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蓉
摘要:作业不仅是学生建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因此作业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能、高趣味、富有创意的作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相反,无趣、呆板的作业只能让孩子产生抵抗情绪。为此,从形式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几种新颖有趣的作业设计思路。
关键词:作业;设计;新思路
一、自主选择,消除抵抗情绪
不同的学生在个性特长、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出现学生“难以消化”或“吃不饱”等症状。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选择分层设计,让学生按需领取。例如,听写完某课词语后,可以这样布置当晚的家庭作业:听写全部过关的没作业,错5个以内的抄一遍错词,错10个以内的抄两遍错词……
此外,可以利用学生的比较心理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纳作业。倘若你想布置学生周末写一篇作文,但你已经预料到学生会有抵抗情绪,这时你可以这样说:“这里有两个作业供大家选择:一是背诵一篇散文,二是写一篇作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背诵比较头疼,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写作文,而当他们做出这个选择时,他们已经遗忘了作业本身带来的压力。当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会抱怨老师作业设计的问题,因为是自己选择的,而是会自我暗示:好在没有选择背课文。
自主选择式的作业,本质上是分层作业,将知识的数量、难度、广度、形式等做出区分之后,“对症下药”,更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当前存在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每个孩子潜在的能力,变被动作业为自主作业。
二、改头换面,激发游戏乐趣
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当下小学语文作业大多与“读”“写”相关,如写生字词语、写作文,读课文、读课外书等,而关于“听”和“说”的作业可谓少之又少。从训练的要点来看,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大多以基础性、识记类作业为主,需要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想象、创造性思考的作业不多。笔者十分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小学语文是需要从基础抓起的,但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一些小妙招将作业改头换面,打破学生抗拒作业的局面。例如,想让学生去读《草房子》,我们可以布置:请你为《草房子》中的桑桑绘制朋友圈。这种简单又富有创意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绘画的樂趣,又调动了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又如,学完《白鹭》后想让学生课后背诵全文,可以这样布置:我是小诗人,我向爸爸妈妈介绍白鹭。以这种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理解、记忆《白鹭》一文。因此,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就需要“听、说、读、写”四者结合,并以游戏的方式布置作业。
学习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若能在作业中“加点料”、给作业“化个妆”,那么就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活化内容,教材与生活相结合
学科知识要转化为学科素养离不开生活情境的介入与参与,所以,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学生也需要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教师作业设计时,需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学习、观察和思考。例如,在执教《习作:植物生长日记》前,我们可以布置观察、记录绿豆芽生长过程的作业,经过一个周期的观察记录之后,再制作海报、宣讲培育小知识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搭建教材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又如,在学完《登天都峰》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周末去爬山,并梳理自己的情绪感受。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爬山过程中感受作者登山时持之以恒的毅力,以达到创设情境、让知识介入的效果。当然,作业的布置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照本宣科,而应举一反三,活化教材内容。例如,学会写《观察日记》(植物)之后,便可以让学生观察动物、人物、社会事件等,并写观察日记。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将单一的知识转化为多线型知识,将单一的方法转化为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应最大限度地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让书本知识为现实所用或者在现实中找到实践的意义。
四、丰富内涵,知识与素养并重
杂乱不等于丰富,简练不等于简单。庞杂的作业并不能带给学生丰富的滋养,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平衡知识与素养的关系。例如,学习了《寒食》一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探索寒食节的由来及文化内涵,再对比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差异,让学生绘制出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撰写诗歌等。最后,由学生依据老师讲解等标准,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贴在班级文化墙,或拍照发班级群表扬。这样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最终达到知识与素养并重的效果。
小小的作业其实蕴含着大大的学问。在“双减政策”、培育核心素养之下的作业设计需要我们以发展学生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与作业良性发展、和谐互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的作业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接纳能力,丰富作业的内涵,将传统的读、抄、写作业方式转变为灵活多变、妙趣横生的作业方式。只要教师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旧有思路,学生就会更高效地完成作业,并受益于这样的作业、喜欢这样的作业,才会真正地实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春凤.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 [J].江西教育,2020(24).
[2]谈冰.浅析如何有效布置小学语文作业 [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5).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