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反思

2021-01-16 07:23刘星妙刘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后测目标模型

刘星妙,刘超

(1.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江苏南京 210039;2.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

1 理论基础的外延探究

1.1 “OBE”教育理念的完成模式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行为,学习目标往往也不容易界定。通常我们会认为学习应当包含学习理论、学习方法、学习层级、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正是因为对于学习有如此多的解读,导致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常常为不同的方法论所困扰。当代世界主流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 (Learning-Centered)以及 “基于学习结果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而“OBE”可以通过以下3 种学习模式来实现:

(1)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主题上的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流程为:①学生收到问题,以及为了解决问题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列表,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清单,重要概念等。②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团队配合完成任务,实现学习目标。③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学生和自己共同评估,评估的途径可以是观察,问卷和访谈等。

(2)基于提问的学习模式(Inquiry-Based Learning),主要用于研究概念和方法论。

具体流程为:提问→调研(采集信息、观察和实验→起草(写报告、总结)→讨论(交换意见→回顾(检查结论并试图解答起始的“提问”),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循环几轮以获得最好的结果。

(3)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主要用于积累应对复杂问题时的经验。

流程通常分为4 步: ①项目起点: 制定时间节点,里程碑事件和验证方法。厘清资源并确定该项目的主要解决方法。②项目初步筹划:将项目分解为分项目标,掌握小组成员的知识构成、能力素质,制定教师反馈信息机制,将制订好的计划与项目要求进行比照,观察是否合格。③项目实施:依次逐项完成任务,定期召开碰头会,根据目标要求及时纠正和调整,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持反馈并朝目标推进。④项目完成: 学生修改润色书面报告并做汇报,检验是否达到开始所设定的目标。

1.2 Tom Angelo 教授的“学习六层次”

除了OBE 这一理论框架之外,还可以基于自主学习不同阶段的特点,划分学习层次,明确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为模块化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按照布鲁姆教授的归纳,日常学习行为大致可以分为6 个层次,具体如图1 所示[2]。

图1 日常学习行为六层次

布鲁姆 (B. J. Bloom) 依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将认知层面的教学目标划分为记忆(Remember)、理解(Understand)、运用(Apply)、分析(Analysis)、评估(Evaluation)和创新(Create)这6 个层次。需要指出的是,首先,上述的6 个层次在对知识的理解及把握方面,其程度不断加深,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提供了发展的基础。例如,缺乏知识,学生就无法进行理解。同样,没有正确理解的话,也无法进行正确的运用;其次,知识、理解、运用这3 个基础层次所涉及的是人们的聚合思维,而分析、综合、评价/创新这3 个高级阶段则与人们的发散思维有关。前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以之处理实际问题,而后者则有助于学生获致此前所未曾经验的新见解和新发现。较高的3 个层次均属于“Active Learning”(自主学习模式)。但笔者认为,“布鲁姆模式”对教学提出了要求,却并没有明确其教学指导意义。基于此,美国北卡教堂山分校的Tom Angelo 教授提出了“学习六层次理论”,可以作为“布鲁姆模式”的进一步的补充和细化[3],见表1。

自主学习模式涵盖了后3 个层次,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是听教师讲解,而是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挖掘中去。学生将会去寻找信息、分析处理并合理应用。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用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等级,促进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提炼简单的事实性知识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由此可见,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方法和工具,更是一种教学方法论和逻辑。为使教师能更好掌握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和印证了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实际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可付诸实践的想法和技巧。

2 BOPPPS 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在自主学习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设计。而近年来最受教育界好评,对笔者个人而言最符合实际教学需要、便于训练的,当属BOPPPS 教学法。

BOPPPS 模型源自北美高校,而后为全世界教育工作者关注,近年来中国高校也纷纷派出教师团队赴北美高校进行培训[4]。建构主义是该教学模型的理论依据,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是其关注的重点,因此BOPPPS 模型最为突出的教学特点是:互动和反馈。其主要环节如下所示。

引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

结合BOPPPS 模型反观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师很容易发生的教学设计偏差和失误也通常和缺失BOPPPS 中的某个环节相关。

2.1 引入

存在问题:缺少导言或者引入不充分,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方法策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眼、脑、心,引导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顺利高效地完成该堂课的教学任务。引入要简洁、有趣、值得思考,将该次课的待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或是将来可能遇见的问题相关联。引入部分可从身边事物,近期的热门话题自然导入,也可以抛出一个问题给学生,引发讨论。

