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盼,陈时见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高校集群是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路径,根据内部相关因素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高校集合体。(1)许长青、卢晓中:《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理念、现实与制度同构》,《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推动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是“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2)钟秉林:《“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1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明晰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的基本要义、厘清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且对于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集群作为高校集合体,虽然涉及诸多的要素,承载众多的功能,但其基本要义主要体现在促进人才培养、推动学术创新和加强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中西部高校应根据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振兴的战略需要,围绕集群发展的基本要义进行统筹设计与整体规划。
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对于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中西部高校实现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人才作为资金、技术和信息的综合载体,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在国家层面提高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通过发布《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等政策文件,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与战略部署。(3)郝瑜、孙二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保障:基于建设“高教强国”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32页。另一方面在地区层面加强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如重庆市印发的《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发的《新疆教育现代化2035》,都明确了人才培养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中西部高校实现集群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教育研究水平提升、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在打破区域壁垒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等联合育人的新机制,不断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断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度和辐射强度。另一方面,完善有助于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的评价制度。针对不同层次、类型高等学校的教师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并构建全方位、多样化、发展性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对高水平人才实施动态评估。
此外,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育并举。破解中西部高校人才引进和流失的难题,需要把握“引育并举、以育为主”的发展方针,在加强创新人才引进、构建人才流动闭环的同时,不断强化本土人才培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一方面,大力推行各种形式的人才柔性引进。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通过“高薪聘请”“人才共享”“合作生产”等更加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释放柔性引才新活力,为中西部高校发展聚集更多国内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育。立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育有活力、有潜力、有实力的青年人才队伍,实现对省市功能定位的服务与支持。
学术创新作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要素,对于中西部高校实现集群发展至关重要。建设中西部高校集群,需要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学术创新。
首先,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协同创新”涵括战略协调、知识协调和组织协调三个层次的系统架构,旨在通过国家引导和制度安排,促进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整合资源,促进知识增值和技术推广。(4)李化树:《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13页。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需要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通过深入开展校企、校地和校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建设较为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在“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断增强高校的创新驱动能力和服务社会效能。
其次,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融通。推动高校集群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高质量课程,扩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渠道,最终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建立和谐发展、共建共享的新格局。一方面,完善资源共享制度。实现区域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章程,促进中西部高校集群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要素流动融通。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等关键创新要素的相互流动与融通,构建图书网络、多元课程和设备场地等资源的共享平台,盘活各类办学资源、避免教育资源浪费,促进中西部高校的现代化建设。
此外,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更加智能化的科技创新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赋权、赋能,为学术科研创新、高校集群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一方面,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变革。加强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的有机融合,打造更加开放、互动、共享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另一方面,打破信息壁垒的阻隔,建立高效联动的信息化研究环境。中西部高校必须打破资源信息瓶颈对于集群发展的制约,构建开放、合作、共享的信息化研究环境(5)郝瑜、孙二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保障:基于建设“高教强国”的视角》,第235页。,形成互利互惠、互帮互促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主动适应社会变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流大学价值彰显的关键路径。中西部高校集群也需要在提升质量的同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中西部高校集群应以区域发展需求和战略部署为导向,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协同创新实现科研与服务的紧密结合。一方面,构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与新格局,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持续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社会服务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完善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机制。整合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教育科技资源,构建科研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创新型研究网络,提升高校集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其次,引导高校把握服务面向,从同型竞争转向错位发展。中西部高校集群应明确“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建设目标,鼓励集群内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一方面,明确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以及地区产业提质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区域内高校合理定位和分类发展,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院校开展重点支持。另一方面,避免“千校一面”和同型竞争。将区域高校类型层次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强调集群内部高校之间的有序竞争、和谐发展,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构建相互协调、共建共享的新发展格局。(6)新华网:《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探索“自我造血”新模式》 (2020年11月10日) ,http://education.news.cn/2020-11/10/c_1210879673.htm.
