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文本夯基石,漫步云中摘星辰

2021-01-17 23:00:47曹永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9期
关键词:鲍照行路难旧知

曹永芹

一年一度的教学大比武已经拉开序幕,教研室举办教学观摩,以期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刘玉娟老师执教的《拟行路难》在去年烟台市教学大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在这堂诗歌鉴赏课中,刘老师带领学生“深植文本夯基石,漫步云中摘星辰”,我以为这名次靠实力所得,实至名归。学习这堂课,我受益匪浅,具体评价如下。

一、重视诵读,在涵泳吟哦中领略诗韵之美

刘玉娟老师这堂课诵读主导了课堂,形式多样;“自读”“品读”“联读”“赏读”,读中渐渐深入融入诗歌,学生在诵读中对鲍照这首《拟行路难》的认识理解逐步加深。老师点拨诵读之法,在“自读”环节标注强调停顿和韵脚,在“赏读”环节点拨换韵和节律,引领学生深入把握诗人情感;赏读环节中的男生领读、女生领读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在诵读中很自如地調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很成功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重视方法,在点拨渗透中授以鉴赏之法

刘老师在授课中既重视夯实学生基础,又有高屋建瓴的方法指导。在“自读,品味语言”环节给生僻词“踯躅”正音,并指导学生用形声字构字方法去推这个词语的意思;在“品读,体会感情”这一环节中,在引领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表述“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愁的”之后,紧接着抛出问题“‘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都是反问句,为什么标点符号一个用感叹号、一个用问号?”启发学生质疑思考,深入品读文本语言,体味诗人情绪变化。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刘老师勾连旧知,对比鉴赏,大大丰富了课堂容量。比如在“品读,体会情感变化”环节,引领学生把握诗人由“忧愁、宽慰——愁思加倍——愤懑抗争——痛苦矛盾”的情感线时回顾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圆形结构。在引领学生把握诗的感情基调“愁”时,联想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以所学旧知“特定意象”、动作表现愁情来开启学生思维。在“联读,知人论世”环节,联系李白的《行路难》,李白和鲍照都经历仕途坎坷,在诗歌中一吐胸中块垒,但李白诗的风貌和鲍照的大相径庭,引导学生探究两人“经历类似,情感不同”是因为什么。

三、重视课堂设计,在步步为营中彰显严谨圆融之匠心

1.由古代的家风故事导入,当代的寒门弟子致谢信结束。“留一犁”的故事导入,由宛氏农民“留一犁”的家训引出诗人鲍照,创设情境,入题快捷,并且隋朝开科举宛氏孙子一路高歌高中会试为后面授课中讲授“知人论世”鲍照抨击社会门阀制度不公做好了铺垫。学习任务完成后,刘老师援引中科院博士黄国平致谢信这一热点时事,引导学生强化感受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影响,培养学生对所处时代和国家的感恩。

2.步步为营,环节紧凑流畅。自读,过文字关——品读,体会情感——联读,认识根源——赏读,契合诗人深情。具体到小问题的设计上也是环环相扣,契合无间。

谢谢刘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一堂精彩好课,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典范!

猜你喜欢
鲍照行路难旧知
鲍照的文学创作对《楚辞》 的承变
行路难
受气包
故事会(2021年19期)2021-10-13 06:04:36
两手
鲍照乐府诗创作对南朝诗人的影响
文教资料(2020年11期)2020-06-29 07:41:56
朋友
鲍照辞赋与其书信文之对比
——以《登大雷岸与妹书》为例
文化产业(2020年18期)2020-01-02 23:49:42
岁末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文理导航(2015年36期)2015-12-07 08: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