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微课逐渐成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是如何将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完美的融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目前有不少地区的微课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为此,对微课的含义与特点进行探究,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对小学数学课堂上微课的应用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逐渐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對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加深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仍然有不少小学在微课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进一步做好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上述问题的良好解决提供积极帮助。
一、微课内涵初探
弄清微课的具体内涵是做好微课具体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究。
(一)微课的具体定义
微课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自从其诞生之后,诸多专家学者对于其定义便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笔者对微课的诸多概念进行吸收借鉴,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微课就是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视频载体对教学活动进行记录与分享的一种方式。该方式实质上就是课堂教学在信息化时代的一种积极延伸与拓展。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第一,课程较短。网络上的微课教学视频主体组成部分就是教师讲授知识时录制的视频,因此,微课一般为该课程章节的精华内容,时长大约为4~9分钟。而传统的学校面授课程一节课时长一般为45分钟左右。相比较而言,微课的优势就是课程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精简。
第二,教学内容少。教学时间短是微课和传统课堂的区别之一,正是由于课程时间的缩短,导致了微课课程不能像传统面授课一样展开许多与重点内容相关的小知识点。微课课程最主要的是在短时间内突出该课程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讲授的内容更加简洁、精练、浓缩。
第三,多样传播,反馈及时。微课存储需要的内存比较小,最关键的是获取微课视频的方式非常方便快捷,不仅可以通过PC端软件观看,还可以在手机App中观看,所以微课视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传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来学习,在视频评论区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其他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改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学校信息化设备差异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也有所差异,各地区学校的办学水平差别较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全套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比例较高,而西部较为不发达地区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安装可能还在起步阶段,这就是各地区学校之间教学设备的差异。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这就要求学校应为信息化课堂提供相应的完备的设备条件,让学生有亲自操作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对微课认识不足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课视频也在各方面得到普及,但是对于微课视频的相关理论特点,人们还是一头雾水。怎样可以快速地通过微课视频进行有效系统的学习,也是人们在学习课程视频过程中常常思考的一大问题。在这个信息碎片化和快速更新的时代,小学课程的微课应用应该受到家长、校方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学生信息素养差异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各地区的家庭经济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个人的信息化素养层面,不同家庭的孩子也会有所差别。有一些条件好的家庭早早地就拥有了电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计算机的陪伴从来没有缺席,孩子可以非常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这种类型的孩子对于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非常高。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很少接触到计算机,那么,他们对新奇事物的接受程度就较低。因此,教师在课堂面授课中,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程度,根据课堂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加以调整,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师和学生操作时间分配不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演示操作会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是在现代信息化教学课堂改革中又要求翻转课堂,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主导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亲自操作。而在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大量课堂时间讲课,学生往往没有时间自己动手操作。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路径
虽然微课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将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相互融合并非易事。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借鉴微课的研究成果,提出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微课应用路径。
(一)结合教学目标增强微课应用的有效性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要始终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微课更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深入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和相关软件,不断提高微课的制作水平,促进微课作用的有效发挥。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于混合运算能够基本掌握,但是对于具体的运算规律却不能熟练掌握。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制作一个关于运算规律的微课,通过小视频的方式来对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律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这样就可以使得小学生非常直观地理解运算规律,消除小学生的疑问,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二)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微课的应用性
小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对于一些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存在不少困难,但是对于图画和视频等形象的信息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微课应用,要求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合理使用图画与视频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教学中,对于图形运动的感知是一种抽象化的空间感知能力锻炼,对于偏爱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对周长进行更加形象化的展示,在带领学生观看周长相关知识的具体过程中,要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详细的说明,这样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小学生的差异性,增强微课的丰富性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尊重这种发展规律,关心每一名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差异。做好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差异性,既不能进行“大水漫灌”,也不能“雨露不均”,而是要以大多数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为基础,努力丰富微课的内容和形式,既保证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也要照顾到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上及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多下功夫。
(四)借助自媒体努力拓展微课的应用范围
进入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进一步借助自媒体努力拓展微课的应用范围,将小学数学课堂“搬到”每一个学生的家中,使学生能够随时借助微课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借助微信群和QQ群等对小学数学的微课及时进行分享,让小学生回到家中后,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继续“充电”,以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其次,教师还可以经常向家长分享制作微课的基本方法,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来,并将制成的微课借助微信群和QQ群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不仅使微课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五)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加強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小学生的实践意识,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巧妙利用微课能够使得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容易。例如,“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小视频播放一段菜市场买菜和卖菜的视频,让学生感悟和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应用加法和减法的。接下来,教师引导小学生像微视频中那样,扮演菜市场中的不同角色来进行整数加减运算的实际应用,这样就可以使得小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应用和检验,既能够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大大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有十分重大的帮助。
四、结论
综上所述,微课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实现了课堂教学在信息化时代的延伸与拓展,指向性和针对性强,传输便捷和迅速,促进了课程开发的创新以及多元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增强微课应用的有效性,同时深入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微课的应用性,并关注小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微课的丰富与发展。此外,要积极借助自媒体拓展微课的应用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微课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伊敏,张兰珠.用好小“微课”实现大作为: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合理运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1).
[2]刘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圆的面积》为例[J].华夏教师,2018(24).
[3]檀慧玲.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认识时间”教学设计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
[4]梁婷婷.基于微课,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教书育人,2019(08).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