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2021-01-15 20:38朱丽霞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案例库专业课案例

朱丽霞,吴 棒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指示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提出的。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1],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2]。高校大学生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对其价值观的正确指导不言而喻。课程思政提出伊始,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

一、建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必要性

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育人方面存在着相分离的现象。专业课教师应增强立德树人、育人的意识,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育人思想的渗透。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就是专业课老师能够通过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研究,准确地把握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更有效地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首先,能够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专业课与思政课不同,其更加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教师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育人的目的。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挖掘专业课程当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思政育人的自觉性,从而打破长期以来专业课与思政课彼此独立,甚至对立的模式,形成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效应。

其次,能够提升专业课育人力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在其专业领域达到育人效果。例如,在医学领域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传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作为医务工作者其医德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专业课老师可以将专业学习和专业伦理同时进行,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让专业课的育人力度更强。

再次,能够强化专业课教师育人的主导地位。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拥有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定位,即育人的指导者和推动者,而非单纯的教授书本知识的传播者。通过老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中案例的分析,挖掘案例思政元素,以案例当中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从而达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目的。

二、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方法。目前,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在一些高校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微信公众号“武大课程思政”,其中就有很多与其他学院和学校一起讨论课程思政的案例,从经济学、文学、医学、农学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多次交流,旨在“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这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做好课程思政提供了动力。而对于现阶段正在努力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高校,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选择较盲目 从目前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情况来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选择较盲目,主要体现在:第一,专业课教师课程选择的思政教学案例缺乏思政元素;第二,专业课教师选取的案例与专业课融合度差;第三,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目的没有达成共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是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当中最重要的环节,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沟通不足是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选择较为盲目的主要原因。

(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析不够恰当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在对学生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即既要育才又要育人。育人则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专业素养是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析不够恰当的最主要原因。专业课老师不了解思政元素是什么,无法从案例中挖掘思政元素;如果专业课老师只知道一些媒体上常见的口号式的思政元素,那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案例的千篇一律,趋于同质化。专业课老师对思政元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析的深度。目前很多学校的思政教学案例库不仅存在分析的不够恰当等问题,甚至有些案例的分析更是牛头不对马嘴。

(三)有些教学案例选择比较牵强 在传统的工科、医科、农科、文科专业方面,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选取思路各异,主要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选择。由于各学科领域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选择上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在选择过程中比较杂乱甚至十分牵强。工科主要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应用科学与技术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选择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医科是通过科学或者技术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选择上重点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农科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学科,旨在探究农作物的生长秘密和遗传秘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主要选择在粮食的安全方面;文科又称人文社会学科,指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主要选取文学素养方面。不同专业在选择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过程的思路不同,案例选择较为杂乱,其专业的特殊性直接导致思政理论与专业课融合程度不够高。

三、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方法探析

为有效解决上述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实现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对应举措:

(一)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老师的沟通,加快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高质量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之举,加快建设高质量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是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1.加深各院系的合作交流。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是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沟通的有效办法,是促进各院校各院系之间交流合作的可行之策。武汉纺织大学艺术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举办各类“艺术+思政”的艺术作品展拉近了彼此的关系,一幅幅学生作品陈列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艺术学院的走廊,当学生上课或者闲暇时间路过,总能感受到专业性与思政元素结合的美妙,而被展示的作品都是一个个高质量的鲜活的教学案例。院系之间合作多了,学术氛围自然就浓厚了,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就多了。武汉大学陈训威教授认为,单个教师不会成功,需要对接所有教学单位示范引领,进行全覆盖;单个形态不会成功,需要对接移动互联网专注内容,使类型丰富;单门课程不会成功,需要对接修订培养方案专业打通,层次递进的进行;单个学科不会成功,必须对接马学科同向同行,互相支撑。为此,加深各院系之间的合作对于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有很大的益处。

2.明确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目的统一性。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无论是专业课老师还是思政课老师都要牢记于心,这是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专业课教师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把学生观念问题完全抛给思政课老师。相反,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也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状态。目前,高校在校大学生得抑郁症的比率呈上升趋势,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则需要专业课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多多注意学生的精神状态,尽可能早地发现学生的心理等问题,及时与思政课教师沟通,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就“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达成共识,把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只有如此,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3.培养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理念。建设高质量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教师是主要的领头人、参与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师队伍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3]。在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都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彼此多沟通交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在教学案例的筛选过程,通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合作,分析案例当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让专业课老师使用的教学案例既贴合本专业,又紧抓育人的环节、紧扣思政的要素。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对于教学案例库的高质量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专业素养,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可持续发展

1.加强高校合作交流,获取最新思政资源。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99年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首与其他五所高校,联合开办了武汉七校联盟,联盟高校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教学资源。目前,由于一些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还处在刚刚建设或者还没有开始建设的阶段,对于武汉七校联盟互相分享资源这种模式,各高校应该予以借鉴。除了成立联盟分享资源,各高校还可以与其他高校一起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或者经验交流会,提高领域内专家与学者的积极性,以及活动的规范性,达到提升专业课老师的思政专业素养的目的。通过专家和学者的报告提炼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所在高校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和利用,最终收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以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广泛的收集各个高校的前沿教学资源和成功的做法,这对于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知识的扩充有很大的帮助。