此外,推动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对终身学习的支持。中西部高校集群要通过加强继续教育能力建设,对实现全民终身学习形成有力支撑,履行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一方面,改革继续教育培养模式,适应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涵出发,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对中西部高校继续教育的模式进行综合改革,使继续教育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7)第六战略专题调研组、郝克明、张力:《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学习型城市的持续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数字化继续教育中心,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定制式的开放学习服务。(8)张伟远、许玲、聂少君:《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中国远程教育》2019年第2期。
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需要实施高校集群发展战略,以此汇聚办学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基于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现状,厘清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才能有效探寻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的实现路径。
高校集群发展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有力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区域高校实现集群发展:改革开放前,通过高校院系布局调整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布局合理化;改革开放后,开始优先支持一批重点高校的发展,带动区域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快速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高校实现集群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集群发展的态势已经初步形成,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协调现象,集群发展的战略意识也相对较为薄弱。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较晚开始关注集群发展。2004年,沪、苏、浙三地签订了《长三角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协议》。(9)吴颖、崔玉平:《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2011年,广东省教育厅强调利用地理优势,加强粤港澳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即大湾区高校集群前身)。(10)广东省教育厅理论中心组:《全力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南方日报》2011年3月27日第07版。关于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的初步提议,可见于2013年出台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其中提出以高水平大学带动地方高校发展,实现省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1)李化树:《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模式研究》,第206页。。另一方面,与东部高校集群发展存在效应差距。京津冀高等教育圈以整体发展较为领先的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作为区域高校集群的主体,对邯郸、承德等周围城市的人才聚集与科技创新起到了整体带动效应。粤港澳大湾区在高校集群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开放、融合、创新等特征,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要素高效流动和科技成果创新。而在成渝教育圈内,优质教育资源更多聚集在成都和重庆两地(12)董云川、常楠静:《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远景与近为》,《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5期。,尚未与周围二三线城市形成梯度式跨区域、跨校际联动。
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是制约中西部高校实现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长期以来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密切关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政策出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的合理流动。一系列支持计划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中西部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困境,有力推动了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西部高等教育依然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困境,在资源投入和占比等方面与东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13)刘昌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开启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解读》,《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首先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经济社会领域非均衡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射,使中西部高校与东部高校在经费投入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生均预算方面,2021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生均经费超过30万的8所高校主要位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中西部高校无一上榜。在科研经费方面,2019年全国科研事业投入经费为106.58亿元,北京市、上海市分别为17.52亿元、6.49亿元,而甘肃、新疆分别为0.84亿元、0.50亿元,西部地区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科研事业投入经费占据科研事业投入经费总额的16.8%。(14)教育部:《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20年9月18日),http:∥www.moe.gov.cn/s78/A16/A16_tjdc/202009/t20200918_488777.html.其次是中西部高等教育人才队伍发展水平不高。高质量师资队伍是高校形成竞争优势和提升绩效的重要源泉,中西部高校师资力量与水平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在高校教师职称方面,2019年江苏省的教授、副教授人数分别为1,7543人、4,2,153人,贵州省的教授、副教授人数分别为3752人、1,1824人。(15)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21-15分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情况(2019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在专任教师学历方面,北京市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分别有4,7882人、1,5992人,而西藏自治区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分别有342人、1391人。(16)教育部:《专任教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情况(普通高校)》(2019年8月12日),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8/gd/201908/t20190812_394164.html.在高端人才配置方面,近几年中西部高校长江学者的入选人数有所增加,但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较大。在2016—2019年我国长江学者数量较多的10所高校中,中西部地区只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三所高校上榜。
合理的高校结构布局是实现高校集群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后,在“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下,东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确立了领先地位,高校结构布局的重心也逐渐向东部地区倾斜。(17)刁玉华、闫治国:《坚持精准施策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3期。“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的实施,缓解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但并未从实质上逆转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政策、经费等资源供给的差异,造成了我国高校结构布局不平衡的现状。首先表现为高校布局的差异。高校金字塔式的结构分布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与支持。在重点高校布局方面,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中西部地区共有53所高校入选,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5所,分别占总数的42.8%、35.7%。(18)蔡群青、袁振国、贺文凯:《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现实困境、逻辑要义与破解理路》,《大学教育科学》2021年第1期。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包括了原有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但在25所新加的高校中,中西部高校仅占4所,东部高校占21所。