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教能手”助推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

2021-01-18 23:08雷鸣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制度保障创新机制教育信息化

雷鸣

摘要:教育信息化要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需要教育管理者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建设一支具有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智能技术变革、主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现从教育手段信息化向教育理念信息化的转变。

关键词:“e教能手”;教育信息化;制度保障;创新机制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从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和可信安全等六个方面,六位一体地推进教育新基建;以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为特征,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信息化要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需要教育管理者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建设一支具有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智能技术变革、主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现从教育手段信息化向教育理念信息化的转变。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制定了“e方略”,以“五个一”(一张教育专网、一个服务平台、一支“e教队伍”、一套保障制度、一批应用典型)为代表的成果受到肯定。现将宜昌市“e教队伍”的探索与实践做以下交流分享。

一、制度保障,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的领衔发展团队,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加速发展

2016年,宜昌市教育局创新制度体系,联合市人社局共同设立了“e教能手”专业荣誉制度,创新设立了“e教能手”荣誉称号,每3年选拔一次。制度形成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经研究决定,将此项荣誉授予专业素养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肯钻研、有带头作用的中小学教师。2017年市教育局出台《宜昌市“e教能手”管理办法》,经过教师自荐、单位推荐、纪检监察审查、集中评审和党组研究、社会公示6个环节,评选产生了首批宜昌市“e教能手”。2018年市教育局新修订《宜昌市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宜教办发〔2018〕64号),进一步明确了宜昌市“e教能手”是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中教学系统、优秀层级的专业荣誉称号。

随着对教师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第二届宜昌市“e教能手”遴选除按照学科带头人基本评审条件以外,重点考察申报对象近5年来的“十个一”,即一堂教学课,一份数字资源,一个网络学习空间,一次技术应用培训报告,一篇学术论文,一个研究课题,一项创新案例,一次“抗疫在线”教学实录,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德育管理融合的教育主张实录,一份个人融合信息技术实现专业成长的发展规划。

2020年10月评选产生了第二批宜昌市“e教能手”。截至目前,在全市评选产生了两届共240名宜昌市“e教能手”,各区县评选了600多名区县“e教能手”。市级“e教能手”享受学科带头人同等待遇,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关键少数”。

二、以点带面,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指导团队的信息化应用指导力

每位“e教能手”都是善于传、帮、带的师者,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作为优秀的引路者,宜昌市“e教能手”分别来自本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研究机构、技术研究机构等不同的单位。为更好地发挥“e教能手”的辐射作用,我们在夯实教师日常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为全面提升教师利用网络化学习工具或学习空间开展学生学习的设计、实施、评价及指导的能力,让“e教能手”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展示活动,以及典型案例的创建、智慧校园的建设,帮助教师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e教能手”的工作如下。

(1)指导教师树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意识,逐步提升教师运用智能技术开展个性化教与学的能力。

(2)深化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融合创新的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作用,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开发信息化环境下基于课程资源的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目前宜昌市信息化教学应用普遍开展得较好。

(3)鼓励教师参加全国“一师一课”活动,教师晒课率100%,5年累计获得“部优”课660节,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宜昌市在湖北省内率先接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成为体系联盟首批成员,“e教能手”成为平台应用的生力军,平台开通网络学习空间130多万个,拥有150多万份教学资源。

(4)全市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2018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区域,4所学校被评选为优秀学校。2020年抗疫期间,“e教能手”指导各学科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组织网络研修,培训平台应用,负责资源研发,全市中小学生网络学习首次开通率达 91%,并迅速上升至100%,在全市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超过92%。其间,“e教能手”群体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

三、学用融合,提高支持服务体系的精准服务能力,构建持续发展创新机制

每位“e教能手”都是勤钻研的好学者。学无止境,自2018年以来,宜昌市教育局每年定期开展市级“e教能手”专业培训,促使他们不断学习各类专业知识与技能,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培训他们掌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教师信息素养培育核心工作的开展;提高发展测评、课程开发和资源推送等方面的精准服务能力,推动教师主动提升面向新时代进行教学创新与变革的能力。

经过两届“e教能手”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市已建有国家级数字学校1所、省级数字化学校8所、市级数字化学校109所,率先在省内启动现代化学校创建工程。2018年,宜昌市代表湖北省接受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试点省”的验收考核,获得好评。目前,宜昌市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基于教育专网和视频监控的雪亮工程、智慧安防、一键报警、阳光厨房、体育课巡检、督导评估实现全覆盖。2020年宜昌市西陵区在全省第一个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四、示范引领,提升学校管理者利用智能技术治理学校的能力,推进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每位“e教能手”都是身体力行的行动者、实践者。

(1)“e教能手”队伍是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智力保障,他们参与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加强教育教学数据支持体系建设,帮助建立信息化常态应用考核机制。

(2)“e教能手”还帮助校长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协助学校管理团队提升信息化教育意识、信息化决策与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价能力。

(3)“e教能手”提高利用智能化工具和系统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问题的能力,在数字化校园创建、信息化教学融合、“停课不停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等工作中大放异彩,省级信息化教学交流展示年均上报作品1000件以上,信息技术论文700篇左右,省市级信息技术课题申报不少于30个,在省级机器人、创客导师评选中处处闪耀着他们的身影。

得益于这支队伍发挥的“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自2017年开始,宜昌市在城区推行“互联网+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基于智慧城市共享的房产、户籍、出生医学证明等大数据智慧招生,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初步破解了“择校热、入学难”等教育痛点,促进了教育均衡,2018年被教育部評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宜昌市作为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开展基于网络空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打通个人网络空间与管理评价系统,实现写实性、过程性评价,其结果用于中考招生录取,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2019年在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考评中,宜昌市位居全省第一。同时,“e教能手”队伍自身也获得了专业发展,在第二届宜昌名师获评人员中,有19人来自首批市级“e教能手”。

宜昌市“e教能手”队伍制度体系获得了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的肯定,先后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中获得推介。

参考文献:

[1]张玲.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制度保障创新机制教育信息化
法官独立制度之保障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研究
道德社会构建的制度保障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制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