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逻辑思路,全面把握其丰富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化具有生态向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中国及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三重影响下生成;具有丰富理论内涵,包括以“生命共同体”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以“两山论”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以“文明兴衰”为要义的生态历史观;在实践中对于推进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的道路探索、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构建的全球共治均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逻辑;理论内涵;实践向度
中图分类号:D64;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7-0015-03
习近平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础,吸收历史实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促进人与自然和解,推动绿色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重大创新,阐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根本关系,指明了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与自身的最终和解的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系统观;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等。它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动力,也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及建设美丽宜居地球家园的行动指南,有其自身独特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向度。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关注生态问题,在阐述自然观、实践观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时,涉及许多关于环境问题的论述,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45自然与人类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无论人类的能动性多么强大,都不能完全脱离于对大自然的依赖。举例来说,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阳光、水等都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的。自然棉麻的本质是植物生成的纤维素,我们日常所穿的棉麻衣物都是间接来源于植物、来源于自然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42如果没有自然界,生命无法维系,社会无法发展,文明无法延续。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才能生存。
2.人与自然通过劳动的桥梁物质交换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2]如果人类总是在没有限度、没有止境地不断索取,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保护自然的话,那么一定会损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想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通过和谐的物质资料交换。
3.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社会生产力虽然在工業革命的作用下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工业革命与此同时也使人类的生产环境恶化,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工业垃圾等将很大的压力带给了人们所居住生活的环境空间。为此需要对我们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这样才能遏制一味追逐利润而引起的过度生产。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历史逻辑
中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并且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在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上,从粗略的概念到详细的操作和法规的加强,是符合历史条件和实践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
1.市场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经济实体往往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而将环境污染的成本转移给社会,因为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如果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没有经济活动参与的公益事业,而只由政府来执行和承担,则会很容易导致政府失灵,例如政府不适当的干预和延迟的政策效果等问题。因此,充分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环境保护积极性,遵守客观经济规律,是建设生态文明体系所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目标责任制是落实生态文明制度的根本保障
国家明确各领域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加强对环境治理绩效和建设生态文明目标的评估评价,对具有约束力的指标考核结果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强调终身追责,细化环境责任的追究形式和方法,形成“制度利剑”,迅速改善和解决了曾经存在的一些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3.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制度科学化的必要条件
国际公认的环境法准则就有公众参与,促进世界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一直都有公众和各种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地表达各个实体的环境利益,在减少环境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抵制和阻力并提高环境制度的实施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环境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程度。
4.国际借鉴是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外生动力
工业文明引起的最早的环境问题的受害者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也是最早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觉醒者,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依靠的就是在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严密的环境法律制度体系。我国注重借鉴国际经验解决环境问题,例如提出“中国21世纪议程”等。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现实逻辑
虽然党和国家一直都很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但是我国的生态环境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资源约束趋紧。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却总是难以领先甚至还会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二,生态系统退化。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把我国的一些耕地、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非常大。其直接表现包括: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栖息地被破坏、林地覆盖率不高等。
第三,环境民生问题。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首推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废气排放,仍有一些烟囱经常排放浓浓的黑烟、有害气体,秋冬之时一些地区雾霾挥之不去。其次是水污染,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产生的污水乱排乱放等导致水体污染,一些地方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和严峻形势,我们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自然。“美丽中国”这个词是在十八大上首次提出的概念。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又要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在过去,自然向来是人认识、作用、改造、甚至征服的对象;而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建设美丽中国,人民群众已经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生态文明思想和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方面有了质的提升。人们生态文明思想的升华,从不懂环境保护到现在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和向往,与生态文明思想建设有着极大的关系。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思考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超越性、时代性、引领性的理念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脉搏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了顶层设计。
(一)以“生命共同体”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
自然界是十分复杂的,存在多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共同构成有机生命体。“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3]17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考虑到整体性和联系性所提出的理论。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使用“生命”的概念,在生态自然的视域中,形象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本体的存在特征。物质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不是机械的、静止的,它是自然界的本质。自然界孕育了具有不同生命形态的万物,包括山水林田湖草和人类。另一方面,运用“共同体”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阐释了物质的普遍联系性,并反映了自然生态中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性,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二)以“两山论”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
“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3]171“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这既阐明了生态治理过程中的思维演变,又论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
生态系统不仅是自然、生态财富,还表现为社会、经济财富,它不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我们绝不能破坏环境,相反,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从前的時候,人们牺牲了绿水青山来发展经济以及提高生产力,极少情况下会去关注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而在现如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实践理解认识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不可能独立,是同步的,应当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眼睛和生命一样去珍爱自然,真正认识到实现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是自然生态的美好,维护生态正义和公平,全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以“文明兴衰”为要义的生态历史观
自然生态环境往往与社会的变迁、文明的兴衰等因素存在着极其深刻的内在联系。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在良好生态环境下起源发展。后来这些灿烂文明之所以陨落,消逝于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到是因为沃野变为荒漠、青山成为秃岭,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167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生态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刻剖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提出了以“文明兴衰”为要义的生态历史观,揭示了古往今来自然生态环境对文明兴衰的影响。人类与生命共同体中的一些其他生命体相比,是最具有影响自然的能力的,能够尽享“山水林田湖草”等其他生命共同体成员所贡献出的生态红利,无疑是站在生态系统最顶端的成员。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滋养着所有生命。如果人类将自然作为征服与侵略的对象,不能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文明也将随着最后一棵树的倒下而终结。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向度
除了丰富的理论内涵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生态保护举措,包括道路探索、制度保障、全球共治,必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道路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大自然是生命之母,当人类善待大自然时,它会馈赠人类;当人类损害大自然时,就会伤害到人类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命共同体”理论后,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理解明显提高,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与行动者。一方面,为了促进绿色发展模式的形成,必须促进建立三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另一方面,有必要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提高人民群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绿色发展理念旨在建立一个反映自然生态系统和规律的健康系统,并在自然、社会、经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之间建立良好和谐关系。消费方式正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变化,“非绿色”的消费方式所占比重之中更昂贵的奢侈消费方式的逐渐增加,已经造成了自然资源污染和浪费。我们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走出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道路。
(二)制度保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建立健全的司法制度,让人民学法、懂法、遵法、守法,并为生态文明建设尽应有的义务,保障其有序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174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法治,坚决严肃惩治破坏生态的行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法律体系,坚持全民对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是逐步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过程,这也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过程,通过法治来参与管理生态环境,并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三)全球共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在全球“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4]。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上,无论人们的国籍、信仰如何,所有人类都是命运与共的,人类只有携起手来,才能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65.
[5]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刘芙彤(2000—),女,满族,吉林长春人,单位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