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螺旋CT与锥形束CT辐射剂量的对比分析

2021-01-15 15:01唐天润王雅欣阮余青王晶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8期
关键词:吸收剂量锥形颌面

唐天润,王雅欣*,阮余青,王晶艳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0000;2.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社区医院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0000)

螺旋CT是一项传统、成熟、可靠、应有广泛的影像学技术,对口腔颌面有关疾病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锥形束CT是上世纪末提出的新一代放射学检查技术,具有低消耗、低辐射等优势,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改良,图像质量显著提升,至今已成为口腔疾病辅助诊疗的主要手段[1]。本研究以口腔颌面螺旋CT与锥形束CT扫描头颈部模,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辐射剂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仿真放射头颈部模:型号为RSDART-210男性头颈部模,由深圳市展业达鸿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共分为9节,孔格间距1.5 cm×1.5 cm,直径5~7 mm。

热释光芯片:使用前应校准、退火,为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采用灵敏度较高的片状氟化锂热释光剂量计。

NewTom VGi CBCT:用以行口腔颌面锥形束CT扫描,具有图像质量高、扫描视野范围大等特点,由意大利QR公司生产。

Bright speed edge select 8 slice:用以行口腔颌面螺旋CT扫描,由美国GE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扫描

对热释光芯片进行校准、退火处理,扫描前,将其放于仿真头颈部体模21个位置处,分别为颅骨前侧、颅骨右侧、颅骨后侧、中脑、垂体、左眶部、右眶部、左晶状体、右晶状体、左腮腺、右腮腺、下颌右侧升支、颈椎中部、颈后部、下颌骨体部右部、下颌骨体部左部、左颌下腺、右颌下腺、甲状腺、食道,每处共放3个芯片,并对各芯片编号。之后对头颈部模分别进行锥形束CT扫描与螺旋CT扫描。来回扫描5个循环后,测量各部位的X射线吸收剂量(D),计算当量剂量(HT)、有效剂量(E)。另选取10枚热释光芯片放于空气中,其读数平均值为本底辐射剂量。

N e w To m V G i C B C的扫描参数为:电压:1 0 3 kv;电流:3.5 mA;曝光时间2.6 s;分辨率:标准分辨率;扫描视野:8 cm×8 cm;扫描宽、高度:15 cm。

Bright speed edge select 8 slice的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170 mA;曝光时间11.6 s;分辨率:标准分辨率。

1.2.2 有效剂量计算

①吸收剂量(D)。通过读取热释光芯片数值,并去除本底辐射剂量,后计算平均值得到。

②当量剂量(HT)。 ,其中DT是辐射种类R在T器官或组织上的平均吸收剂量;WR是辐射种类R的辐射权重因数,本研究中采纳ICR 2007年建议书与1990年第60号出版物中规定的数值。

③有效剂量(E)。E= ,反映器官或组织辐射HT所致的随机性效应危害。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与计算两种扫描方式下受照射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9.0处理数据,对其进行秩和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锥形束CT扫描下各器官、组织有效剂量(甲状腺、唾液腺、骨髓、垂体、食道、骨表面、颊部皮肤等)及总有效剂量均显著低于螺旋CT扫描(P<0.05)。见表1。

表1 两种扫描方式下受照射器官与组织的有效剂量对比(μSv)

3 讨 论

锥形束CT与螺旋CT所采用的X射线,会对人体产生一定损害,通常以有害健康效应表示。有害健康效应又分为确定与随机两种,理论而言只要受照射剂量在规定阈值以下,确定效应就不会发生,实际操作过程中,随机效应是危害人体健康、引起细胞癌变的主要因素,而随机效应发生又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因此利用影像技术进行诊断时,要在充分考虑疾病类型、患者情况、影像要求等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低剂量、低辐射的影像检查手段,以减轻人体损害。

锥形束CT的应用过程为先以低剂量X射线围绕投照体做多次环形数字式投照,之后在计算机中实现所获“交集数据”的重组,进而得到相应的三维扫描图像,其与螺旋CT、X 线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相比,具有不同方向的优势。目前,在不少疾病的诊疗中,锥形束CT的应用价值已经高于螺旋CT,如牙周病、种植牙术、牙体牙髓病等,两种方式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扫描范围、扫描时间、检查费用等方面的对比是影像学研究的一大重点[2]。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与螺旋CT相比,锥形束CT的优点主要有:①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图像质量较好;②X射线剂量较小,则受照射部位辐射剂量较低;③扫描范围灵活,既可针对全部颅面,又可针对指定区域;④曝光时间与重建时间较短;⑤费用较低等[3]。谢晓艳在头颈部体模的21处解剖点上共放置63枚热释光剂量芯片,每处3枚,后采用锥形束CT和螺旋CT扫描头颈部体模颞骨,结果为两种扫描设备的有效剂量相比,锥形束CT显著低于螺旋CT[4]。

本研究在仿真头颈部体模上选择21个位置处放置63枚热释光剂量芯片,结果显示:锥形束CT扫描下各器官、组织(甲状腺、唾液腺、骨髓、垂体、食道、骨表面、颊部皮肤等)有效剂量及总有效剂量均低于螺旋CT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剂量是采用不同修正因子对吸收剂量进行加权计算后得到的更能反映身体危害程度的可靠指标,可作为介绍锥形束CT与螺旋CT辐射剂量的主要依据,则为减弱CT扫描对口腔颌面疾病患者的危害,应尽量选择锥形束CT进行影像检查。这与谢晓艳[4]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螺旋CT,基于人体保护的考虑,应在临床实践中,优先选用。

猜你喜欢
吸收剂量锥形颌面
颅内肿瘤放疗中kV 级锥形束CT 引导引入的眼晶体吸收剂量研究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空间重离子在水模体中剂量深度分布的蒙特卡罗模拟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锥形流量计尾流流场分析
γ吸收剂量率在线探测用硅光电池的电学性能研究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