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团活动融合的思考和探索

2021-01-15 00:47盖斌臧家慧张慧娟刘鹤婷刘佳钰
科技资讯 2021年33期
关键词:高校社团育人功能中华传统文化

盖斌 臧家慧 张慧娟 刘鹤婷 刘佳钰

摘要: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根基和精神血脉,在新形势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乃至外国人。该文通过发掘其思想内核,结合鲁东大学“和”茶学社实际,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团活动融合育人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社团 中华传统文化 茶文化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1(c)-0000-00

Abstract: College associations are important participa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national foundation and spiritual bloodline,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situation. Among them,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tea culture" has also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Chinese and even foreigners. We explored the core of its ideology,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He" Tea Society of Ludong University, and explored a new way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ommunity activities to educate people.

Key Words: College association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ea culture; Educating function

近年来,国家不断就高校思想教育和社团发展做出重要指示。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負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2016年《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肯定了高校社团的育人功能,指出高校学生社团基本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通过主题鲜明、健康有益的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同学素质,促进成长成才。

1 基于国内社团研究现状做出改进

目前国内社团研究大多围绕社团管理制度、资源配置、组织结构、社团功能等问题,对社团育人功能理解片面,对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仍依靠思政教育和共青团基层组织。虽有研究提议将传统文化与高校社团育人融合,但大多未见具体措施。

基于此,该文以鲁东大学“和”茶学社为入手点,结合社团成员多国别实际,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团活动融合育人路径,进而实现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2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社团育人功能,是指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健康的活动,促使学生知识丰富、心理健全、思想活跃的积极功能。为更好了解社团现状,自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笔者面向鲁东大学发放问卷1 500份,还阅读了大量文献,了解国内社团普遍状况,实现了点与面的结合。调查可知,社团发展总体向好,取得以下可喜成果。

首先是社团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型社团不断涌现。以鲁东大学为例,截至2021年6月,共有学生社团139个,按类型又可划分为公益类、媒体类、艺术类、文学类、体育类、创新类、语言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等。其中,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社团约占10%,是传统文化与社团活动融合育人的天然舞台。种类繁多、覆盖面极高的学生社团,提供了大量课外实践的机会,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其次,学生广泛参加,规模不断扩大。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至少参与过一个社团,6%的学生甚至参加过四个以上,这无不反映出种类丰富、各具特色的社团,激起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兴趣。另外,社团组织更加规范。不仅有由校团委直接领导的校级社团,还有依附于各学院团组织的独具学科特色的院级社团。除挂靠单位和管理老师,还建有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规范管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最后,社团活动更趋多元。从学生选择动机来看,78%的学生希望社团满足其发展兴趣爱好的要求,66%的学生希望社团作为大学生活的补充,满足其人际交往、培养特长和增长新知的需要。从学生对高校社团育人功能认知统计来看,2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从社团中得到思想文化熏陶,获得对传统文化全新的、深刻的体验;32%的学生认为社团较多的自我展示和自我锻炼的机会,有利于提升服务能力和动手能力;17%的学生认为社团为他们提供了与同学交流的机会,有益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19%的学生认为参与社团活动培养并发展了自己的兴趣,另有9%的学生对社团育人功能有其他看法

然而,由于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社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社团职能执行者断层。高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社团运行和活动组织的一切决定权,低年级学生更多充当组织者和参与者。每年社团换届时,新负责人就会暴露出管理经验不充足,对社团运行等工作一知半解的短板。其次,社团管理制度不健全。当社团与第一课堂冲突时,更多学生会放弃社团。再加上社团组织管理的约束力并不高,因此迟到早退、神龙见首不见尾、中途退社的情况时有发生。最后,社团活动趋同无创新。在调查的139个社团当中,棋类社团有3个,艺术歌舞类有4个,文学读书类则达8个之多。尽管侧重不同,但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往往小异大同。此外,学生反映部分活动虽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但离开优秀文化指导,往往缺乏文化深度。

3 以茶文化为例分析传统文化和社团育人融合的优势

3.1 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茶,内于中国,流传千年,外于世界,美美与共。由茶体现或延伸出来的茶文化,也已渗透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和骨子里。茶文化是体现“美”与“和谐”的艺术。它以环境氛围为基础,以种茶、制茶、烹茶、品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茶道精神为内涵,以茶艺、茶俗为表现,是一定社会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展示。茶文化中蕴含的“仁”“礼”“中庸”“自然”“和谐”等精神,正是中华主流文化“儒、释、道”的生动反映。

3.2 以茶文化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校教育研究现状

在高校教育中,茶文化主要以选修课程或社团活动、专题讲座的形式呈现,辐射面积较狭窄,形式也相对单一,主要以理论性教学为主,进行知识层面的教学[ ]。

我们先后对山东高校的336位教师、行政人和学生就“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教育研究现状”“茶文化与高校社团融合情况”等15个问题进行了访谈。访谈得知,70%以上的高校教师、学生对传统文化与高校社团相融合表示肯定,绝大多数对茶文化走进学校社团十分期待。然而,从课程体系、实践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并未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未能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大力弘扬和传承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与社团相融合,更好地发挥社团育人功能的优势亟需体现。

3.3 以茶文化为例,传统文化和社团育人融合的优势

传统文化融入社团活动对于学生厚植民族基因、坚定文化自信,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茶学、茶艺社团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宣传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路径。在多样多元的茶文化活动中,“和”茶学社挖掘了传统文化和社团融合育人的优势,积累了宝贵经验。

