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

2021-01-16 11:35孟琪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政治

孟琪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教育部在2020年5月28日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这就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思政课的谆谆教导,又要有专业课的积极参与,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然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理念、教师能力、教学资源、整体协作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急需寻找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解决路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建设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作为培育高水平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基地,高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上,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目标,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毋庸置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可从整个教学体系来看,仅依靠思政课教学尚显不足,还需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作用,把专业课教学变成“主战场”,拓展专业课课堂这一“主渠道”,推动课程思政不断革新进步,取得新进展新成效。[4]深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可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在尊重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传授,激发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的有机整合,形成“润物细无声”般的浸润式政治引领大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专业课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自觉研读党中央重大会议精神和重要政策,把握国内外发展的大势全局,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导,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守上课纪律,自觉做到思想不偏激、语言不出格、行为不违规,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要条件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高校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环节。高校所有教学工作都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三全育人”的根本出发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在于“全”——全员、全程、全方位,中心是构建育人的新模式,而课程思政建设是“三全育人”新模式新生态的具体落实和创新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思政教育借助专业知识这一有效载体,可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过程,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二是与思政大课相比,专业课通常以中、小班教学为主,专业教师更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状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生的知识困惑和思想困惑。三是专业课具有很强的专业和行业背景,紧密关联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思政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职业伦理,对学生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长远的正向引导作用。[5]由此可见,积极开展隐性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学科教育优势,使之与显性的思政教育——思政课程教学同向同行,相得益彰,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要条件。

(三)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主要渠道

课程知识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前者关涉自然规律,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后者关涉人文社会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两种精神的培养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步发展,不可偏废。可长期以来,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被割裂成思政课和专业课,甚至出现个别专业课教师嘲讽和诋毁思政教育的现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挖掘有价值的思政要素和人文资源,从而使专业课教学成为沟通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有效载体。一方面,课程思政能在自然科学课堂中提炼人文精神,将人文社会科学主导的批判态度和反思意识引到科学性的专业知识讲授中,时刻提醒学生们要以人为本,胸怀社会和国家,无私忘我地投入到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有助于在人文社会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将自然科学力求探索客观真理不断追求科技进步的工作介绍到课堂中,以防人文学子自说自话、孤芳自赏,培养他们求真求实、精确精准、合作进取、探索创新的实践品质”[6]。因而,要促使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同构建,就必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提炼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凝结科学精神。

二、当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非常重要,但在当下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师创新意识不够

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课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而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少关注这一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培育创新思维,运用新思维打造新思路,借助新思路谋划新发展,在新发展中发现新方法,最后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7]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专业课教师在思想理念上均显得创新意识不够。一方面,高校相关部门管理者受制于以往条块分割运作机制的思维定式,把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划归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这种具体化、任务化分工虽然可以确保工作责任到人,提高工作效率,但也极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一己之责的路径依赖,对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创新意识。因受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外部压力影响,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搞好专业课和教学科研才是“正事”,因而热衷于从事专业课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忙于带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忽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方面的教育。而且,一些理工科专业课教师因受学科背景知识的局限,在课堂中只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几乎不涉及学科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甚至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专利”。笔者对郑州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调查发现,81.7%的教师在课堂上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只有18.3%的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

(二)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强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实施者,其个人能力素质对教育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专业课教师的个人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变量。课程思政教学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拥有精专的专业知识根基,更要具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这种教学能力体现为“三高”标准:一是政治站位高,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课堂教学中,要“在马言马”“言马懂马”“懂马信马”,时刻保持高度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做到言行一致。二是知识水平高,要有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善于收集整合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之合理运用到专业知识教学中。三是教学水平高,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熟练使用思政教育教学方法,使思政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但遗憾的是,因受高中文理分科和研究兴趣的影响,许多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花费的时间少,知识储备薄弱,不能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不愿意花费精力进行思政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个别专业课教师认为课堂讲授可以“无禁区”,甚至发表违背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不当言论。这些显然是专业课教师个人思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绊脚石,极易诱发他们对课程思政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同危机,自然难以切实有效地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

