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劲松,余骏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哲学部,北京 100091)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用什么样的文化理念及与之相应的价值理念来解释世界、引领社会,是关系发展理念、关系发展路向、关系发展动力、关系发展方略的成败和效价。经历近现代以来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已经荣诞百年,辉煌成功堪肩舆历史,其中有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国际社会认真研究借鉴。中华民族到了一个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交汇时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同时,理论和文化如何定位和作为令人关注。无论从历史的经验还是现实的观照来看,因应当今日益复杂耦合迭代。
社会环境,完整把握生产交往社会化、智能化、混合化趋势,深入挖掘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意蕴,广泛提倡推行和柔式协商合作,重视和柔文化理论研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柔文化,用新思路来加快解决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瓶颈性问题,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发展主体性目标和价值的现实需要,是社会整体结构综合优化的有机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和柔文化理论体系,科学回答社会整体发展“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重大问题,在现实中促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动态有机统一,适当以怀柔远方切实增强综合国力,进行更加精准可行的战略方略设计与落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快改革发展治理协整进步、进一步实践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始终与文化的新兴改造紧密相连。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论著中,从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全面的辩证的文化观,对文化的内涵本质和作用、文化发展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科学探索。他们明确提出文化的生产力本质内涵,全面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深刻阐述了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辩证统合特征。
首先,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有机内容,但它始终是以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为基础的。马克思充分承认生产力作为人类最重要文化成果的基础地位和最终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生产力发展在社会结构系统中的丰富辩证联系,强调其他社会要素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精神生产力的概念,认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所支配。“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4页。他所理解的生产,是包括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文化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等在内的全面的动态的生产。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他明确将精神生活作为社会基本结构的构成要素,认为精神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独立性。
其次,精神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的无限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创造性。马克思认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的真正的实证科学才能开始。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来说,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才是整个现存世界的基础。他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163页。在他看来,人的类本质既表现在基本需要的满足上,也表现在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同时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人类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在劳动中,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物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同时也造就新的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造就新的文化生活。未来理想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前提,也是以对于传统观念的“两个决裂”为前提。
又次,文化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创造的,而是在现实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文化所身处的外部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历史性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44-545页。人创造环境与环境创造人是一致的,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必然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人们不可能超脱这些既定条件。
再次,精神生活虽然是由物质生活决定的,但对物质生活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在一定时期这种能动作用会表现得很明显。恩格斯针对一些人对于唯物史观的简单化理解,多次谈到不能误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而是要以之为原则,对之进行全面的辩证的理解。他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8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这种影响称为“决定性的反作用”(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91-892页。。
最后,马克思提出了物质生产发展与文化艺术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的理论,强调文化的发展有其特殊规律。马克思曾经详尽分析过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高于德国落后现实,甚至高于同时期最先进国家的现实,为此提出只能对这种观念进行批判才能达到当代问题的中心。他在《资本论》第四卷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6页。“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页。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文化的使命只有在实践中、在真实生活中才能完成。人作为主体,将客观实体审察于心结出文化果实,与运用主体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是一个具有差异性统一的辩证过程,从实践活动来把握和认识人类社会与以人类主体为坐标系来认识和把握它们是一致的。这就是说,社会的对立是表象、是扬弃的对象,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思维方式在实践本体优先的新历史观中并不适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三者等同看待。在他看来,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既接受文化的洗礼,又积极参与文化的创造,在这种双向互动中达成一种内在的和谐与竞争之辩证统一。
