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乡土价值的构建*

2021-01-18 08:31:52
中国食用菌 2020年11期
关键词:食用菌乡土云南

王 芬

(河套学院艺术系,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野生食用菌的包装设计不仅承载了野生食用菌产品包装的历史,并且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通过包装丰富着自己的功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运输、保鲜、仓储等各方面的要求[1]。在大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的包装设计更加倾向于人文性,为其包装乡土价值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将乡土元素应用到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以绿色环保为策略,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包装相互融合,既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又能够丰富野生食用菌包装的内涵,是整个食用菌领域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由路径。

1 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与现代包装设计

1.1 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

我国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具有十分丰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2]。野生食用菌一般生长于高山松、针叶林、混交林等地带。根据地域光照、降水、湿度等的不同,野生食用菌种类也相应发生改变。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和植被的不同带来了野生食用菌种类的变化,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野生食用菌产品,代表着一个地域的野生食用菌文化[3]。

1.2 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中乡土元素的表现

1.2.1 自然生态因素及表现

野生食用菌由于其特性要求,在运输、仓储的过程中对包装的要求极为讲究,尤其是珍稀野生食用菌如因为包装的问题极容易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严重者还会导致野生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4]。为了防止野生食用菌的损坏,古代对野生食用菌的包装极为讲究,在《野获篇》中有记载:“缠绕胶固,不以破损者登车[5]。”

而现在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的乡土价值的构建,实际上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乡土元素在自然因素层面表现为天然的材料,讲究就地取材。运用与野生食用菌相关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材料,以此来表达野生食用菌的产品特性,深化对生态理想的追求等,能够增加包装设计中的自然性与人情味。

1.2.2 地域文化因素及表现

地域文化因素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早在手工业时代,就已经将文化因素囊括进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包装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够从人的心灵深处加强人与产品文化的深度链接,为了促进野生食用菌产业可持续的发展,在包装设计时将地域文化体现出来,不仅能让消费者感到温馨,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满足传达信息的目的,同时也是保障商品质量、增加消费者忠诚度的一个重要手段[6]。

野生食用菌的包装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包装,应该是一种融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行为,是地域文化与自然功能结合的一种综合形态的表现。

1.3 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的乡土价值

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起步较晚,对野生食用菌产品的包装设计也不甚重视。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能够尽可能地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乡土元素融进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的包装中,不仅有利于改良野生食用菌包装材料,减少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浪费,还能通过乡土价值的构建宣传传统文化[7]。

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虽然价值不菲,但是也面临着多方的压力,除了同行业的竞争,还面临着内部成本及盈利的问题,因此着眼于地域特色,走出野生食用菌产品的包装困惑,是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乡土价值的构建与发挥程度对其产业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乡土元素在云南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2.1 云南野生食用菌的历史文化特征

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野生食用菌产地之一,且在野生食用菌文化上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8]。据统计,云南野生食用菌发展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记载,作为名副其实的“真菌王国”,当前云南野生食用菌种类分35个科、96个属,约有250种,具有分布广、产量大的特点,其中昆明、楚雄、大理等地区是野生食用菌出产的重点区域[9]。云南的野生食用菌具有天然、绿色、营养价值高的优势,也是当今世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类产品,关于灵芝、松茸等珍稀野生食用菌的历史,在多种历史中都有所记载[10]。目前在云南省内野生食用菌也基本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模式,云菌的品牌效应也广传海外。

2.2 云南野生食用菌包装的设计定位与目标

野生食用菌由于其生物特性,使得其对包装的要求较高,原始、粗简的包装形式不仅损害了食用菌的产品性质,更有可能使食用菌产生有毒物质的隐患。

2.3 云南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的乡土元素体现

通过对当前市场上云南野生食用菌包装进行分析。云南昆明臻印公司的野生食用菌包装,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云南昆明臻印公司野生食用菌包装兼具了野生食用菌艺术外形与内在野生食用菌产品形态,通过透明的包装可以直接看到野生食用菌产品,体现了人文观念,再加上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体现了与自然亲近的观念,使消费者能够从情感上产生乡土情结[12]。

云南滇蜀人家野生食用菌包装体现着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通,见图3所示。

由图3可知,云南滇蜀人家野生食用菌包装材料是针织袋的形式,在外部绘上牛肝菌、羊肚菌等野生食用菌的外形,或采用云南彝族蜡染在布料上,不仅体现了包装的独特,还别具一格,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包装袋在回收利用的同时,也能为品牌宣传提供条件,满足乡土对绿色发展的要求。将乡土文化理念融进云南野生食用菌的包装设计中,不仅质朴而简约,且表现出悠久的文化历史。

