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摘要:毋庸置疑,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确实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一个大问题。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与发展的教育背景下,身为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时期的教育理念,从而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再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以求使学习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深化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在传统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充分尊重,实施的单一教学策略更是让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厌倦。因此在新时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师这份职业,则需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身心特点,再探索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方有可能实现点燃学生参与课堂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呈现出理想中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目标。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把课堂内容安排得过满,节奏紧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正视数学学习的難度,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思考问题时难以产生以点带面的知识串联效果;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审题时粗心大意,缺乏信息筛选能力,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考试结束后,学生的懈怠精神一旦没有及时调整,就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这些都是阻碍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当前阶段,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数学仍旧是高考的重点科目。面对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工作者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吸收课程改革的新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以分数为导向,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之内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用于创造性发展,而创新思维对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因此教师要转变错误观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的学习过程以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时教师要认清现状,高中数学难度较大,知识点较为琐碎且繁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理论结合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知识。如果依然保持应试教育的思想,会导致学生思考能力匮乏,并且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也让学生的思考方式无法发生改变,停滞不前,更不会去主动探究未知的知识领域。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要从更新教育观念做起,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利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此外,教师还要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最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并运用语言艺术缓解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气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环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改变被动接受的地位和心态。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片面地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数学课堂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思维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和提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任务中,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不要片面关注学生的成绩,把其他课程的内容或者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内容结合到课堂教学中,让教学素材更加丰富,也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机会和渠道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也让数学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激发学习兴趣,展开有效设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展开之前,教师要做好备课阶段的准备工作,设计可以灵活调整的备课方案,端正教学态度,千万不能自恃经验丰富就不认真看课本,在课堂上临场发挥,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要重视知识的教学顺序的排布,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带领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使其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向学生提问之前,要和学生积极交流,拉近距离,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出有实效性的数学问题,层层递进,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由此可见,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情境进行创设,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除了通过问题的方式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之外,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抽象烦琐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易懂、灵活生动,用真实灵活的方式展现数学理论知识,让数学教学趣味化,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打破思维定式,举一反三
高中阶段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到举一反三,打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障碍,会导致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套用同一个模板。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所需要的思维能力不止一种,包括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空间想象、思维抽象、概括思维等。众所周知,高中数学难度较大,包含了众多的公式和定律,如果学生在缺乏正确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进行死记硬背,必然无法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甚至无法正确掌握公式定律的使用方法。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式,以身作则,改变教学道路,带领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框架,对问题有条理地进行分析与探索。数学是一门非常灵活的学科,学好数学就一定要有灵活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从不角度展开探索。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不要太在意结论的正确与错误,只要能够打开思路开阔思维就是进步。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三角函数》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从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和图象入手,帮助学生打破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通过三角函数图象的不断变化,让学生用更加灵活的视角去看待知识。在讲授知识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三角函数图象,用几何与函数的不同视角理解三角函数这一概念。
结语
总而言之,身为时代发展中的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就此止步,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思维能力,从而对教材内容做深入的研究,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落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始终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享受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成长,真正意义上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精彩绽放。
参考文献:
[1]赖芳芳.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练习课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80+82.
[2]林秀清.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