马克思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明显的积极诉求,充满了革命性的刚健必胜信念,充满了和与刚的辩证法。当共产主义推翻旧的交往和生产关系的基础而“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时,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内在矛盾将得以克服,“竞争型”利益结构将为“联合型”利益结构所取代。在科学分析“两个必然”趋势基础上,马克思还强调了“两个决不会”,这对于全面辩证历史地理解资本主义存在、发展和消亡的必然性,理解现实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有着重要启发意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著作中所描述的“联合型”利益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个人取得了类自由,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生存条件的可控性,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条件从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人际利益的和谐互补,“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和人的利益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一致的。”“利益的共同已经成为基本原则。”(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5、609页。
具体来说,社会理想的实现能使个人获得一种主体性的丰富,从而以更大的自主性向社会文化实践活动靠拢,推动人类文化的积极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分工提供的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人就必然受到异己力量的控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社会活动的固定化将逐步消失,人们可能随自己的兴趣而工作和生活。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谈到在共产主义社会,“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8-219页。
最后,马克思把自然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前提,支持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对违背自然的文化后果进行了道义上和制度上的严厉谴责,始终强调人的主体性必须融入自然才能有所作为。他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1页。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警示人们不要忘记自然界的基础地位,不能以自然的牺牲来换取人类的发展,否则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教训一再说明了这一点。 他们还在全面科学分析社会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只有在共产主义这一必然趋势实现时才能彻底实现。
人类社会发展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基础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50页。从现实、历史、理论和时代的综合要求看,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和践行和柔文化理论,强调以和为贵、以柔为质、柔外刚中、柔刚互强,用和柔文化的理念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征程,进一步下大力气解决长期以来引发一系列发展偏颇的突出问题,完善发展路径和战略策略的选择,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基本体制机制,更好更畅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必要内容。只有针对当今时代社会巨系统的极端复杂变化性,以和柔文化理论为指导,以和柔发展为主题,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重心,以协同包容为基本方法,以刚健进取为实践方式,全面促进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军事、生态、国际、党建等各方面的统筹协调,积极推进新的伟大革命和社会革命及一系列深层次变革,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动力、形成社会合力,使发展的协调性、共生性更加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落到实处。
首先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要求。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重新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强起来的中国梦时代追求成为必然。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攻坚提质的关键时期、突破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一个结构融合、升级变革的规范时期、沉淀时期,中国改革发展治理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及其深度实践,大力弘扬和柔文化,用和柔发展的新思维来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成为关系发展整体绩效的关键。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明显提高,从更多追求物质满足而逐步追求更多的精神文化满足,社会核心价值的层次明显提升。与此同时,社会的意识结构更为复杂多样,各种各样的需求相互伴生,各种各样民生需求成为人们的急切期盼。从社会生产来讲,过分突出物质生产的发展模式显得得不偿失,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只有强调和柔基础上的综合文化理念,突出人民群众各种需求之间的协调性,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兼容性,才能在发展中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和享有。
其次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递。文化不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文化发展不能丢失方向,成为永远在途中的无家之魑。和柔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弘扬和柔文化打通了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使得传统文化的优秀质素得到用武之地,使得现实的发展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更具有文化的依托和内涵。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依然蓬勃兴旺、独树一帜,是因为其内在的生命力。中华文化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悠远的和柔意识、共生意识、健为意识。在儒、道、法、墨、兵等各派传统思想中,都有崇尚和谐、刚健有为的文化自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结绳而治”“阴阳调和”“自强不息”“近悦远来”“尚和不争”“兼爱非攻”“生生与共”“上善若水”“善利万物”“柔远羁衅”“兼济天下”“协和万邦”,这些宝贵的思想至今还大有用武之地。抛弃传统文化,缺乏本土气场,中华文明的发育壮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难以开花结果。全面弘扬和柔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和利用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基因,重构传统的价值体系,才能在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在对文化传统的回溯中增加发展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滋养。
