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诗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2021-01-17 00:59刘英华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8期
关键词:养成习惯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认知、感悟、理解、运用、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行之有效的朗读会使课堂变得高效。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加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是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忽视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留给学生自主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教学中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阻碍了学生朗读情感的发展,对文本和作者的情感不能真切的体会感悟。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课程和朗诵教学,能够对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汉语文字知识,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培养他们的敏捷思维和高尚情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养成习惯;掌握节奏;注意重音;体验意境;示范和领读

一、依据教材指导朗读,养成习惯。

字典是我最好的老师,她从不说话,却概括了汉字所有的知识,她是我的益友,她无时无刻给予我学习的动力。因此,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本字典。每上新课文之前,我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预习的习惯,看准字形,查找字音,先“读”为快。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在朗读的过程中,做到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反复诵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如在教学义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清平乐·村居》一词的学习过程中: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查字典比赛:茅檐、溪、醉、媚、媪、赖、卧、莲蓬、乐、相、好、发、亡、剥。

(二)以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从同学们的吟诵,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诗意的小乡村以及这一家人生活幸福、甜美、快乐、温馨、与世无争。

二、熟读,掌握节奏,注意重音。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语音清晰。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音韵美和语言美。在课堂上,我先将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拿出一个语段,让不同的学生来读,比较其不同之处。在诗词教学中,常常感觉学生开头读的不通,往往是为了读而读,不能尽快进入意境,读起来生硬造作。这就有必要加大朗读量,学生朗读量的加大一定会引起质的变化。如在教学义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本文是一首词,在学生预习之后,我再帮他们标出重音和节奏: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然后,分组让学生们试读,再大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逐渐掌握节奏,感受体味和谐的音韵美。通过重读的字词,学生自然能领悟梅花超凡脱俗、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特点。盛赞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俏”一“笑”令人耳目一新,反出了骨力遒劲、伟岸飘逸的艺术神韵。“飞雪”是迎春使者,是险恶环境,是严峻挑战,是困难局面,是搏击战场。这首词情绪热烈,顿挫有力,塑造出梅花高洁而又乐观的形象。

三、激情朗读,体验意境。

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指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此处之“神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准了字句,掌握了音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神气”,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学,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要求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篇文章在熟读以后,我要求学生掩卷深思,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由此而获得的真切的感受。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含蓄的感情,唯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能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如读“山”时,便会有山之巍峨雄壮,如读“海”时,便会有海之博大深邃。如在教学义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毛泽东创作的《七律·长征》一诗上,划分朗读节奏,注意朗读重音。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气势恢弘,朗读时总体感情基调应是昂扬、激越、奔放的。首联是诗的总纲,应以高昂的语调、略快的节奏朗读,以表现对红军的赞颂之情,“不怕”要读得坚定有力;“万水千山”音节略拖长,表现红军长征的漫长和艰辛;“等闲”略微舒缓。颔联开始叙述长征的经过,节奏应较首联略舒缓,“腾”“走”要读得刚劲有力,为后面蓄势,“细浪”“泥丸”不要过重,以表现红军战士不畏天险的必胜信心。颈联中的“云崖暖”“铁锁寒”语调一扬一低,聲音一实一虚,节奏一松一紧,处理为对比重音。“拍”“横”可适当拖长字音。尾联展现出了美好前景,语调转高,要读得欢快、流畅,尤其是结尾的“尽开颜”三个字要一字一顿,高昂有力,形成全诗感情的最高峰。此外,由于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朗读时要将每个音节读得清晰、略长,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同时讲究押韵、平仄和对仗。朗读时,要注意平仄声调的相互映衬调节和节奏的均匀多变,以突出律诗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造型整饬的复迭美。同时,朗读律诗又要避免因固守节奏、韵律的规则而影响表情达意,即朗读时可根据内容、感情的需要灵活处理节奏、韵律。这首诗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艰险、壮观的场面,抒发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里,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

四、做好教师示范和领读。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语言文字功底积累比较薄弱,他们对朗读形式和技巧也没有足够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很好的示范和领读,对他们的朗读和表现进行有效的指导,对其不够出色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改正。课堂上的教师领读,既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提高朗读技巧,还能够营造活跃友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情不自禁的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够让学生们直接领略到教师的语调、声音、情感、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从中学习到朗读的基本技巧,以及注入情感的方式,从而启发学生们对文章朗读的认知。以老师为榜样,将所学到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之中。

例如在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时,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教师在进行范读时要注重这首诗凄凉的思乡之感,读出边塞诗中军人的愁苦和思念亲人的感情。讓学生们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表达的内涵,读出“风一更,雪一更”那样的羁旅之苦,帮助他们更好的体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愁苦。

又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篱落疏疏、儿童急走、飞入菜花”等词语浅显易懂,读诗要轻快,“疏疏”和“菜花”语气不要太重;而“一径深”和“无处寻”画面悠远灵动,读时要舒缓,重音落在“深”和”寻“,语音绵长,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

总之,学生通过行之有效、有真情实感地朗读,使语言与形象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义教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小学语文义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小学语文义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刘英华,出生于1969年3月,男,汉族,籍贯:广东省汕头市,学历:大专,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养成习惯
浅谈小学数学情感的培养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浅谈如何强化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的重要性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经验点滴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计算是数学的根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