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阜阳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早期,信息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得到,而且人们基本是被动地接收信息。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人们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人们改被动为主动,可以主动地获取、发布以及传播信息。人们普遍在微信、微博等app上获得与当下社会发展相关的讯息,在互联网主动搜寻相关的讯息。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随着微电影的出现,微动画也在互联网上亮出身影,博得大众的喜爱,满足诸多受众群体的需求,是当今动画行业的新潮流,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之一,前景非常可观。因此,对于微动画作品创作的研究以及认清微动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就显得至关重要。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基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而产生的。媒体融合的本质是新旧媒体的双向获益,是二者相得益彰的发展。从狭义的角度看,媒体融合是指多种不同的媒介互相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和介质。媒体融合的广义概念较为复杂,不仅涵盖大量的媒体及相关因素,还涵盖了媒介的功效、传播方式和组织构建等。换言之,“媒体融合”是媒介传输渠道下的新产业模式,将以报纸、广播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互通有无,新旧传播媒体的全方位整合,通过不同介质的传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下,新旧媒体相互融合后带给人民生活极大的改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想要的信息,获取文字或者图片等格式的相关内容,而且也可以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快速高效的传播,具有简捷性、时效性强和草根性的特征。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人们可以在微信或者微博上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任意发表自己对当下时事的言论,这让每个人都成为焦点新闻的讨论者和参与者。媒体融合加快了信息化数据传播,扩大参与的大众数量,缩短了传播周期,放大了大众媒体的存在空间,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进程。
新旧媒体的融合并不是以旧媒体的消亡为代价的,也不是凌驾于传统媒体之上,而是在坚持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传播障碍,提升传播速度和范围,最终推进新旧媒体的协调发展和深度融合。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和旧媒体产生冲突,只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互相配合,才会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信息和有价值的声音。“实践中,报纸等传统媒体没有简单地‘舍报(屏)取网’,而是坚持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1)王君超:《新知新觉: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1日第9版。
1、微动画的概念
伴随着媒介的革新与变化,以传统媒体形式为基础,微动画便是诸多媒体不断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节目形式。微动画是基于原来的微动漫,对以往动画制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改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微动画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学术界对其概念的认定也不统一。有学者认为,“微动画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10 秒-180 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 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或龄投资(0-几千元/每部)’的视频短片。”(2)贾兵:《网络微动画题材与形式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4页。笔者认为其概念过于“拘谨”,微动画的概念在时长、制作周期和投资规模上面可以适当放宽限制,不能因其“微”的特点,就从时间上全盘缩短时长和制作周期等。例如像抖音平台上的一些时长略长的作品,往往被剪辑为几个作品来进行传播。原来的影片时长被刻意裁剪,形成有“上下文”关联的“微”视频。微动画概念主要表现为:内容紧扣社会动脉,以社会热点话题为题材,影片时长短,但是内容完整,表达主题集中,以其“短小身材”挤入大众忙碌生活中去,具有便捷的传播和流通性。
2、微动画的现状
