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媛
“自主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重要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20多年来,众多学校广泛开展实践研究,但是大部分学生依然没有实现自主学习。原因或是教师不愿放手、不敢放手,或是学生学习内驱力薄弱,或是班额太大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自主学习的“支架”。出于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学习导航单”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一、“学习导航单”开发的依据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支架式教学”的概念,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尚善教育体系引导下,建构了“柳德荷学”三级课程体系并积极实践,尤其对学生自主学习“支架”——“学习导航单”,进行了深入研发,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到2021年初,已经完成了四年的探索。
二、“學习导航单”的构成
“学习导航单”是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整合策略,对教材内容进行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体现课前、课中、课后密切连贯性的整合。“导航单”分为“教材学习导航单”和“教材拓展导航单”。因为内容的构成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学科的特质,所以语文、数学、英语每个学科的“学习导航单”内容的构成也不一样。以下就以语文学科为例进行介绍。
1. “教材学习导航单”
“教材学习导航单”,即按照教材内容学习的需要,为学生设计完整的学习流程路径。这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学习指导的有效方式。主要包括:
第一,学习目标。即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基于课程标准的本册目标和单元目标,最终投射到每一课的学习目标。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的学习目标,不仅要认识、会写生字词,还要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标记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从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自豪之感和赞美之情。
第二,资料搜集。指导学生针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提取。如在《月是故乡明》一课中,指导学生搜集作者季羡林的生平资料与作品,同时积累描写“思乡”的诗句,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奠定基础。
第三,字词扫描。主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以及有特点的词语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如《荷花》一课,先教学生正确拼读词语,然后指导学生读好儿化音和轻声,最后启发学生感知“翩翩起舞”这个词语的特点,并照样子再写几个,体现字词的学习与迁移运用。
第四,初读质疑。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厘清框架,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如在《肥皂泡》一课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填写表格的方式,梳理作者吹肥皂泡的过程,同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第五,深入探究。即围绕关键问题进行分块重点学习。如《白鹅》一课,引导学生围绕白鹅的“高傲”,对其音调、步态、吃相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描述“高傲”的。
第六,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审美鉴赏,提高表达能力。如在《那个星期天》的总结提升环节,指导学生将《匆匆》与《那个星期天》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
第七,学习评价。以多元主体的方式进行评价,包括自我评价(我会读、我会写)、伙伴评价(我质疑、我补充)、小组评价(我交流、我倾听),评价采取等级制,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
2. “教材拓展导航单”
“教材拓展导航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适度的学科基础知识巩固。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中,设置字音辨析、形近字组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体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第二,课堂形成能力(或技能)的迁移。如在《刷子李》一课中,设置拓展阅读《快手刘》,将课堂学习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学科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连接。如在学习完田园诗之后,介绍田园诗的由来、代表诗人、表达情感等,推荐其他田园诗供学生诵读,丰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
三、“学习导航单”的特点
1. “支架式学材”
“支架式学材”是指将“学习导航单”从教师的备课教案中完全剥离,实现教材“学材化”的独立化开发,使之成为学生可以直接使用的“支架式”学习材料,为学生教材内容自主化学习,铺设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2. 全过程支持
支持学生对教材内容学习的全部过程。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往往要分环节进行。学校由此形成了“学生初学导航—同桌交流互航—小组合作共航—轮流讲台展航—教师点拨深航—课堂评价定航”六位一体的课堂学习模式,“导航单”对上述各环节进行全过程支持。
3. 双形态资源
在“教材学习导航单”的基础上,开发设计“教材拓展导航单”。做到同一教材内容互相呼应、互为补充、有效配合,达到既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促进课堂能力迁移运用的目的。
4. 嵌入式评价
“学习导航单”各个环节,都嵌入了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栏目,即利用“学习导航单”实现对学生学业的过程性评价。评价采取等级制,每个环节评价以同桌为主,小组组员为辅;每节课评价以教师为主。倡导单元评价的激励办法,每个单元表彰一次学习小状元或标兵。这样,学生每个学期的过程性学习评价就有了明晰的量变积累足迹,与学生期末检测的终结性评价形成了对学生的完整评价过程,解决了课程建设中“评价”落地的问题。
四、“学习导航单”的成效
目前,学校已经开发了小学三~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全覆盖的24册“教材学习导航单”和24册“教材拓展导航单”,并已全部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习导航单”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双减”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导航单”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间的“对话”,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更加爱学、乐学,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习导航单”的使用,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使用“导航单”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发现,有近九成的学生认为“导航单”增强了预习的效果,初步学会了对信息的搜集、提取、整理以及运用;有近七成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能够借助“导航单”进行互动,提升了交流展示的表达能力;有九成以上的学生喜欢“导航单”,喜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汇报的学习模式,认为“导航单”提升了互助合作能力,自己不仅成为知识的收获者,也成为知识的传播者。
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使学生能够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当学生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学会寻求帮助与支持;还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与诊断。“导航单”让学生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者,也让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能力得到提高。
因为有了“导航单”,所以学生的学习有了“支架”;因为有了“支架”,所以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高效;在自主、高效的学习中,学生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