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雅文化”立德树人 白话童谣浸润童心

2021-01-18 13:31林秀艳
民族文汇 2021年3期
关键词:白话童谣校园

林秀艳

坐落于南宁市良庆区玉洞街道办事处老街区的南宁市玉洞小学,始建于1962年。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她沐浴着党的阳光,以“正心正身,雅言雅行”为教育目标,将“正雅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话童谣”引入校园,追求文化立校的高品味,坚持走“唤醒精神,开发潜能,彰显品质,实现价值”的内涵发展之路,用自己的不懈探索和创新突破,奏响了一支素质教育的欢歌,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

(一)创新载体,全力打造校园“正雅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催生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生命成长的深厚土壤。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在一种愉快、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地成长。玉洞小学在实施南宁市教育局提出的“品质教育,学在南宁”过程中,努力營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校的发展与育人环境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环境、教学、活动等多维育人因素,促进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

玉洞小学现有46个教学班,学生 248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比75%。走进校园,玉洞小学的“以正养德 以雅修身”为办学理念,以“正心正身 雅言雅行”为校训映入师生的眼帘。“正于心 ,雅于行”的校风,特色鲜明。游走于温馨雅致的校园,总感到有一种氤氲的民族文化之气萦绕心间,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一草一木总关情,一花一石有生命;充满童趣的苗圃里各种绿植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教学楼大气庄重;教学楼前面的花坛,不时迎风散发着轻柔的芬芳,落日余晖中总会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在这里阅读朗诵,晚霞花香伴着朗朗的读书声,构成了一幅让人神往的校园风景画。

这里,生气盎然,孩子共鲜花一色,活力无限,欢声与笑语齐飞;这里,“雅于行”倡导以礼待人,进一步提升全体师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师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里,学校用心打造的少先队宣传橱窗,规范、完善、丰富的少先队活动阵地,宣传先进思想,宣传正能量;这里,学校图书室、图书角、“玉洞绿苑”增加学习书籍,构建学习氛围,优美的文化环境,熏陶、感染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正雅”文化使人心旷神怡,所见所感的一切无不彰显着浓郁的本土民族文化氛围和独特的人文气息。

(二)立特色品牌,打造白话童谣传唱基地

一个拥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如果拥有民族文化而不去传承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玉洞人一直秉承着““以正养德 以雅修身””的办学特色,坚持“民族团结教育”的办学方向,围绕“正心正身 雅言雅行”的办学理念,深入挖掘、整合“本土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努力把“民族特色”“民俗文化”“民族风格”打造成玉洞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并于2020年荣获自治区“白话童谣”传唱基地荣誉称号。白话童谣蕴含着南宁市的历史文化,“白话童谣”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滋养,白话童谣特色在校园内外花繁叶茂,文化育人功能日渐显现,童谣还体现了劳动人民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待人友善的传统美德,学生在传唱中心灵获得滋养。白话童谣于2014年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习传承白话童谣,积淀民族底蕴,沁润学生心田。学校打造白话童谣传唱基地的具体做法有:

1. 积淀白话底蕴,形成班级文化。以多种形式推广传唱童谣儿歌。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传唱童谣的具体落实措施,由德育处牵头,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进行传唱并进行比赛。以少先队活动及班级活动为阵地,让孩子们在校园内传唱优秀童谣儿歌,如《24字歌》《齐齐向前走》《绿城南宁是我家》等,突显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在师生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绚丽的白话童谣之花,将为祖国文化发展增添更多风采。

2. 开展白话传唱,沁润学生心田。学校每个班级利用音乐课、班会课以及课余时间学习、传唱白话童谣,白话童谣传承人为玉洞小学的学生创作了优秀的白话童谣剧本,举办白话童谣讲座,蕴含着深刻国学内容又十分本土化的童谣让孩子们非常的喜欢。学校还特别编排了放学安全童谣,孩子们列队出校门都在快乐而整齐的唱着放学安全童谣。一篇篇童话剧本、一首首白话童谣,都像明亮的阳光一样洒满校园,照耀着每一个孩子成长。引领他们去战胜寂寞、胆怯和孤独,去追寻他们的梦想、欢乐、信心和力量。

