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分析

2021-01-18 12:22叶兰招
考试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摘 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核心素养是最基本的素质能力,它关乎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动向,也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致,而且对自我完善以及增强自我提升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优良的品德以及法治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样对其未来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分析

一、 引言

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更能增强其道德的自我认知以及行为的自我约束。通过老师积极的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生活案例灌输给学生,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为其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定位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的个人评价不能仅依靠单方面成绩的好坏,更是对其全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核,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潜能,同时更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 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自我认知意识薄弱,不能够明确地判断是非,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阶段,虽然自我主观意识逐步地形成,但是对自身的不足仍然意识模糊,很难进行自我管理及约束,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抛弃传统应试教育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互联网的高新技术,增添新颖的教学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插入一些头条案例或者法治案例,让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案例教学法不似传统教学那般呆板,它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一个设计者与激进者,通过对情境的精心设计,使得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例,置身其中地对案例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将结果共同讨论的一个教学过程,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例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章节《走进社会生活》,要让学生懂得什么叫社会生活呢?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它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要想使这个社会更加的绚丽多彩、和谐健康的发展,则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维护以及相互制约。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短片将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工人工作的情景播放给学生,并且询问通过短片获得什么样的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有什么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突出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话题中来,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仅懂得了社会的性质,更懂得在社会交往中,要互相关爱,团结合作,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承担起个人应负的责任。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而且通过案例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三、 创设案例情景

要想实现高效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进一步地完善了自我意识,但是由于生活阅历尚浅,仍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这一点,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相关的知识内容结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不仅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更加让学生对知识内容印象深刻,牢记在心。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探知不仅局限于电视或者报纸,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恶劣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的认知尚在模糊不清阶段,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导致因外界的诱惑而误入歧途,这时候需要老师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引导,为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指明方向。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一课中,老师可以在网上搜寻相关的案例,引入课堂,供学生反思,贾某,17岁,父母离异,跟着年弱多病的奶奶生活,由于生活中没有人管理,导致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总是走神或者睡觉,经常顶撞老师,偶然机会和社会不良青年接触,并学会抽烟、喝酒,面对同学的疏远,不是反思自己的过错而是怀疑同学是因为他的学习不好,看不起他,经常找同学的麻烦。后来在社会不良青年的带领下,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没有钱的时候去偷奶奶的钱,被奶奶发现后,不仅不知悔改,还对奶奶出言辱骂。老师通过以上案例,引导学生对贾某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讨论找出贾某身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引入课文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呢?将问题抛给学生,并设置悬念,引入其思考,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总结,让各小组根据理论观点将贾某的未来进行情境续写,学生通过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案例,开拓自己的思维,不仅认识到犯罪皆有因,而且通过认知到问题的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身的法律素养,这样一来,才能够确保身心健康的发展。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发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创设相关的情景,更能引人入胜。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章节《青春时光——悄悄变化的我》,老师在上课前为每位学生准备好一张卡片,将一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进行比较,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目前有哪些好的习惯以及坏的习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重新认识到自己有哪些变化,并且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对自然以及社会的观点发生了哪些改变,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设置一个“青春的通道”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所有的一切都是成长的美好,更能深刻体会到青春拥有无限可能。

四、 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入到其他学科教学中

老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不单单要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还可以将文中的中心思想引入到语文学科中,新课改的语文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尤其是古诗词和古典名著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材。老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将其中的道德观点无限地放大,以便融入进语文学科当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例如,在讲述《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一课中,可以引用语文学科中的古典名著,《粽子的由来》,我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面包含一个非常动人心弦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叫屈原,是一个楚国人,古时候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领土,是由好多个小国家组成的,那时候的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不仅是楚国的供股之臣,而且还是一个既浪漫又爱国的诗人,可是,木秀于林终被摧之,有人嫉妒屈原的才华,对屈原进行毁谤,让楚王不再信任与他,不再听取他的建议,甚至将他流放,后来楚王因為近奸臣疏贤良,最终导致被秦国战败,屈原看着楚国的江山就这样被拱手让与他人,心情无限的悲痛,便离开了楚国,原本打算去别的国家安分度日,可是驮着他的马儿说什么也不肯往前走,屈原就想,就连马儿都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国土,我为什么还要离开呢,我是楚国人,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领土上,就这样,屈原来到了汨罗江边,得了重病,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听说楚国已被秦国的军队占领,屈原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流,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对着江边,吟唱着自己的诗歌,自叹已经老了,不能再为国家效力而悲痛万分,他恨楚国的那些奸臣小人,更痛恨秦国占领楚国,为了不愿看到自己的祖国被别人糟蹋,于是用尽全身力气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江中,就这样屈原为了自己的祖国,悲愤的死了,楚国人民为了纪念屈原,为了不想让河里的鱼伤害屈原的身体,每年都会划着船将煮熟的粽子扔到江中喂鱼,从这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纪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屈原。通过这段典故,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他的诗歌以及他高尚的人格,犹如夜空中最闪耀的一颗星,在黑暗中为我们指引方向,通过这样渗透式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知到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更增强了其浓厚的爱国情怀。

五、 重视不同的教学“环节”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就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思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总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为了能够让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时刻调整好自己引导者的角色,针对知识重点,老师应结合一些多媒体辅助设备,加深学生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将教学内容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以便突出重要知识点,只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八年级上册《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这一课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几个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短片,播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短片获得什么样的感受,并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让学生结合老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进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老师再结合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要重点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以及难点。其次,团队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最为提倡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能力的互补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值得老师注意的是,要及时地更换学生个体的角色,避免出现偷懒、空虚的弊端。最后,老师通过实践检验环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设计出相关的课堂练习,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答题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更能增强学生的道德核心素养。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稳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将教学目标以日常生活为中心,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法治素养的形成,因此,老师要不斷地创新教学模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老师之间也要不断地进行交流与探讨,这样一来,才能有效地扬长避短,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庄芸.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18):106.

[2]刘艳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分析说明题教学策略探究[J].速读,2018(5):68.

[3]李莹.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以《在社会中成长》为例[J].明日,2019(24):96.

作者简介:叶兰招,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