首先,茶文化内容丰富,可创新性强。茶文化饱含着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知识。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世界多彩茶俗。茶类、茶道、茶书、茶联、茶画、茶故事、茶具等等,不仅能宣傳茶的基本知识,还能串联出风土环境、养生之道、茶艺之美。中国茶文化历经4 7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功打造了多样性、包容性、国际性的文化名牌,不仅是国内学生,国际学生在接受茶文化教育时,也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茶文化与为人处世之道、美学体悟、哲学宗教的联系和交集,同样为学习传统文化打通了脉络。活动中,我们发现那些成功的茶事活动,往往都具有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因而能去除学生对晦涩知识的抗拒畏难情绪,打破其对茶文化的刻板印象,使茶文化更易接受,潜移默化地发挥育人功能。

其次,茶文化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通过开展茶事体验、茶艺表演、开办讲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茶文化中儒、释、道思想的碰撞交融,深入思考生命价值和人生真谛,感悟先苦后甜的茶性,激励学生淡然平和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树立文化自信。茶事活动要发挥社团特色,以鲁东大学“和”茶学社为例,着眼成员多国别及社团活动跨文化的特色,创新活动组织方式,鼓励各国学生分享本国茶文化,印度拉茶、泰国腌茶、蒙古奶茶等各具代表性的茶走入社团,有利于与中国茶文化形成对比,在各具特色的茶俗中追求和而不同,在跨文化的氛围下提升茶文化的育人效果。能够进一步实现育人目标,优化学风校风,弘扬大学精神,培育学生品行,促进多方文化交流融合[ ]。

此外,为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创造新方法。茶艺是以泡茶为媒介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蕴含茶学、泡茶技艺、服饰、礼仪诸多方面。唐代刘贞亮认为茶有“十德”,宣扬饮茶品茗“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和礼敬之道。讲究茶德,塑造高尚的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 ]。突出其中的茶礼、茶德教育,有利于培养礼敬意识,重新审视待人之道,让学生在“鞠躬礼、端坐礼”等茶艺实践过程中,在“仁、礼、信”的茶文化感悟中,提升自身礼仪素养,是实现以茶学社团为“第二课堂”的文明礼仪培养方法。

4 中国传统文化和社团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表明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成为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现代化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张婷提出社团建设的能力互通功能,即全面的自我教育应与不同个体相连接,而高校社团正可以为成员搭起能力互通的平台,使之相互学习、交流心声[ ]。且学生社团的创建自发性和群体广泛性使其天然容易产生文化议题,成为传递思想价值的重要载体[ ]。因此,通过借鉴鲁东大学“和”茶学社活动的经验教训,针对新时期学生社团融合传统文化发挥育人功能提出以下建议。

4.1 运用灵活多样的育人方法,让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无处不在

中国式育人常伴随着理论说教,而真正的育人应该是雅思贝尔斯所说的“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润物细无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减少干瘪说教,轻松自然的氛围更能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不能机械强硬,要结合具体时地、具体情况巧妙处理。比如元宵节猜茶字谜,清明以茶缅怀先人,端午以茶祝安康,七夕以茶为媒,中秋以茶怀乡,重阳以茶益寿,春节以茶待客……顺时而动就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4.2 从师资队伍入手,为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指明方向

社团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引导。可以引进传统文化专业教师,在其引导下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将表层概念转化为实践行动。虽有茶礼、茶具的知识储备,但若没有专业人士教学,实践仍是空谈。通过茶艺师讲解,我们能知晓煮茶时壶嘴应朝向自己,斟茶时应采取退行方向,还应勤拭茶器底部,以免茶水淋漓。从细致入微的茶礼,传递出友爱恭敬之意。此外,由于茶事追求沉稳雅致、宁静致远,因此从事茶事时浓妆就不太妥当。一次次实践引导,茶艺师的价值就在指导建立健康积极的审美构架中表现出来。

4.3 开展跨文化茶艺活动,促使中国茶文化走出去

唐顺宗时,日本僧人最澄将茶籽带回日本,17世纪中国茶叶又远销欧洲。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也曾多次以茶论外交,茶,这片蕴含君子外交韵味的东方神叶,变成中国走向世界的芳香名片,架起了中外沟通的桥梁。

“雨花茶”“敬亭绿雪”“阳羡雪芽”等茶名,常常让外国学生感叹茶叶里的诗情画意和含蓄蕴藉。另外,泡茶、喝茶方式的差异,也侧面反映出各国气候、饮食观念的不同。中国人喜欢泡茶,美国人青睐速溶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讲究“温饮入胃,温煦中土阳气”,而美国人更注重方便效率。尽管各国茶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却都给茶赋予了精神功效和文化内涵,传达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价值观。结合“和”茶学社成员特色,在茶事活动中融入跨文化因素,为各国茶道用具、茶室装饰、茶礼茶俗提供展示舞台,培养学生以茶会友、茶和世界的精神,涵养学生中庸之美、明礼之伦、谦和之道、俭德之行,才能真正做到传统文化和社团活动有机融合,承担起育人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孙晔.茶文化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福建茶叶,2020(12):320-321.

[2] 全春花.试论中国传统茶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国际生的文化育人作用[J].福建茶叶,2019(3):224-225.

[3] 邱袁利.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

[4] 郭乐祥.浅析茶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促进作用[J].福建茶叶,2020(9):195-196.

[5] 张婷.新时代高校社团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9.

[6] 韩煦.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效能的现状分析及其提升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08-111.

猜你喜欢
高校社团育人功能中华传统文化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
高校社团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