微博、微信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微电影、微小说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人们的娱乐生活也更加精彩,微动画就在如此的环境中出现。目前,国内各种新媒体的平台上都出现了微动画的身影,比如抖音、优酷、搜狐、微博、微信等平台,网友在休闲娱乐时打开娱乐平台即可观看。甚至各个官方部门也会利用微动画时间长短、内容丰富的特点做出公益宣传片,将幽默搞怪与公共教育相结合,更加深入人心。微动画的出现使草根一族的生活也显现在公众眼前,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出人们的生活境遇,映射出社会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同于微电影,微动画以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视听魅力,带给观众区“凌驾于”现实之上的超现实感受。在媒体融合境遇下形成的微动画进展飞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调剂品,是微时代呈现的新生力量微动画将会是中国新媒体动画的成长模式之一。
1、微动画的情感浓缩性
如今人们生活压力变大,工作紧张,需要在休闲时缓和身心压力,得到顷刻的心理放松。微动画可以使得人的身心需要得到了满足,将动画故事与生活场景快速地联系在一起,瞬间满足当下受众群体的情感寄托和心理安慰。微动画的风格清新自然,情感主题集中,能够短时间内调动观众的情绪起伏,作为大众情绪的宣泄口,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和依赖,由此产生情感共鸣。3D国产动画《一禅小和尚》,时长均在两分钟左右,由主人公一禅和师父演绎暖人温馨并幽默诙谐的故事。例如其中一集《一禅小和尚:快乐或许总比痛苦短暂》在抖音平台获赞约1750万个,短短几分钟,以糖与盐的故事为引线,讨论关于快乐与痛苦的思辨,通过画面和文案将人们散漫的情绪极致浓缩,从而获得大众的共鸣和欣赏。人们在观看动画的同时,由动画联想到现实自己的生活,从而引发思考,对生活做出反思和改变,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和升华。
2、微动画内容的碎片化
“微动画‘快餐文化’的属性是数字媒体背景下所产生的,微动画在具备传统动画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本身还具备交互、虚拟和共享等特征。”(3)张依:《网络微动画的形式语言与艺术风格研究》,长春: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22页。当前,人们的现实重心大多放在工作和家庭上,生活的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只能在公交车、地铁、午休等破碎的时间去抽空放松和娱乐。“碎片化”的时间导致人们没有富余的时间在电视、电脑上观看篇幅过长的文字和影视作品,而微动画正好弥补了这样的空缺。微动画的题材范畴广、内容丰富、时长短、剧情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充分填充了生活中的“碎片化”并施展其效用。由彼岸天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BOBO&TOTO》动画系列剧,时长都在二三分钟左右,画面简洁,内容清新,情感丰富。主人公BOBO波波和TOTO托托虽然属于不同的物种,但却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现代城市人对于情感的追求。而且影片时长较短,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当人们在在闲暇之余,想要填补这段“碎片化”的时间,这类微动画足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填补了时间还满足了大众的眼球,缓解了生活中紧张的氛围,给自己营造出轻松的空间。
3、微动画创作的娱乐性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微动画不断的融入大众生活。微动画的故事主题大都是大众所关注和关切的大主题,例如情感主题、成长主题等,故事题材也都是大众经历或身边发生的事件。对于身边的常见的故事和情感讲述,大众已然难以再次动心。因此为了抓住大众的眼球,吸引流量,微动画的创作带有强烈的娱乐至上的情感色彩。博取眼球的创作,必然要打破传统的叙事范式,往往通过“解构和重构”的手段来夸张和放大娱乐情绪,让大众“轻易”地消费娱乐情感。由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系列动画《阿巳与小铃铛》,时长在一分钟左右。主人公是拥有高强法力的巴蛇阿巳与人类女孩小铃铛,两人虽为情侣,但是故事内容大多并非传统爱情故事桥段,更多的是对传统爱情故事桥段的解构,解构常见的叙事技巧,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尾强化内容的表述,通常带有诙谐幽默的特点。例如在《阿巳与小铃铛:谈恋爱吗?玩命的那种哦》这一集中,男生不带女生参加聚会时,通过生动的视听语言生动描述此时此刻女生的内心世界,恶搞和夸张女主的内心世界,强化女生对于男生的不陪伴自己的低落情绪。正是这种极致的夸张表演,恰好戳到到大众的笑点,极大地增强作品的娱乐性。
4、微动画的科普性
社会节奏逐渐加快,人们没有耐心去翻阅图书,查找资料来解决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媒体融合下的互联网加快了大众对日常问题的解决速度。微动画由于体量小,时间短,便于传播的优势,成为大众答疑解惑的重要方式,成为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科普性的微动画涉猎的范围较广,从数学、语文等的学生课程,到日常生活小妙招小技巧,到常见物理、化学、天文等自然现象,再到时事新闻等等。微动画通常依靠精炼的文案和动画画面,将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生动直观的解释,将复杂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动画方式进行演绎,这种方式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飞碟视界传媒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策划了三个动画视频营销媒体:《飞碟说》《飞碟一分钟》《飞碟擎报局》。这三个媒体都是以微动画的方式,进行科普类的动画视频创作。例如《飞碟说》主打三分钟左右的科普类MG动画,主要选择大众关注度较高的知识点,借助排比句式的语言,用直观的平面动画,对社会聚焦的话题进行解读和重新定义,因其动画风格的通俗易懂受到大众的关注,并被广泛转载和传播。《飞碟一分钟》主打一分钟左右的,主要针对国内年轻女性群体的微动画,内容包括美容、健身、医疗、感情生活等,借助幽默的、重口味的旁白和有趣的动画风格,讲述和教授日常生活技能等,是年轻女性比较钟爱的生活伴侣。《飞碟擎报局》的受众则主要是广大汽车用户,白话式的讲解有关汽车操作和保养等方面的问题,让汽车的使用更贴近大众。
