,而在演员的主观选择性方面不具备优势。这样看来,两种培养体系应该是互补的关系,抽去了这个客观性的基础,五音戏传承便不存在;忽略传承人的主观性因素也会导致五音戏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缺失。正视传承内容的客观性研究,尊重传承人的主观性因素,这是确保五音戏专业人才培养传承方向能够延续的主要因素。培养具有“T”型知识结构的五音戏专业人才,应当在融合剧团、高校两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两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互补,培养具备复合知识结构的人才。

五音戏专业人才“T”型知识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横向的五音戏背景文化知识结构“—”,其二为纵向的五音戏表演技术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2)图1是笔者在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敬民教授指导下完成。。

人文科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自然科学(声学、生理学等)舞台表演知识(表演理论、角色行当和把握剧目等方面)唱腔技术知识(声腔、行当的分类、流派特征等方面)舞台基础知识(乐队伴奏、舞美设计、道具背景制作等方面)图1 五音戏专业人才“T”型知识结构

(二)建设五音戏资料数据库

目前五音戏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是,在培养过程中遇到了“技”“艺”难以交叉融合的困境,剧团、高校两种独立的培养模式,在现有的条件下均难以完善自身。若要更好地完成培养具有“T”型知识结构的五音戏专业人才的任务,就需要寻找突破和创新的途径。施旭升教授曾经提出:“戏曲有必要开辟网络这一新的发展空间。”[8]事实上,新时代的科技手段势必会影响到五音戏传承体系中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因此,五音戏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强。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共同选择”[1]。五音戏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已不言而喻,五音戏资料是从事五音戏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知识源。李敬民教授这样解释“音乐资料”:“所有具备音乐要素和音乐知识信息特征的不同物质形态的必需品。这些必需品可能以文献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实物的形式出现,但它们都是音乐学科领域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具体产物。因此,也都是音乐研究不可少的研究对象。”[9]也就是说,构建五音戏传承体系中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T”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必须把剧团、高校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还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索建设五音戏传承资料数据库,并积极推广运用,把剧团表演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自注重的个体元素和客体元素融合起来。

数据库系统产生20世纪60年代,它是源于对文件(资料)系统数据处理能力的一种补充和发挥。70年代,作为描述文件(资料)系统的数据理论基础,出现了数据与文件(资料)关系的模型理论[10]。8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研究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1990年开始,数据库开始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五音戏的数据库建设始于2010年,也仅限于官方网站的宣传建设。目前,五音戏的资料与数据库建设有两大缺口:一是大量的传统五音戏资源未数字化,采集缺口比较大;二是缺乏系统的认知方法,不能结合软件工程知识,将现实的资料系统(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转化为数据库系统。

五音戏传承的内容需要进行挖掘和采集,并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存,通过五音戏的本体特征数字采集,确保五音戏传承内容的相对准确性。其内容包括:演员、流派、行当的唱腔、唱词、表演的分类采集;各类版本的剧目、伴奏的剧本、曲本的数字化采集。采集的过程中,利用图书回溯建库的方式对采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建库。把采集到的内容分成三类:视频、文本、曲谱,通过演员表演的类比来划分流派和行当,运用目录文献学的方法加以分类,把相应的剧目、伴奏的文本、曲本添加进去,建立一个强调视频采集真实性,传承内容相对准确,保存了不同时代剧目排序的五音戏传承资料数据库。

(三)五音戏传承资料数据库在“T”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

五音戏传承资料数据库很好地保存了不同时代排序的五音戏剧目,从而保障了五音戏传承内容的客观性。从五音戏传承体系中“T”型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它既保留了“重技轻艺”剧团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内容客观性和传承人主观性,也将“重艺轻技”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注重五音戏背景文化方面的优势纳入其中。培养五音戏“T”型专业人才,应当运用五音戏传承资料数据库,使“艺”“技”在交叉融合的培养过程中,确保五音戏传承内容的准确与规范,展示五音戏的内在价值,把原有五音戏传承体系中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向现代化发展,从过去的师徒传承模式逐步过渡到“艺”“技”融合的师生现代传承模式。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五音戏传承资料数据库作为辅助手段能够让年青一代在方便、快捷的前提下,准确地接受五音戏的传承。一师带一徒变为多师带一徒,一徒拜一师变为多徒拜一师,这些都可以依靠数据库及网络交互的手段来实现。传承人在传统剧目中的细腻表演、个人对剧目的理解,专业教师在背景文化方面对新创作品的理解、传统技法的创新,都能依靠科技手段实现让更多的五音戏学员同步学习,更好地将“重技轻艺”剧团人才培养体系与“重艺轻技”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融合发展,最大化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运用五音戏资料数据库培养具有五音戏 “T”型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使剧团、高校两种培养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建立 “艺”“技”交叉融合的传承体系,构建五音戏“T”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五音戏“T”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依据“大科学”概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挥剧团、高校两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建立“艺”“技”交叉融合的传承体系,使五音戏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地域性戏曲文化,既能在国家政策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增强五音戏自身的造血机能,对包括传承人在内的各行当演员、伴奏乐师等进行系统培养,使之成为具有“T”型知识结构,具备综合能力的五音戏专业人才;又能够在当今娱乐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中,拓展五音戏的传播途径,扩大五音戏的生存空间,提高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依靠作品的创新,实现五音戏传承资料数据库的持续建设,使五音戏得到充分发展并保持原有的本色。“T”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五音戏传承资料数据库建设,有利于将五音戏打造成为淄博的城市文化外显,这不但能够解决五音戏专业剧院的发展难题,也能为淄博的城市文化提供良好的传统积淀,从而使五音戏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发展。

通过五音戏传承体系中的“T”型人才培养研究,能够对五音戏传承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进一步完善五音戏传承体系,使五音戏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猜你喜欢
五音专业人才知识结构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比较研究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