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俊 胡志明 王吉翠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质量管理七项原则为指导,促进组织规范质量管理的过程和方法,牢牢把握产品质量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通过管理职责、生产和服务过程提供、测量和分析、持续改进,夯实了组织基础管理工作。
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旨的新发展阶段,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压力,组织引进对标管理作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管理工具。通过对标管理的新思路,以内外部瞄准相结合的方式,寻找组织新的目标,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增值作用,追求组织卓越经营绩效。
质量管理体系是规范组织质量管理活动,实现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和方法的整合,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涵盖了从确定顾客需求、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交付全过程的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
长期实践证明,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文件化的形式,明确了质量目标、过程与过程的接口,以及持续改进的方法,以PDCA循环为基础,体现了戴明质量环,最终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为证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成为组织内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组织绩效的提升、增加组织活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需要满足五类相关方的利益,因此,组织应建立可衡量的方法,为组织改进提供方向,整合各类资源,持续提高组织绩效。质量管理体系注重过程方法的运用,基于数据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决策改进组织绩效。对标管理作为一套系统的寻标改善的方法论,有助于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增值作用,更好地实现相关方满足程度。组织通过对标管理,与优秀标杆对标,以内外部瞄准相结合的方式,比管理、比绩效、比理念,为发挥质量管理体系效用、挖掘质量管理体系增值作用、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可行途径。
对标管理是一个最佳实践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的理念,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对市场标杆和流程标杆的分析,有利于激发组织的活力,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形成持续改进氛围,将标杆瞄准纳入组织规划,提高反应速度,通过PDCA循环提高适应能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质量管理体系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兼顾政府组织、资产所有者、供方、社会等各方利益。因此,对标管理中对标杆的选择必须系统考量,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方法,以满足顾客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超越顾客期望作为追求制定适宜的目标。
通过对标管理实现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与质量目标相结合,将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转化为指标,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可操作的内控指标体系,通过先进指标值的设定和管理程序的规范,有效整合组织资源、运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形成一个程序化、规范化、文件化的系统。
质量管理体系与对标管理的结合点关键在于人的要素,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通过标杆瞄准,组织明确了持续改进的方向和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为达到资源效用最大化、提高投入产出比,可以借助体系管理评审,发挥好领导作用,使对标理念在组织高层得到认同,并借助纠正和预防机制推动对标管理在组织中的全员认可,促成对标管理与方针目标宣贯的有机统一。
在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中,组织内部培养了一支审核员队伍,对标活动可与之相结合,使内审员成为对标管理的骨干力量,保证了对标理念从高层到全员的有机传递。
对标管理从适用组织类型的范围和内在结构方式区分,可以分为内部对标、竞争对标、职能对标、操作对标、战略对标五大类型。无论组织运用哪种类型的对标管理,持续改进提升最终还是要通过质量管理的过程和活动来实现。
在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追求卓越绩效就是过程方法的运用过程,借助精益管理思想、理念、方法,进行过程分析、优化组织管理活动的接口,消除不必要流程,提高流程活力,建立职责明确、目标清晰、程序流畅的组织体系。对标管理是追求卓越绩效有效手段,在原有标准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指标数据的收集、标杆对比,发现自身差距,促使企业引进、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方法,对业务流程进行改善、优化。同时督促企业对重点指标进行深层分解,制定详细的实施措施,推进精益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达到企业协调高效的目的。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PDCA循环贯穿始终。如果说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PDCA的大循环,则对标管理就是推动这个大循环的手段。
通过对标管理,指标将经历“立标、追标、创标、维标、再立标”的动态循环过程。在“追标、创标、维标”的驱动下,促使组织查找管理改进方向和薄弱环节,探索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挖掘内在潜力,促进管理水平螺旋式提升,同时将创新成果固化沉淀,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更规范、更细化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组织要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增值作用,更好满足五类相关方的利益,不断提高组织的绩效,就要借助对标管理,寻找持续改进的方向,并与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流程优化、纠正和预防有机结合,从理念、方法、工具的创新开展实践,促进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下促进组织的效率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