1、依托平台的动漫公司
抖音、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贴吧、搜狐、优酷等都是常见的自媒体展示平台。“自媒体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都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且信息传播的时间地点不受限制,传播信息的内容也不用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严格的筛查,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了很强的自主性。”(4)王佳琳:《论微动画在自媒体时代下设计创作的文化责任》,重庆: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9页。观看次数和点击率较高的传统视频平台,他们利用各种视频网站进行微动画播放,运用视频网站的知名度增加微动画的传播力度。例如优酷上的系列动画片《十万个冷笑话》,由“有妖气”出品,恶搞哪吒、李靖、葫芦娃、姜子牙等经典形象,改变之前的人物设定,为其增加新的性格,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潮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从而吸引更多群体观看。同时视频平台也会仰仗自身传播媒介的优势,组建自己的动画制作团队,创作自制的微动画。例如2012年成立的互联网动漫平台腾讯动漫,它主要精心挖掘有价值的动漫IP,打造精品动漫作品,实现动画及动画产业上下游跨领域发展,并凭借平台强大的资源优势,扶持个人及团队的原创作品制作。腾讯动漫出品的《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血色苍穹》等动画就颇受欢迎。
区别于传统媒体,依托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微动画也逐渐成为主流。在“二次元经济”背景刺激下,国内许多动画公司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开始创造体量小、时间短、主题集中的微动画。这些平台与创作者是共生关系,平台需要媒体的好的资源,创作者需要平台将资源传播出去,并且在平台的规则内,进行有效的传播,内容更有可信性,可以避免作品参差不齐的现象发生。如系列动画《一禅小和尚》由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在各大主流平台都有自己的“档口”。截止发稿,《一禅小和尚》在抖音平台共有527个原创动画作品,大约4200万粉丝,获赞2.6亿。其作品突出情感要素,却借助看破红尘、脱离世俗的小和尚师徒二人来进行演绎,让观众有一种被认同、被理解的感同身受,尤其受到年轻大众的追捧。
2、动画独立创作人
动画独立创作人是指能够独立创作微动画的个人及微团体。动画独立创作人这一群体,大多把动画作为自己毕生所追求的理想,思维独树一帜,不屑与世俗文化为伍,与主流文化有错位和偏差,倾向于非主流的创作方式。他们通常注重动画专业知识的研究和动画专业实践的结合,从本源考虑动画本体,思考动画概念的边界以及如何创新动画的概念。他们不必寻求投资就能自己制作短小且具有趣味性的微动画,并且独立创作人制作的微动画的题材不受限制,题材选择更加宽泛。例如雷磊,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先后创作《照片回收》《宇宙棉花糖》《彩色魔方与乒乓球》《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等动画作品。后来于洛杉矶加州艺术学院任教,致力于实验动画专业教学。其作品先后入选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捷克国际动画节、德国莱比锡国际记录片和动画电影节、荷兰国际动画节、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动画节、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瑞士Fantoche国际动画节、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重要国际动画奖项。“过去和未来、静态与动态、真实与再造、图像与记忆的关系和矛盾,都是雷磊热衷于探讨的问题。雷磊从叙事动画到实验动画,再到影像作品的创作路径,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图像意义的追问,以及对影像可能性的挖掘,从视觉设计走向对图像的关切。游走于电影、当代艺术和动画之间,是他不断突破边界,或者说不给自己设定边界的表现。而他通过影像作品,也在试图探索图像与个人体验、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5)赵毅平、贾珊:《图像、记忆与实验——雷磊的动画影像创作》,《装饰》2021年第1期。
3、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群体制作的微动画短小、精致、表达形式多样且极富创意,使得大学生群体创作的动画成为了新的发展模式,为动画的成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学生微动画风格多样、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更容易唤醒人们青春时期的想法,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和喜爱,这为以后大学生群体制作微动画方面的发展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群体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近几年,大学生的优秀动画短片层见迭出,而且中间有很多原创动画的优秀青年团队,是一批动画发展的新生力量。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程腾和李夏创作了个人风格突出的动画《红领巾侠》,后来进入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学习,并创作动画《纪念日快乐》,本片获得第十一届东京动画大奖“特别赏”大奖,后又创作武侠风格微动画Higher Sky,凭借此片获得41届美国学生奥斯卡动画短片类作品银奖。诸多处在毕业季的动画专业大学生,都在以自己大学四年的学识践行着动画。