(三)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不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和完成的必备条件,缺少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必然大打扣。诚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也相应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但这类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挖掘大多是针对专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未必可以直接用于课程思政教学。有学者指出,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客观上具有三大特性:一是隐蔽性。专业课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挖掘以专业发展理念、专业人物奋斗精神等隐蔽形态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微言”中发现“大义”。二是随机性。各门专业课有其学科背景和知识体系,它所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一般而言,理工类专业课较少,而人文类专业课则相对丰富,这要求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因课程而变通,在不破坏专业课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挖掘思政资源。三是渗透性。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好不要使用“灌输”模式,而要基于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渗透”,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和消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8]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中必须根据专业特性收集和整合思政资料,建立能反映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料库。可是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资料大都零散单一,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科学性。

(四)整体协作不力

自开展课程思政以来,一些高校热衷于以学校的优势学科的特色课程为基底精心打造一次“精彩课程思政讲座”,凸显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绝不能停留于此,而是要在确保各专业课程种好“责任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学平台这个“主渠道”,把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通,构建所有部门、所有院系、所有教师都主动参与、合作共进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建设不能急功近利,不搞标签化和形式化,而应建立校党委领导的多部门协同参与的长效机制。专业课教师要主动担当,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指导,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要全程支持。目前,各高校均能全面传达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会议文件精神,成立各级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但未能细化为具体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评价体系、激励措施、保障资金等制度建设,未能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参与协同能力。而且,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缺少有效沟通,无法积淀合作经验,导致“协同育人方法不新”的现实困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协同育人、同向同行仍任重而道远。[9]可见,如要顺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全面实现校内行政机关、教学院部、教师之间的互相配合、协同支持。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革新理念,培育课程思政创新意识

课程思政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创新要以理念创新为前提,因而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各职能部门人员以及专业课教师都要革新理念,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育课程思政创新意识,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在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合力效应。[10]校级领导不仅要走上讲台向学生讲授思政课,而且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深入院部参加相关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研讨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大思政”教育教学氛围。专业课教师应认真学习和落实相关文件精神,革新思想理念,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学理念,形成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自觉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讨,自觉把思政教育融入知识传授,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

(二)明确责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实施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推动者”。[11]专业课教师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传授的能力水平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进度和成效,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思想引导、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明确自身主体责任,自觉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水平。明确责任是提升能力的前提,提升能力是明确责任的结果。就明确责任而言,不仅要有专业课教师自觉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更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奖励激励机制及督责问责制度,以机制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就提升能力而言,一是要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使其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国内外发展趋势,以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二是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教研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做专题讲座,传授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和方法,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课程思政专项培训活动;三是大力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以科研促教学,有计划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学术沙龙等教学活动,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三)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毋庸置疑,凝练课程思政元素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核心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等吸纳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指导下对专业课程等进行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科学有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2]挖掘整合课程资源,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激励性的资源挖掘整合制度,促使更多师生自觉参与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二是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校内外教育专家、学生,应组成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团队,科学分工、集体协作;三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课知识体系中的隐蔽性、随机性、渗透性,结合各个课程特点和学科特色,不仅要深度挖掘课程体系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且要重点开拓学科实践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甚至要在与师生的课程交流中整合相应资源;四是在整合资源时,要重点突出,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讲授的契合点,整合的资源要全面系统,符合学科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四)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各主体深度协作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内部各相关主体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但并不是唯一的主力,还应包括校级领导,学工、团委、教务等职能部门人员,思政课教师等。要实现主体间同频共振、广泛协作,就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一是建立党委书记、校长负责制,促使校领导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自觉把它当作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来抓,从政策导向、资源配置、资金使用等方面提供制度性保障。二是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制度,成立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宣传、人事、教务、财务、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以及各教学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地设计和落实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方案。三是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师协同教学制度,定期开展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集体协同备课活动,完善融合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案课件等教学材料。四是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制度,评价标准要以学生满意度为主,强调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评价内容要结合学校和学科实际,体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性;评价方式要求多元主体参与,采用多种形式,充分体现科学性。

总之,课程思政建设是创新性系统工程,既不可急躁冒进,也不能停滞不前,需要高校各个相关主体主动参与,深度协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