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时代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2021-01-18 23:33:42丁志强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培养路径高职教育

丁志强

摘要:高职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在我国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已远远占据“半壁江山”。要将他们培养成专业知识必需够用、专业技能本领过硬、专业品格健全高尚、关键时候能打“胜仗”的一支高质量人才队伍,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心理品质,面对各种艰难险阻都能积极面对。发展性心理辅导服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服务、心理潜能开发活动服务三大路径,有助于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积极心理;培养路径;高质量

一、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高职教育,在新形势下也必须迎接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加快高技能人才质量内涵建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基础)、习得娴熟的专业技能、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生态度。

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风向标,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支配着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知识、技能等)、政治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最终制约着自身的综合素质涵养与全面发展。高职教育迎接新时代对高技能人才质量“提挡升级”新需求带来的新挑战,必须革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变以往“问题式”教育模式,代之以面向人人的积极心理发展模式,着力培养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人积极发展。

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必须走发展性心理咨询的道路

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路径多种多样,有面向全体学生人人的赋能型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服务路径、内生型心理潜能开发服务路径和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服务路径。从三种路径发展历史来讲,“心理咨询辅导”历史悠久,革新传统咨询模式,走发展性心理咨询發展道路,事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首先,要明确“问题”学生咨询的局限

近年来心理咨询工作在我国高职院校越发得到重视,但是其实效尚不乐观,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即是心理咨询的定位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需求。

问题学生咨询着眼于学生问题的解决。自上世纪末心理咨询工作在我国高职教育系统起步伊始,心理咨询工作走的道路总体上属于面向“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其归宿在于帮助有心理问题的那小部分学生排解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存在求职择业、人际交往、恋爱情感、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困惑或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而必要,事关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自身的健康成长。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这方面功不可没,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和校园的稳定,最大可能减少了危机事件的发生。

问题学生咨询忽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照。问题学生咨询尽管聚焦学生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辅导有针对地帮助学生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要质量积极高发展。这就需要他们尽可能少产生心理问题或有了问题能够自己解决。要有这样的效果,就需要给他们“植入”相应的抗体和能力,积极心理品质就具有这样的功能。传统问题学生咨询模式,缺少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照,既忽略了那少部分有问题学生在问题解决后的积极心理发展,又忽略了有问题学生以外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无疑应该回归转轨。

其次,打通面向人人的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服务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有关“三全”育人的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将心理咨询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心田,充分体现全员育人,为其人生全程发展“播下”积极心理品质的种子。

确立面向学生人人的发展性心理咨询理念。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呼唤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顺应发展需求,作为高职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革新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式。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也必须与时俱进,变革以往局限于少数“问题”学生咨询的模式,确立起面向全体学生人人的发展性心理咨询理念。

建立健全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的体制机制。可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的宣传与培训,让广大师生改变对心理咨询的传统认识,彻底放下谈心理咨询“色变”、把心理咨询视为少数有心理问题或疾病同志“专利”的消极观念、错误认识。再者,加强对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的顶层设计,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网络,打破以往将心理咨询工作仅仅归属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做法,而应整合校卫生所、院系、工会等有关单位部门资源。三是建立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积极有效开展的激励机制,通过过程督导、期末或年终考核等方式搜集发展性心理咨询工作信息,作为考评或晋级的重要依据;对学生来讲,根据其参与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次数计算成长学分可替代选修课学分并记入档案......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发展咨询帮助,起到开发自身潜能或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三、结语

高职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加强心理育人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涵养,心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厘清二者间“表”和“里”、“显”和“隐”的关系;从积极心理品质视角更多聚焦学生的积极面、光明面、闪光处,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开启他们的内动力,促进其用实际行动不断书写精彩人生;善于把握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活动三个层面与积极心理品质之间的内机理,切实增强从不同路径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针对性有效性。

参考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也相应地有了更高、更严格的标准。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详细阐释了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和具体表现,对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征、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了积极心理品质对高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探讨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具体养成方法:即从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三大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来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程宝珏.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健康的意义与养成方法研究[J].大学,2021,(29).

[2]赵伯妮,李玉婷,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观察,2021,10(44).

[3]李厚仪.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0).

[4]李硕.从“问心”到“育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嬗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0.

项目来源:2021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时代重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编号21SKH355);2021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人格发展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促进服务体系建构研究》(编号RWB20213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培养路径高职教育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文理导航(2016年32期)2016-12-19 21:44:55
从美育角度如何促进高职生积极心理发展的内容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29:34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31:36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28:4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11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