(19)刘徐湘:《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年第5期。在普通院校布局方面,西藏自治区是全国普通高校数量最少的省份,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最多省份(江苏省)的1/25。(20)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21-15分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情况(2019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其次表现为重点学科分布的差异。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依托。(21)王大中:《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11期。重点学科布局不合理会影响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在本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东部、中西部的A类学科占比分别为70.72%、29.28%,两者差距明显。(22)中国教育新闻网:《西部高校如何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2020年7月7日) ,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7/t20200707_342803.html.另外,在中西部地区内,A类学科的地区分布也有明显差异,比如四川、陕西均有A类学科27个,而贵州、青海、新疆、西藏等9个省(区、市)在高校学科评估中都没有获得A类。(23)蔡群青、袁振国、贺文凯:《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现实困境、逻辑要义与破解理路》,《大学教育科学》2021年第1期。
实现高校集群发展,需要中西部高等教育实施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构建东西联动、内外互通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积极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增强中西部高校对外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断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区域位置、教育观念、办学经费等因素依然制约着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水平。首先从高等教育外国留学生情况看,中西部高校在国际化办学环境、国际化课程体系、留学生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对国外留学生的吸引力有限。2019年,中西部22个省(区、市)中只有黑龙江、湖北、四川、云南、陕西5个省的高等教育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合计3,2004人,占中西部地区外国留学生人数总数的50.7%,仅为东部地区外国留学生人数的29.2%。(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年,第240页。其次从高等学校国际科技交流情况看,教育科研投入、区域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着中西部高校的国际科技交流。2019年,东部地区的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在合作研究方面的派遣人次和接受人次均超过4500,中西部地区的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在合作研究方面的派遣人次和接受人次均低于100。(25)教育部:《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20年9月18日),http://www.moe.gov.cn/s78/A16/A16_tjdc/202009/t20200918_488777.html.最后,从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看,中西部(尤其是西部)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和规模。据统计,东部地区的江苏省和上海市合作办学机构最多、都是8所,黑龙江省合作办学项目最多、共171个,而西部地区的宁夏、青海、西藏既无合作办学机构,也无合作办学项目。(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2017年8月3日),https://www.crs.jsj.edu.cn/aproval/orglists/2.
基于集群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中西部高校集群不仅要遵循促进人才培养、推动学术创新和加强社会服务的基本要义,还必须结合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愿景,选择科学而适宜的实现路径。
政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者与推动者(27)张应强、张浩正:《从类市场化治理到准市场化治理: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方向》,《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探索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新模式,需要遵循“政府主导、政策驱动”的发展逻辑,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同时为中西部高校实现集群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一,强化政府统筹调控,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政府及政府行为在高校集群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的主导角色。建立以政府统筹为主导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能够克服区域高等教育治理中主体权责不明、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组织和集成社会创新资源,对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进行精心设计和统筹规划,同时明确自身的主要职责与任务,由“行政管理” 转向“服务治理”;另一方面,明确政府主导与高校自主的关系,充分抓住“放管服”改革机遇,促进行政主导向多元治理的转变,构建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探索“三级办学、三级管理”的创新模式。
第二,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创造合法化、制度化的政策环境。高校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指政府为推进高校集群发展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政府执行这些政策措施的工作力度,以及服务高校集群发展的意识与水平。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方面需要加强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贯彻“西部大开发”“国家主体功能区”等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援助与扶持,围绕基础保障设施、优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平台等高校办学的核心要素,补齐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的短板;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通过出台专项的、具有指导性的政策文件,明确不同利益主体责任分工,加强对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
第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重视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在政府统筹、政策保障的前提下,需要重视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从而确保中西部高校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中西部高校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开展深入调研。委托各个领域的专家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展开深入调研,根据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真实需求,不断完善国家的政策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基于深入调研的结果科学配置教育投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西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校的现实需求开展精确的帮扶和管理,健全教育投入和经费使用机制以增强国家教育支持的精准度和适切度。(28)周海涛、胡万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西部高校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高校教育管理》2019年第6期。
优化结构布局关系到中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新时代,推进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合理性,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第一,优化空间和层次布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西部高校集群要通过加强精准布局、合理定位,构建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一方面,调整布局结构,满足地区发展需求。遵循区域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规律,对空间布局和层次布局予以战略性调整,围绕地区当前新兴产业和新业态产业的发展需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优化的结构中,实现最大化的教育产出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结合地方产业的发展需要和国家十四五时期的战略规划,对中西部高校集群的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规划,同时进一步发挥14所部省合建高校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对区域行业产业发展服务与支撑的能力。
