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忆兰+钟敏
摘 要:创新高效基层党建管理工作是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互联网+”时代对于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党建管理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创新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创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提升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是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学院制的管理模式,即“校党委-院总支-党支部”的模式,其中,基层党建工作就是学院的“总支-支部”管理模式,这一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学生党员的管理以及教师党员的开发。与党建工作相比,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存在着一些特殊之处,在各类工作的影响下,基层党建管理工作一直处于初级阶段,其中还存在漏洞,管理成效不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差。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
1.1 学生群体具有特殊之处
高校基层党建管理面对的对象为学生支部,长久以来,各个高校都是以班级的形式来选取学生支部,延续性较差,在新生入学之后,毕业的基层党员脱离了党组织,又有大批新人加入,流动性非常大。为了提升管理工作的成效,必须要及时更新党员信息,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时,支部委员也并不稳定,在换届时,需要交接大量繁琐的工作,因此,如何提升基层党建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实时性,是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基层党员业务监管困难
在基层党员的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个人的资料、思想政治表现来评估党员积极分子,确定重点培养对象,每一次的评选都需要召开会议。在这套流程中,涉及着众多的监管内容,包括材料真实性、公示广泛性等等,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公正、公开,评选工作才能够被大家所信服。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难度大、效率低、主观性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效率。
1.3 基层党员的自主性增强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对象是广大的学生干部,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信息接收途径更加的丰富,自主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就意味着传统“一刀切”的模式已经不适宜基层党员的管理需求了,要提升管理成效,必须要从不同角度来进行管理,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智能手机、数字广播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网络传播已经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了,这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机遇。
2.1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主要以文本形式来开展,打印出纸质文件之后,再采用人工分配的形式告知大家,这不仅浪费资源,也影响了信息的传达效果。在“互联网+”时代,则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来发布信息,信息传递速度快,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因此,面临“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要有主动意识,用积极的心态面临新形势带来的挑战。此外,“互联网+”时代也对传统单向信息传输模式带来了影响,以往的基层党建工作主要采用“会议”+“发言”的模式来交流,不仅方式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不高,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来开展管理工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可以优化管理效果。
2.2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基层管理工作造成的冲击
传统的党建活动属于内部工作,在建设组织、发展成员等方面,都是由内部管理者来决定,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发言,这无疑严重冲击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此,高校党建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意愿,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让高校基层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富有人情味。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的创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兼顾到各个方面的问题:
3.1 推进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
在“互联网+”时代中,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高校党建工作对于数据资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为此,各个高校需要根据这一工作的客观要求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考虑到管理对象的多样性,选择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好的信息传输媒介,应用高效的防火墙。为此,高校需要在这一方面适当增加投入,更新现有的服务器、管理系统。作为高校管理者,则需要更新自己传统的思想观念,将微信、微博等应用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中,建设一个牢固的思想阵地。以微信这种交流工具为例,已经在学生群体中得到了普及,大学生的使用频率接近100%,建立党建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够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新闻焦点、党组织相关知识、时事热点、党员先进事迹等等,提升党建工作在学生群体中的渗透力。
此外,还需要构建面向高校基层党员的党建网站。党建网站建设是党建管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其他系统的基础。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党建管理情况,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符合基层党员需求的党建网站,其重点要做到有针对性。学校的基层党建管理呈现出什么特色,在网站建设中就要体现出这种特色,要防止高校基层党建网站在构建过程中内容的高度重复性,要做到百花齐放。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建立专门的党建网站,可以为全党的党建网站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加强新型网络技术的应用
随着云技术、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在目前的学生群体中,智能手机已经得到了普及,智能化GPS、LBS也为党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各个高校要积极利用这一契机,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体验,发挥出新技术在高校基层党建个管理工作中的开展成效。利用新媒体来了解信息的变动情况,掌握网络舆情的变化,关注师生的热点问题,做好化解与预警工作,提升数据存储和备份质量。此外,高校电子党务涉及着大量的数据资源,如果其中的数据丢失,必然会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因此,还要做好数据备份与存储方案,制定出恢复方案,保证党建管理系统可以得到稳定的运行。
在应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出电子信息交流平台,利用这一平台来处理信息,构建出“高校党支部建设窗口”,实现基层党员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提升各类精神传达的准确性。鼓励基层党员开展交流,及时的帮助大家答疑解惑。
3.3 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为此,必须要建立起一直既懂知识、由精通业务的工作队伍,他们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水平,也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不仅要掌握党建管理工作的要求,又可以熟练应用各类软件,具备党员的创新和开拓精神。这一队伍的建设是提升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成效的基础。高校管理者需要制定出完善的人才管理办法,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其中,并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
3.4 营造出和谐的网络文化
高校在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和支部党员教育等网下教育过程中应适当增加新媒体素养等相关内容的教育。首先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作为沟通媒介所具有的功能和性质。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分析信息对自己和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在面对巨量网络信息时能正确处理,去伪存真,不迷信、不
偏信网络传播的信息。遇到时事新闻和舆论热点时,能正确把控自己的言行,不跟风不传谣,相信组织相信党,积极传播正能量。其次规范和引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新媒体上表达的内容与方式。最后引导青年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主动制作和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广大学生党员更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成为新思想和正能量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5 构建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的创新离不开完善的评估体系,对高校党建信息化工作进行评估,避免党建信息资源出现浪费,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评估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原则性,要遵循客观的原则,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出评估体系的作用。评估体系的建设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构建,将体系划分人才资源建设、党建信息管理、运行环境建设、基础设施评价几个方面,全面反馈出工作的开展实效。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输和更新速度更快,这对于基层党建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互联网世界纷杂多变,作为管理者,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摒弃其中的不利方面,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为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提升党建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骆清.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应突出三个着力点[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黄娜娜,宋元林,吴克明.论网络时代高校党建活动方式的创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3]周俊飞.新形势下高校开展群众工作的困境与应对措施初探--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背景[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05)
[4]程国强.政协群众工作的基本特点与主要方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5]王郦玉,刘同兰,石梅,梁亮. 国际化背景下出国党员的党建工作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2(02)
[6]李长松,陈跃.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1)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