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2021-01-15 15:0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8期
关键词:胃管营养液胃癌

陆 晴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常熟 215500)

胃癌多以根除术进行治疗,术后患者机体功能将处于高分解状态,且此时因手术创伤及应激,机体更需消耗足量营养,再加上大多胃癌患者因长期胃肠功能障碍本身就存在着营养不良的问题,因此要于术后早期给予患者肠内营养,以改善相关机体运行障碍,同时应以有效护理措施对待之,以进一步保障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恢复[1]。本研究以82例行胃癌根除术患者为例,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以期为相关医疗人士提供实践性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7年9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胃癌根除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n=41)与营养组(n=41)。常规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7.67±4.31)岁,手术类型:全胃切除术14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20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营养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38~55岁,平均年龄(48.73±3.49)岁,手术类型:全胃切除术15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20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6例。两组患者一般材料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早期肠内营养方法:术前并行胃管及鼻饲肠管插入,术后胃肠蠕动、肛门排气后拔出胃管,留存鼻饲管,过24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首先静脉泵入250~500 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若患者未出现显著腹胀、呕吐则通过鼻饲肠管输入1000 ml营养剂,营养成分由一定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构成,腹胀、呕吐等症状消失后调整营养剂量,加至1500 ml。持续给予8~12 d,直至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完全,而后给予半流质饮食。

1.2.2 护理方法: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入院须知告知、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营养液、体位护理、规范化实施相关护理措施、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交流等。营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首先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肠内营养管置入的必要性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以消除患者因基本医疗知识缺乏而出现的恐惧情绪、排斥心理等。其次,当患者出现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难耐受症状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并可通过交谈、播放音乐及娱乐节目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同时实施减缓灌入速度、降低浓度等措施,以尽可能缓解相关不适。②并发症护理。并发症一旦发生,就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就吸入性肺炎而言,要即时停止灌注并给予吸痰处理,就高血糖而言,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必要时可给予一定量胰岛素,就急性腹膜炎而言,应即时停止灌注、告知医师、协助引流或清除渗漏营养液,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2]。③输注及营养管护理。输注过程中应注意肠内营养液温度,一般以37℃为宜,以免发生肠粘膜灼伤、肠痉挛、腹泻等,同时应谨慎控制营养液浓度及滴注速度。鼻饲肠管应与胃管分别固定,且须每日综合测量营养管体外长度,以预防营养管移位、扭曲、变形等。④严格无菌操作。肠内营养液应严格遵循现配现用原则,以免发生污染及变质,同时在使用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无菌操作。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T1),排气时间(T2)、住院天数(T3)。②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的各类肠内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 S P S 1 9.0软件分析记录而来的数据,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计量资料(±s),实施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时间

营养组T1、T2、T3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T1、T2、T3对比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类肠内营养指标

术前,常规组与营养组的体质量、清蛋白、前清蛋白及总蛋白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营养组的四类指标值均大于常规组,但两组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体质量、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蛋白水平对比

3 讨 论

营养不良是胃癌手术后,大多数患者都会存在的体征异常之一,其可令患者免疫力低下,进而增大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影响术后恢复,甚至间接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须在术后通过营养管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此时为减弱肠内营养带来的不适感及增强营养给予效果,还须对患者施以有效性护理措施,如综合护理[3]。

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组T1、T2、T3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营养组的四类指标值均大于常规组,但两组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所述,若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给予有效性护理措施,如综合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恢复,即综合护理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胃管营养液胃癌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加温器减轻外周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所致局部刺激症状的观察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