再次看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逻辑进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19世纪中叶出场,并深深渗入当代文化氛围,是因为从本源上讲它是人类文化精华的集合和融汇。提出和践行和柔文化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过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运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运用是最好的坚持,运用就要创造。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乏生机的理论体系,在生动的实践中丰富自身的话语体系,使自己从来不缺乏群众和实践基础。和柔文化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和柔理念的提倡践行应对新时代各种矛盾和风险,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开辟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路,全面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动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真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最后看当今时代潮流的文化理解。时代主题决定时代使命,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明显转变。从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这样的时代,对抗不是出路,关键是要把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纳入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双向互动关系。既要重视两种制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也要在“共处”“借鉴”“合作”“兼容”上多做一些文章,从文化合作竞争并举的角度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尺度之一。我们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完全有资格主动做好外部解释宣传工作,在此过程中积极展示自身的实力和立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需要进行核心价值的深度对话与合作,需要一定的不丧失原则底线的柔和软吸,加大话语主动解释传播力度,让世界真正理解认同中国。正如约瑟夫·奈所指出:“赢得和平比赢得战争要困难得多,而软实力正是赢得和平的关键。”(12)[美]约瑟夫·奈:《软实力》,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第2页。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文化协商合作是更为重要、更具有终极意义的合作,和实力、柔实力也是综合实力。这种力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深深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甚至成为主导性力量、关键性变量。全面弘扬和柔文化,对于迎接软实力对话协作的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获取更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02页。
胡塞尔曾经对欧洲哲学和科学的危机作出深刻分析,认为它“不只关系到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的问题……哲学的危机意味着作为哲学总体的分支的一切新时代的科学的危机,它是一种开始隐藏着,然后日渐显露出来的欧洲人性本身的危机,这表现在欧洲人的文化生活的总体意义上,表现在他们的总体的‘存在’(‘Existenz’)上。”(14)[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3页。胡塞尔正确地看到了社会激烈转型时期文化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他以现象学为基础的文化重构注定难以从根本上挽救文化精神的日渐衰落。胡塞尔如此认识,更多一些试图重解和拯救西方文化衰落的哲学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当代中国正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繁重,同样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结构融合期和文化冲撞期,机遇与挑战均前所未有。人们越来越发现,与经济社会生活相比,文化方面的需求更加理性强烈,文化和柔产生的作用更为持久、更加深远。社会发展是一个以富有激情和创造的人为惟一主体的连续性过程,发展选择、发展路径永远不会是尽善尽美的,发展的偏颇降解了社会人文的累积前进,发展的科学性不一定能产生预定的结果,相对而言和柔发展似乎更为根本。当今社会居主流地位的混合型经济社会结构从一个侧面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在文化建设地位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立场,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基本取向,加大战略规划和落实力度,挖掘和返回和柔文化的本原,建构一个以和柔文化为基础的能够改进文化缺失状况并在长时期广范围理性引导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显得十分必要。
和柔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的功能不仅在于外在客观世界的改造,而且在于人的自我意识的自觉完善。和柔体现了目标与过程之间的有机统一,包含和谐与进步的有机统一,涵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内在协调。
和柔文化的理论内涵。和柔文化理论是以和谐发展、良性竞争、包容协调为目标和内容的新的当代中国发展理论。它强调把和柔的理念、人文关怀的理念、精神归宿的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现实瓶颈问题,以和柔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以人文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取向。和柔文化理论的基本要求是,把和柔发展摆在中心位置,处理好一系列辩证关心,主动担当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强化社会协同包容,实现共生繁荣,全面促进社会各个领域和社会整体结构的协整,以高质量发展为其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动力、形成社会合力,实现社会的共生共荣,实现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
和柔文化的思想逻辑。从理论建构的角度看,不应该将和柔文化的概念局限于与社会其他领域相区别的狭义上的精神文化领域,而应该将之延伸到社会整体结构中去,使社会和柔化、文化化、协整化的过程成为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过程。和柔文化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根据唯物史观,经济是社会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的品种、规格,不断提高其质量,扩大其应用范围,才能使人们拥有更多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由此促进社会和柔。和柔文化的根本保障是制度完善。社会和谐实质上就是指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有序性,即社会主体、社会活动、社会行为在社会规范体系内融洽协调。诸多社会问题产生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根源还是在于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完善,将减少人为因素不确定性的影响,使人们的利益诉求得到理性的引导,由此保障人们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社会秩序就得以建立和维护。和柔文化的精神支撑是思想文化繁荣。思想文化繁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是关系社会长治久安的深层因素。在思想文化繁荣的过程中,人的心理、思维、伦理道德和信仰理想等因素将整合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形成对社会和柔发展的支持力量,具体表现为对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认同,进而在实践中能动地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柔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管理。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才能够以有效的机制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协调有序。和柔文化的自然基础是生态保护。将生态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和柔文化的外部表现形态是世界和平沟通合作。不仅要追求内部环境的平稳和谐,而且要追求外部环境的平衡协调。和柔文化的执政要求是科学党建。和柔文化不仅是对社会成员层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执政基础的要求,促进政治文化氛围走向健康。从这些因素来看,和柔文化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要求是一致的。