表1 “学习六层次理论”各认知环节

2.2 学习目标

存在问题1:没有设定学习目标。

方法策略: 设定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在课程一开始就明确该节课的学习任务,以及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程度,带着目标进行学习,明晰高效。

存在问题2:学习目标表述含混不清。

方法策略:学习目标设定要表达明确,不能只是罗列知识点,否则学生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仍会感觉茫然。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使用可以测量的动词,遵循“SMART 原则”,即Specific(特定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完成的)、Relevant(相关联的)、Time-Bound(有时限的)。

举例:课程主题为“明清鼎革期东亚情报网络”,学习目标描述为:在该次课程完成后(有时限的),能准确描述(特定的)“明清鼎革期东亚情报网络”(相关的)的特征(可衡量的),分析(特定的)其形成原因,及不同国家情报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可完成的)。

2.3 前测

存在问题:缺少前测。

方法策略:前测是为了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对课程之前所学相关基础知识的习得情况。例如,开始讲授“明清鼎革期东亚情报网络”专题前,需要了解学生关于“明清鼎革时期的历史背景、东亚诸国政局动态”等基础内容掌握得如何,以便决定授课策略,是进一步全面回顾基础知识,还是简单回溯而重点分析讲授东亚情报网络布局等内容。

2.4 参与式学习

存在问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度低,课堂互动设计弱。

方法策略:教师要转变满堂灌的观念,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局限和不足。在课程中适当互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参与式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如CBL(基于案例的学习)、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等,或者采用TPS(Think,Pair,Share)提问方式: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请学生自行配组,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进行思考、讨论,并简明扼要地与学生们分享组员的讨论结果。

2.5 后测

存在问题:缺少后测。

方法策略: 后测是为了掌握学生对本次课设置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很多教师在平时上课时感觉学生学习得很不错,可到了考核考试的时候学生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每堂课结束时,教师没有通过“后测”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后测的形式多样,可以随堂测试,可以利用“雨课堂”在线测试,可以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可操作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置后测环节。此外,后测成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所谓重在平时。

3 总结

存在问题:讲哪是哪,缺乏总结。

方法策略: 总结是引领学生对该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梳理,找出重点、难点加强记忆、理解的过程。如果课程内容需要2、3 节课才能完成,则可简单小结,并预告下节课内容,让学生做好预习功课。

归纳BOPPPS 教学模型六要素的共同点,不难看出BOPPPS 教学模式的内涵:在教学理念上,教师关注的重点从自己教了什么,转变为学生学到了什么;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必须按照认知规律,设定清晰、可检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自我评估;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参与式学习,力求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独立思考,实践创造新思维。

使用BOPPPS 教学模式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实现高阶课堂、互动课堂、对话课堂[5],作为教师应夯实基础,突破界限,特别注意以下5 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BOPPPS 教学模型的开放性对教师实践沟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BOPPPS 教学模型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实践交流;另一方面,也需要督促教师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促学伙伴关系,使得参与式教学法可以顺利展开。

第二,BOPPPS 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由于BOPPPS 教学法的高自由度和发散性,在实际教学过程必然会受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参与式学习环节,教学的过程容易被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断而偏离原有的教学方向,从而影响后续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有足够的变通能力和对课程核心内容的牢固把握度,才可以既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可以放心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沉浸和遨游。

第三,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严格围绕学习目标来实现。学习目标是BOPPPS 教学模型的基础,一切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并为之服务。学习目标通常可以明确地表述出来,但也存在只能蕴含在授课内容中,由学生自己去体会的情况。以绪论为例,这样的章节通常是全书知识的概要性介绍,教学目标并不明显,在这种时候侧重点就到了促进学生宏观理解和组织发散性讨论上。

第四,教学反馈是BOPPPS 教学方式中的重要环节。参与式教学法的型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实例分析、分组协作、角色扮演、互教互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必须通过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深度,实现教与学同步,产生情感共鸣。

第五,在实践BOPPPS 教学模型时必须坚持辩证原则。通常情况下BOPPPS 教学模型对所有不同类型的课程都是适用的,但是考虑到不同课程在应用BOPPPS 教学模型时难度会有不同,教学效果也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生搬硬套或许会适得其反。教师在应用BOPPPS 教学模型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演练,加深对教学程序和环节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完善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猜你喜欢
后测目标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模型小览(二)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