1、作品的营销和展示
动漫公司着眼于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整体营销,微动画作品创作必须有先期市场的营销调研,必须确立明确的受众群体,以及通过何种营销渠道和营销策略进行产品推广。动画公司必须紧紧与媒体进行捆绑,没有各种媒体支持,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微动画作品创作既迎合大众的审美,也顾及动漫忠实粉丝的情绪,争取实现传播渠道多元,忠实粉丝增加,作品流量被放大,最终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收益。例如铁罐(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系列微动画《隔壁小圈》,作品是喜剧动画,主要角色是一只号称“平头哥”的蜜獾。在创作之初,就定位为通过抖音、微博、A站等平台进行多点传播,虽没有长篇故事设定,但却通过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来打动观众,塑造出有人格魅力的动画形象,也塑造出有品牌价值的动画形象,被年轻人喜爱和大量转载。
动画独立创作人在微动画的创作时,则完全不考虑市场,注重情绪化的个人创作经验,本着扩展动画概念的初心,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在传播和展示方面,一方面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自己创作经验和作品的分享,借助媒体融合趋势下作品传播的便捷性和互动性,增强与动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交流,营造动画学术气氛;另一方面其作品往往通过参加国际性动画赛事并获奖来实现其价值和传播。参与重要奖项的争夺,被主流媒体关注,进而推进学术性关注,引发学术思考,取得学术价值。
大学生群体由于校园氛围的临时隔绝和保护,极少追逐市场情绪,作品主要满足于课程内容的消化和艺术追求的模仿。大学生群体制作的微动画在传播方式上主要是通过国内外各类大学生赛事、高校毕业设计线上和线下展览等进行传播,其传播途径较狭小,群众也比较单一,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比较小。例如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每年一届,集合国内外动画学子的动画作品,集比赛和学术交流于一体。“学院奖的宗旨是鼓励与推动具有独立精神与创造性的动画创作,不断挖掘与充分展示动画作为艺术的多样性,为真正热爱动画艺术的人提供展现自我与互相交流的机会,促进动画创作中的学术发展。”(6)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第十九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落下帷幕》(2021年5月4日),http://www.bfa.edu.cn/donghua/info/1011/1157.htm
2、创作主题和题材差异
动漫公司设计的作品主题是适合大众口味的爱情主题、成长主题、冒险主题等,都是寻常常见的主题,并不极致追求动画主题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带有大众文化娱乐性、通俗性、流行性的特质。动漫公司设计的作品在题材上会选择轻松娱乐的题材,不同的作品题材差异较大,例如都市题材、修仙题材、科幻题材、历史题材、童话题材等。其微动画作品带有明显类型化特征,较为固定的剧情和角色设计,相似的创作和生产模式,带有明显工业动画的烙印。
独立创作人创作的微动画通常并不固定创作的主题,往往会随着自己亲身经历有着更深层级的理解,在动画艺术创作加工的基础上,以重新阐述的方式来创作微动画作品,其创作主题大都是回忆性、情感性、社会性、艺术性的多元糅合。题材选择上也与一般的类型化动画不同,没有固定的样式和模式,通常具有实验性质。
大学生群体由于是在校园内创作,校园环境比较单纯,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其关注点大多来自于自身的情感、生活、学习和成长,其选择的主题也都是大同小异。微动画作品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周边内容的思考。但是题材选择上却丰富多样,大学生群体制作的微动画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更多的是有意选择适合动画表达的题材,常见的有校园题材、情感题材、童话题材、成长题材等。
3、美术风格的差异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动画的制作技术和制作工具都在更新迭代。动漫公司凭借自身实力雄厚的资本和技术,有创作电影级别画质的人力和财力,使得动画效果更为华丽,符合大众口味,精美的配乐、画面和特效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欢迎。因此在美术风格上面,追求细节的完美性。动漫公司创作的微动画通常表现造型和场景的三维细腻效果,色调清新脱俗,在动作上也往往使用动作捕捉系统,使动作更加协调、规范,人物动作流畅。为打造具有传统文化气质的国漫,动漫公司有意区别于好莱坞动画,选择带有中国元素的故事进行改编。许多微动画的风格开始向“国风”和“国漫”倾斜,影片的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服饰设计、道具设计和分镜头设计等进行整体“国风”设计,凸显大量带有中国“符号”的人物、场景等元素。