3 当前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乡土元素的缺失

3.1 融入现代进程的困惑

从现存的云南野生食用菌包装来看,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品包装只是简单地运用现代材料,但其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将野生食用菌产品的地域特色体现出来。例如在部分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大多包装只简单野生食用菌图片印刷在外包装上,并没有进行好的设计,也没有紧扣地域文化特色来进行设计与表现,显得十分简陋,对产品的介绍上,也只是简单通过文字描述,缺少可视化、直接化的设计。

在乡村文化融入现代进程的过程中,在地域文化内涵的表现上显示出困惑和窘迫,简单地将菌菇的外观图片或是名称印刷在外包装上,消费者无从判断野生食用菌的产地,野生食用菌产品包装的地域特色表现不足,乡土价值也难以得到发挥。

3.2 乡土价值发挥的不足

除了地域特色发挥不足之外,云南的大多数野生食用菌产品包装在乡土价值的发挥上也十分不足,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程度较为显著,表现为简单的模仿。例如云南的松茸和干巴菌在进行外包装时,虽然都会选用和云南相关的风景、建筑、人物,但是却不能引起消费者关于乡土文化的联想[13]。松茸在云南香格里拉盛产,但目前市场上未能出现充分发挥香格里拉地域特色的野生食用菌包装产品,不能让消费者辨认其主要产地,存在着野生食用菌产品的同质化,不利于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乡土价值的形成和发挥。

在野生食用菌产品包装的同质化过程中,始终还是要依靠乡土元素和文化的构建才能进一步促进野生食用菌产品的销量,但由于乡土价值发挥的不足,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利于云南等地区野生食用菌产业的长期发展。

4 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的乡土价值的构建路径

4.1 乡土符号的提取与运用

从乡土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等中提取乡土元素符号,是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的乡土价值构建的必由之路[14]。要构建乡土文化,就要选取地域内最具代表的乡土符号,并巧妙地融入包装中,才能达到效果。在当前市场中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以乡土符号融入野生食用菌外包装设计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云南昆明臻印公司野生食用菌包装图就在外包装上展现了云南地域乡土景观,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包装里的野生食用菌是出于何地[15]。通过对乡土符号进行提取与设计,既能表明野生食用菌产品的地域,也加深了野生食用菌产品来源的真实性,满足消费者对乡土产品的想象。

在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的包装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保留乡土的固有元素,对乡土文化进行高度概括,增加了识别性,才能更好地满足野生食用菌发展的需要。

4.2 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造型的巧借

丰富的自然资源赋予了野生食用菌美的外形与元素,是进行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的参考宝库。通过挖掘野生食用菌上具有特色的地域或乡土符号元素,如对称均衡、对比变化等,就能为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赋予灵感。野生食用菌形状作为包装设计的参考,见图4所示。

由图4可知,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运用竹子等材料将野生食用菌包装仿生成野生食用菌的形状,就是自然天成的好容器。

在满足野生食用菌包装基本功能的情况下,也能为野生食用菌的包装带来乡间文化上的乐趣,作为直观地传播乡土文化的重要手段,用以强化野生食用菌的地域特色,也满足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的乡土价值发挥的目的。

4.3 民间原生态材料的择取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要想将野生食用菌乡土元素与现代技艺相结合,乡土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适当乡土材料的选择,不仅关系野生食用菌包装的成本,还可以体现出独特的乡土特征,大大提高野生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

在早期野生食用菌包装中,一般是采用竹、草、叶等纯天然材料[16],但这类原材料对野生食用菌产品的保护作用却很有限,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野生食用菌包装在现代技术的促进下,能在运用天然材料的同时增加野生食用菌包装的美感,用质朴的包装展现出乡土价值。

4.4 绿色包装文化理念的渗透

在绿色包装文化理念下,进一步促进了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的革新,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乡土价值的发挥不仅是现代消费方式的变革,也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的需要[17]。例如云南滇蜀人家野生食用菌包装,就是建立在包装可以回收利用的基础上设计的案例,绿色包装理念贯穿其中,对乡土文化价值的表现淋漓尽致[18]。

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侧面的展现,从包装方面进行定位,能够使野生食用菌概念提炼为更加绿色化的发展,给消费者一种亲切感。

5 结语

野生食用菌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其包装设计的进步,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渴望通过野生食用菌的包装设计拉近与自然乡土之间的距离,然而市场上却充斥的是缺乏文化内涵、同质化的野生食用菌包装。因此把乡土元素运用到地域特色野生食用菌包装设计中,不仅能够使设计立足于地域文化特色,将自然与人文因素相互结合,还能促进整个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民间风俗、工艺、原料等进行巧妙的取用,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促进野生食用菌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食用菌乡土云南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31 09:00:42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4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04
乡土中国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