3.打造经典作品,培养传承人才。学校培训能熟练指导白话童谣节目的艺术类教师,打造白话童谣艺术团、指导学生排练演出一批高质量的白话童谣节目。校内组织演赛活动并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通过参与比赛,孩子们可以审视已经无法重复的历史,借助智者的眼睛去看人生百态和世间万象。

4. 创编校本课程,创建和谐班级。开设白话童谣校本课程,白话童谣与学校综合实验课程相结合,白话渗透到课堂中,比如经典诵读,学生在熟练用普通话诵读经典作品的同时,能用白话诵读一些简单的经典作品,在诵读唐诗宋词汉赋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千人齐诵千古名篇的恢宏震撼,体会到诸子百家思想的深邃,唐诗的浪漫、汉赋的潇洒、宋词的凝重,从而有信心、有恒心走““以正养德 以雅修身””之路。

5.民间社团携手,共襄文化盛宴。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志愿者编排童谣节目。并鼓励学生自己编排新童谣、新儿歌。学校聘请专家创编含童谣歌曲、小品、校园情景剧及游戏、谜语等内容的读物,作为学校的辅助教材长期使用。学校主编《美育辅助系列读本》之一的《童谣是我的好伙伴——白话童谣校园演唱节目选》,根据读本,每个年级排演适合本年级的白话童谣节目,节目与各年级的养成目标相结合,包括童谣情景表演、白话童谣歌曲等形式,学校在期末举办全校汇报演出。专家、学者、家长、师生同台演出。童谣唱出了具有朝气、雅气、正气、勇气、才气、志气的正雅好少年。

(三)弘扬白话童谣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教育是附着在活动上的灵魂,没有活动的教育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教育的本质是创造,创造需要“激发”“点燃”和强有力的“催化”。于是,一些丰富多彩的特色化白话童谣活动,在玉洞小学的校园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学校积极探索将“白话”气息内化成“个性之美”,提升为“玉洞之风”的有效途径,用大白话砺炼品性,规范行为,形成富有个性的学校师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弘扬正气,正雅立范。“目不识恶色,耳不听谣声,口不出傲言”,修身求能,心正行端,温良恭俭让,道不远人,千古常恒的育人氛围。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努力挖掘地域特色,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根植师生心灵深处。形成独立人格和特有的气质,做一个白话正气的南宁人,中国人。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铸就了学校的辉煌。

2017、2018南宁市玉洞小学师生参加南宁市良庆区举行“我邀明月颂中华”、第十二届广西少年儿童艺术比赛参赛的节目白话童谣《听我讲南宁古仔》分别获得特等奖和金奖;学校童谣艺术团表演的《听我讲南宁古仔》选入广西电视台2019年少儿春晚;白话童谣联唱《喇叭花向上爬》、《齐齐向前走》等四首童谣入选广西电视台公共频道2019年“欢乐广西娃,过年天天乐”栏目播出;2019年7月,学校白话童谣节目作为广西群艺联盟进京交流的重要节目在首都北京参加“春雨工程”的演出,反响热烈,收到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因而荣获“南宁市优秀童谣儿歌推广传唱示范学校”、广西 “白话童谣传唱基地”等荣誉称号。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身处千年白话文化浸润的“玉洞人”,我们审视并笃行古人的善举,“正心正身,雅言雅行”,我们传承优秀的白话之根,“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之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百世福禄保之”。我们弘扬白话童谣文化,共同去寻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生命所在,安身所在。孩子们在这方白话童谣的天地里,得到了知识的启蒙,获得了情感的熏陶,攫取了人生的体验,受到了道德的引领,激发了最大的潜能。坚信:玉洞小学未来的路会走得更加笃定,更加凸显时代的风采!

猜你喜欢
白话童谣校园
家乡的土白话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快乐童谣
童谣声声唱出美好未来
Kiss and Ride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