独立创作人的创作具有不确定性,不完全按照动画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流程来完成作品。对于作品的美术风格,往往尝试新的、带有当代艺术特质的创作手法,不以塑造动画角色作为动画的要义,往往忽略作品的叙事性,经常使用纯艺术的表现手法,画面中各种视觉元素的使用更多的是与表现主题有着“晦涩”的关联性。“在雷磊这一阶段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充满时代记忆的元素,比如电视的雪花屏幕、红蓝圆珠笔搭配的文字与图像、经典游戏中的动作、田字格作业本的内页、旧报纸、书籍封面、老照片……”(7)赵毅平、贾珊:《图像、记忆与实验——雷磊的动画影像创作》,《装饰》2021年第1期。他的动画作品艺术思维大于动画思维,带有实验性和前瞻性,更多的是对动画艺术本体的反思。
大学生群体既崇尚独立创作人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又不屈服于动漫公司的唯美技术和传播渠道。因此在创作上往往折中处理,重点聚焦到作品的艺术追求上,但又不过于强调作品的深邃性;同时又不断向先进的动画技术靠拢,尝试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其创作的微动画在美术风格上带有大胆的模仿性和尝试性,在角色造型和场景上通常是借鉴欧美或日本动画造型风格,角色和场景造型写实而夸张。同时,大学生群体偏爱二维手绘效果的动画风格,有一些主动选择常见的单线平涂的风格,还有一些敢于突破单线平涂的造型方式,模仿铅笔、水彩、蜡笔等架上绘画的手绘效果,给动画营造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微动画不再是传统动画的继承和补充,而变成了新媒体环境下新的动画类型。“其在互动平台上生产、发展、传播,拥有相对娱乐的内容选择、偏重自我的个性表达,以及符合当下‘碎片化’的瞬时审美等内容特征,这些特征无一不使得其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如鱼得水。”(8)郭赛:《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微动画的产生条件及内容特征》,《电影评介》2015年第9期。微动画是新旧媒体融合的产物,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媒体融合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速,想要获取的信息资源和取得方式也要更加便捷,微动画作为新类型的视听传播方式也就应运而生。因此,信息进入了“微时代”,微动画内容精简,故事娱乐性强,题材贴近生活,非常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另外媒体融合时代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他们主张个性化,对互联网和手机的操作得心应手,而且爱好尝试新鲜事物,微动画恰恰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寻自身感兴趣的微动画,并且能够在此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传达自身个性化的看法,不仅可以彰显个性而且可以自由讨论、发表自身的言论,这些都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得到了满足。微动画题材广,容纳性强,重视个人观点的表达,迎合了媒体融合时代中大众的自我表现欲,满足自我审美追求的心理需要。
微动画因其时长短、制作周期短的特点,具有优越传播性,是当下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动画形式。但微动画的创作群体不止步于微动画的创作,不满足于微动画作为自己动画创作的终极目标。许多微动画创作人不断地尝试向动画电影发起冲击,寄希望于实现自己动画长篇的梦想。如由清华大学退学的梁旋和张春共同创立的彼岸天文化有限公司,曾经以微动画的形式打造了BoBo&ToTo的动画品牌形象,成为中国最具创意的动漫品牌之一。后来于2016年共同导演了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国内票房累计约5.74亿元。再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程腾,学生时代创作过许多微动画《红领巾侠》《纪念日快乐》《Higher Sky》等,经历多年的学习和创作后,在2020年执导的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国内票房累计约16亿元。他们都以微动画作为自己动画创作生涯的过渡和跳板,在大量的微动画实践基础上,一方面不断完善动画创作技巧,一方面累积动画创作经验,为实现长篇动画电影的理想和抱负做准备。
国内微动画创作群体庞大,每个群体有着自己不同的艺术创作风格,也体现了艺术百花齐放的大格局。不同的创作人群也有着不同的追求,但大都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摇曳。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一切的节奏都在加速,毕业后面临的创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同时处在人生的低谷和低迷期。此时此刻,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感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借助融媒体的大趋势,如何确定自己微动画创作的风格、主题、受众群体等,这都成为当代微动画创作群体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微动画是中国动画不可缺席的重要一员。微动画的题材越来越丰富,内容越来越接地气,同时微动画具有短小、简捷等优点,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迎合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对微动画创作群体的关注也显得极为重要,希望通过对创作群体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推进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