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强
(宾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宾阳 530400)
严重多发伤指人体一个及以上部位在同一致伤因素(交通意外、高空坠落等)下同时受到严重创伤[1]。由于患者伤后内环境紊乱,加之伤情复杂,极易诱发低温、酸中毒与凝血功能障碍。或是在血容量急速下降的情况下,大量乳酸堆积于体内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因此,科学、高效的救治措施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损伤控制技术最先用于治疗腹部损伤患者,近些年其应用优势开始引起医疗领域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得到大力应用。故本文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的有效性汇报如下。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于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0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相关检查明确为严重多发伤,且符合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标准,即体温低于35℃,凝血酶原时间超过16s等;②患者家属同意加入且愿意配合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者;②严重多发伤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10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65:35;年龄范围在5~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4±15.44)岁;其中,严重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血肿35例,肺部损伤10例,胸部伤导致双侧气血胸33例,重度烧伤13例,其他9例。
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分析,并通过损伤控制技术开展急诊治疗工作。具体方法:①脏器损伤:予以胰腺损伤患者消化道重建处理,以修复受损的胰腺,促进胰液、胆汁的引流。值得注意的是,若需要切除受损器官,应充分考虑,在治疗后采取造瘘的方式改变组织液的引流方式,以预防污染并未腹腔的恢复提供保障。②肺部创伤、颅脑损伤:针对胸部创伤患者,首先对影响通气的创伤做相应处理,为患者建立支持通道,减轻胸部损伤;针对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则予以胸腔闭式引流处理,尽快通知胸外医生进行下一步治疗;针对颅脑损伤患者,首先进行简单包扎与止血处理,通过CT扫描明确病情。若患者不具备开颅手术治疗的条件,可行局麻进行钻孔引流,使颅内压力下降,预防或减少脑疝的发生。③重度烧伤:首先观察患者情况,对其呼吸道梗阻进行处理,以改善通气。在急诊手术治疗后,计算患者热量消耗,并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血糖与精细能量消耗)进行检查,科学配比营养素,将脂肪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100例患者急诊治疗后,主要观察如下几项指标:①救治后恢复情况: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恢复时间。②治疗前、治疗7d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与凝血酶原时间(PT)。③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x2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
100例患者经急救后,体温恢复时间为(8.17±1.23)h,乳酸恢复时间为(12.30±2.14)h。
100例患者经急救后,凝血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时间 n APTT(s)PLT(×109/L) PT(s)急救前 100 33.10±7.19 100.25±30.87 24.22±1.35急救后 100 39.21±8.12 176.21±50.15 14.65±1.42 t - 5.250 10.241 8.437 P - 0.023 0.035 0.021
100例患者中,1 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其中,肺炎3例(3.00%),器官衰竭5例(5.00%),败血症7例(7.00%)。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00%。
严重多发伤发生后不仅导致患者内环境处于紊乱的状态,而且可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支持系统,从而引发致死三联征(低温、酸中毒与凝血功能障碍)加重病情[3],并增添治疗难度。因此,控制原发损伤能够改善患者紊乱的内环境,帮助其渡过创伤后急性反应期,促进救治效果与预后质量的提升。与传统救治技术区别在于,损伤控制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是以控制致命性大出血、控制感染与治疗致死性三联征作为主要目标,并且严格遵循三大原则(早期简化手术、复苏、确定性分期手术)为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4],以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减轻患者各脏器与组织受到的损伤。例如,短时间内通过高效处理对患者的出血症状进行控制,通过相应的检查了解患者病情严重与进展情况。同时,采取措施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将其循环功能恢复至稳定状态,促使凝血功能指标得到改善,进而降低机体温度。最后,在患者复苏后进行确定性分期手术,以减少患者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多发伤给患者造成的威胁。结合此次研究结果,100例患者经急救后,体温恢复时间为(8.17±1.23)h,乳酸恢复时间为(12.30±2.14)h。同时,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同时,100例患者中,1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00%。针对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多发伤发生后可对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发挥激活作用,促使纤维蛋白形成后对机体各系统造成损伤[5],最终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通过损伤控制技术控制患者病情,可为凝血功能的改善创造一定条件,有利于临床医护人员以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作为依据,对出血情况进行控制,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死亡。
总而言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有利于患者体温与乳酸水平的恢复以及凝血功能的改善,进而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