黑格尔指出:“概念不仅是应当和趋向,而且作为具体的总体,是与直接客观性同一的”。(15)[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445页。和柔文化理论不能停留于纯粹孤寂的理论概念演绎,而应该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系统总体中去汲取理论和实践的营养,并在生动的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中产生变革和引导作用。
1.回归和柔文化理论的本原,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正本清源、革新提升。和柔文化理论作为一种问题导向的现实理论,需要从多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一是挖掘已有理论和文化资源。明确以和柔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创新点,系统研究中外思想史中关于和柔文化的重要阐述,论证和柔文化理论的历史和现实合理性,总结和柔文化所包括的传统文化基因。对文化史的各种资源进行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其中的合理元素。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关于和柔文化的有关思想,充分表明和柔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二是建构基本理论。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中,阐述和柔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逻辑关系和实践要求,厘清和柔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框架,明确和柔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正确把握和柔文化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实践的发展,不断发挥和柔文化理论的作用,不断完善和柔文化理论,及时吸收补充新的理论成果,适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发,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2.重视和柔文化理论的学习宣传教育,在全社会逐步塑造正面的和柔文化导向和深厚的和柔文化氛围。和柔文化,重在理性引导、自觉践行。一是形成主流导向。适应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全社会树立和柔文化的观念,鼓励各行各业弘扬和柔文化,人人参与践行,更加注重协商合作,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形成建设和柔文化的自觉氛围。二是加强学习宣传。加大教育力度,认真把握和柔文化理论的精神实质,以和柔文化为手段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善于运用和柔文化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化风险于无形。三是完善制度规范。使和柔文化充分涵盖群众,用和柔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实际工作,使各项工作符合和柔文化的发展要求,加快纠正一切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把制度作为和柔文化的重要要素,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既大力提倡社会参与合作又大力提倡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和柔文化观念的普及和践行,通过制度来保证和柔文化观念的落实。
3.加大落实和柔文化理念的力度,全面推进和柔发展、文化发展。一是提升发展的文化含量、协整度。和柔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更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意义,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使发展更具有人文关怀,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包容性。促使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突出社会结构的优化,从根本上克服重复发展、浪费发展等现象,做到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人的需求的及时满足和人的素质的同步改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守社会主义底线,防止社会失衡,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协同均衡共享。二是重视精神世界的重塑。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社会团结协作,增强社会活力,建立社会自动发展机制和健康阻滞机制。利用各种手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防止社会价值底线的沦落,筑牢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三是着力解决各种瓶颈问题。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力,使决策和执行过程更加科学合理。认真面对发展和转型引发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做好社会解释说服引导工作,克服社会负面情绪。加快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尽可能满足民生诉求。四是突出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是应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软要素,要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重视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支住性产业,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繁荣发展。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保护和利用文化传统,培育文化综合发展的新优势。加大文化走出去的力度,充分利用文化生产力的独特优势。五是建立更加协调的体制机制。适时推进改革,综合考虑社会利益关切,改变一切不合理的环节,使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更加符合和竞发展的要求。克服发展步入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制度惰性和惯性,尊重底层利益、大众利益,防止既得利益、特殊利益的固化,调动主体创造性,增加改革发展治理的空间。六是善于从规律上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倡规律意识,学会把握规律,善于按照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社会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使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客观事物本身和时代需要,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效果。
卡西尔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艺术、宗教、科学,是这一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中,人都发现并且证实了一种新的力量——建设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16)[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88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精神为基础,在当代中国和柔文化理论的构建和应用中,能够达成一种理论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向超越,从而使和柔文化意识得到更多的自觉观照,使得符合社会主流制度和价值的理想价值取向得到有力推动,使得社会发展与和柔发展、文化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国内国际取得最大范围最大程度的兼容协同,为新时代下一步改革发展治理注入文化融合力,对于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前景而言都是显而易见、迫而求之的创新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