2.促进学科相互交融,推动专业理论与思政元素融合。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起来最关键是要找到二者的重合部分,即在学科内部的相似部分。2019年4月29日,旨在培养高水平学术性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启动,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四个新学科从字面上可能看不出什么联系,实际上都是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往的学科划分明晰,随着新一轮科技大革命思潮的来袭,任何学科都无法独善其身,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否则只能被历史抛弃。以艺术与管理专业和马克思主义专业为例,武汉纺织大学这两个专业共同举办的活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反响,归根结底是两个专业的专家和学者发现了学科之间的共同点:艺术追求的是现实美,哲学追求的是真善美。两者都是在美学上的追求,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实践,最终呈现的作品必将是二者融合的结晶,一幅幅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鲜活的教学案例。专业课教师在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合作的过程中,思政素养也在不自觉中得到了提升。

3.提高专业课教师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应该要有一潭水。”[4]这是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作为一个好教师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专业课教师应该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地去学习一些思想理论,这无论是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还是日常的教学都大有裨益。一个好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找准人生的方向,这个任务并非思政课教师的专属,每一个担当得起“老师”二字的人都该担此责任。“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没有教师们积极地去探寻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就会停滞不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无法完成。为此,推动专业课教师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是必然要求。

4.加强团队建设。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能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专业课教师的长期坚持,思政课教师的长期合作,以及学校各相关人员的长期关注。以东华大学为例,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东华大学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通过顶层设计,责任落实,形成了“领导垂范,以上促下,教师示范,自下而上”的工作机制,党政齐抓共管,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进程;成立了专门的改革指导委员会,引领指导,深入一线,深入院系,在一线教师和一线教学中就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工作找问题、找办法、抓落实;成立了专门的改革办公室,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协同推进思政课的显性价值引领和专业课的隐性价值渗透的有机融合。东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经验表明,专业课教师在解决具体的问题过程中,与思政课老师长期合作交流,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

(三)挖掘不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特色,创新发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创新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为此不同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1.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彰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高校可以将历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科技实力名列前茅的高校可以将科学技术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利用高校自身优势与特点,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产生促进作用。例如,北京服装学院在建设纺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将自身的人文价值体系融入其中,形成了纺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双融合。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北京服装学院以口罩出口作为引例,在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的同时,为学生讲解事例:新冠疫情爆发伊始,价格低廉的口罩成为了全球的紧俏资源,我国积极复工复产,发挥了抗疫物资最大供给国的作用。2020年我国累计出口口罩2242亿只,价值超过了500亿美元;防护服23.1亿件,价值超过了60亿美元。通过对案例的思想政治元素的提取,体现了我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快速复工复产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强大,可以对应需求迅速做出反应。还有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登月时五星红旗首次在月面独立展示的介绍:这面国旗是研发团队历时8年选用了国产高性能纤维制成,保证了五星红旗在环境恶劣的月球表面依然保持本色。此案例凸显了我国在空间探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彰显了中国纺织的力量。中国纺织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也体现在星辰大海。北京服装学院的两个案例,彰显了该校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有效载体。

2.借助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创新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学形式。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创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首先,互联网的使用可以让专业课与思政课线上线下相结合。例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马上见》栏目,“马上见”的意思是两位马院老师与其他一位专业课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供学生观看。该栏目首先选定对话学科。充分利用武汉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对话的学科范围力争覆盖武汉大学的人文社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医学部所有学科;其次,选定对话嘉宾。每一个学科里都有自带流量、自带气场、深受学子拥戴、表达能力超强的学者,通过《马上见》的专业能力和态度,可以给对话的嘉宾带去价值;然后,征集对话主题。根据嘉宾的学科背景,确定对话串讲。在主持人、串讲人、对话嘉宾明确以后,在全校大学生范围内征集选题。最后聚焦3至5个选题;再次,创作对话脚本。用自然语言谈出有深度的内容。嘉宾谈的内容有价值,主持人及串讲人谈的内容有价值,双方交流交锋的内容有价值,主要观点有学理支撑、立得住且积极正面;最后,录制对话视频。用视频讲故事,成片质量达到宣传片水准。内容好,形式也好。把武大的美丽风景和人文底蕴、把嘉宾的一颦一笑和睿智学识都融在作品里。通过《马上见》大大促进了武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收集工作,提高了教学效率。其次,由于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设计,因此能够更加了解专业学生需要哪些思政元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各自都能有所偏重、有所针对,而不是千篇一律。专业课教师增强了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课教师增强了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学的针对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们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结合专业课不同特色,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对不同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有利于丰富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内容,特别是对各专业历史文化的挖掘更能有效地让学生了解该专业。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落实“三教”改革,做好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针对《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这门课程,融入了该校的特色内容,即通过本土特色工艺向学生讲授人文历史情怀。具体来说就是先对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其次提出要充分挖掘并提炼思政的要素,提出要培养学生织造生产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怀,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素养以适应我国纺织产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土特色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是学生熟悉的东西,可以很快地领悟其中的思政元素,达到提升自我能力和意识的效果。

“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的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人生阅历相对有限。”[5]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更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加强和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内容,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课的特点,养成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积极构建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这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并最终形成协同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案例库专业课案例
心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国内首个海事司法案例库正式上线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基于实践应用的基坑工程设计案例库建设研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