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
摘要:“五育并举”是能够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政策。五育之间互相渗透,不可分割,所以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落实到农村小学,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教学资源、设施、方法等都需要更多的改善。教师需要在教学路径当中充分的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于农村小学的教学局限性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渗透与强化,帮助农村小学生建设更好的未来,为更多的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五育并举;农村小学;教学路径
正文
一、传统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路径当中存在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很多老师教学手段非常单一,只是照本宣科进行形式主义的教学,为了應试教育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不强,无法真正融入到课堂当中,更不能够很好的利用书本知识对于生活内容进行合理应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具有局限性,久而久之,思想也变得极其僵化,无法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也不利于学生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村小学学生无法第一时间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内容都非常的枯燥,学生往往只能死记硬背,按部就班的做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合理的互动,学生的课堂听课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会大大下降,学习效率也会因此降低。很多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家,都是隔辈教育,容易引发很多错误的思想认知,在家庭教育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用多余的时间玩手机,打游戏,浏览网络信息,却不能正确的筛选适合自己成长的内容,容易被大量的负面信息所干扰。教师缺乏正确引导,孩子无法得到健康的管理环境,也不能够形成好习惯。除此之外,很多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的不到位,教师之间不思进取,教学方法得不到及时的创新,教师队伍缺乏竞争力,管理方式也相对落后,思想不积极,工作缺乏激情,养成了松散敷衍的习惯,对于教学任务也往往采取形式化的对策,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得不到提升,学生的各学科之间发展的也并不均衡,这些都是农村小学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五育并举对于农村小学教师带来的价值体现
五育并举符合新时代下崭新的育人理念,能够为教师在工作时指明方向,让教师能够充分的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关注小学生的内心,关注他们的心理建设,成长情况,自身的发展情况,身上的天赋和潜能。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方案更加的科学化、智慧化,也充满了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能够让教师促使自己对教学方案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教师更加具有责任感,能够更尊重学生的想法,沿着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发展情况对教学方案出谋划策,能够和学生之间打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有助于建设温馨的农村小学,让学生体会到更加温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健康的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在五育并举的教学指标之下,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全面学习与生活当中,形成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能够让小学生注重德行的培养,从小埋下爱国爱党的种子,培养出红色精神,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能够培养出健康的身体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能够让学生之间更有责任感。引导学生互相配合,共同成长,形成大家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局面。五育并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去践行的目标。也因此,必须要把五育并举全面地渗透到教师的教学规划以及智慧课堂的构建当中。
三、如何具体基于五育并举采取教学措施
1、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红色精神
教师可以借助海量的网络内容为学生多播放一些正能量的相关材料,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利用网络浏览信息,安全上网,能够对于负面的干扰元素合理屏蔽。并且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新型的学习资源强化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够促使学生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知晓黑白,明辨是非,培养爱国爱党的红色精神。让学生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反对封建落后。
2、运用“室内+室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传统的农村教育只局限在课堂内部,而新型的教育方式应该由老师带领学生去户外探索,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合理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信、自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探索当中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去完成教学任务时,强化互相之间的交际能力,让学生更团结,互帮互助。能够真正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培养出更好的精神面貌,对于知识活学活用,合理的巩固与复盘,能够将这种积极的状态利用到课堂之上。促进学生拥有更大的积极性来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
3、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创新精神
教师需要更加认真负责,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方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也应该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措施,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满足感,学习的价值感,能够对于表现突出和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能够真正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这不仅符合五育并举的目标,也符合我国双减政策,关爱农村小学生的良好发育和未来。
总结。
实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并非一日之功,在农村小学想要更好地教育好学生,则需要充分的以学生为本能够在学校办学,教师自我提高,教师教学方案,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疏导各方面采取重视,为学生塑造更加适合其发展的成长环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摆脱传统课堂上的局限,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让学生能够摆脱惰性心理,强化精神面貌。在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上两手抓,两手硬。教师需要充分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农村学生确保享受更多的教育公平,极力缩小和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农村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加有保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兴朋.新农村建设教育问题刍议[J]学理论,2015,(31):134-135.
[2]卢炫烨.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5:6-7.
[3]张孝林.“新农村”建设中教育理应优先发展[J]科学咨询,2016,(04):9.
[4]黎红新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电子世界,2013,(12):175-175.
【本文系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的部分成果,课题立项编号:JKBZXWXCX20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