第二,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对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学科专业结构要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结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以效益为目标,推动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一方面,以需要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照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分析现有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势与劣势,对具有发展潜力和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对滞后于知识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实行停招或减招。另一方面,以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提高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度,加强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联系,达成产学研用之间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
第三,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实现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中西部高校集群需要立足中西部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自然文化资源,以提高高校竞争实力和办学水平为核心,逐步形成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方面,明确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基于地区自然、人文等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地域优势的高水平大学。另一方面,形成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依托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自然禀赋,进一步把地域特色转换为科研优势,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29)包水梅:《全面振兴西部高等教育:困境、根源及其突破》,《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12期。,助力中西部高校集群实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高校集群发展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正如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所言,一个集群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30)[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4页。中西部高校集群不仅要汇聚各方社会力量促进自身发展,而且要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与发展保障。
第一,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中西部高校集群要进一步统筹和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与共享水平,构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31)高书国、李捷、石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高校教育管理》2019年第3期。一方面,建立高校—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展机制。加强高校、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不同主体间的联动作用,推动中西部高校集群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建立高校—高校协同发展机制。加强集群内不同高校之间的沟通协作,努力采用外部优势资源,强化在优势领域的合作,实现合作高校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最后,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按照公正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高校科学研究与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智力资源”的成果转化,增强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建立协同治理体系。高等教育政策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不同利益主体,靠单一的行政决策往往难以奏效。中西部高校集群要以“共赢”和“共治”为目标,通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和分工协作形成良好、有序的治理关系(32)肖凤翔、肖艳婷、于晨:《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关系向度、基本特征及改进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4期。,从而提升治理的整体效果。一方面,加强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推动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治理,为其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信息渠道和组织保障,形成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共赢、互动互生高等教育治理机制。另一方面,提高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教育治理能力。提高第三方评价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改革的针对性与科学性,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来划定评价治理的范围,建立多维一体的科学指标体系,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对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成为推进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的“新路标”。中西部高校集群需要在新发展格局的引领下,实施更高质量、更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构建“对外开放、双向循环”的发展模式。
第一,顺应时代要求,更新对外开放理念。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西部高校集群要积极响应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布局和新要求,更新开放理念,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一方面,根据国家与区域高等教育开放战略布局,规划好发展的路径与方向,通过政策引领促进中西部高校办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另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构建丰富、多元的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高等教育的合作互动、一体化发展;最后,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成效,调整对外开放的对象和范围,实行积极主动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构建更广阔、更有利、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格局。(33)蒋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挑战与战略选择》,《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
第二,提高造血能力,助力“双循环”发展。推动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不仅需要提供精准的外部支持,更重要的是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激发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的动力,继而助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一方面,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作为衡量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不断丰富对外交流合作的内容与机制,加快提升集群内部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助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不断增强中西部高等教育自我“造血”能力。主动融入地方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展与国内、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构更加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
第三,坚持“扩大开放”,继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在新时期,中西部高等教育要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提高集群内部高校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水平。一方面,重视优质资源的引入和先进经验的学习。中西部高校要借鉴国外有益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引进其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博采众长,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整体办学质量和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展和多中心发展格局的构建。中西部高校要积极开展国内外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打破国际上以往的“中心—边缘”依附格局,构建多中心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