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出都”

2021-01-15 20:38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训词都城高僧

刘 飖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一、“出都”释义

“出都”一语是魏晋六朝时期的习惯用语,意为来到首都,非离开首都。周一良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札记·北齐书》中指出了“出都”这一魏晋六朝习语的解释:“出都谓赴京都,魏晋南北朝文献中习用。”“出每用为入或赴,而非离去。”[1]吴金华先生的《世说新语考释》一书中也有 “出都”解释,吴金华先生也认为:“出都”“是六朝习语,因为‘出’是一种由隐而显的行为,京城在全国处于最显要的地位,所以进京就可以说成‘出都’。”[2]同时他还列举了一些《世说新语》中的解释为“入”的意义的其它“出”字例句。

“出”是一个反训词①,在徐世荣先生的《古汉语反训词集释》中已经指出。《说文》,出“进也”。《字汇》,出“退也”[3]。于大光先生也指出,“出、入、往、来等词兼有相对二义”,出字,本义与“入”相反,引申为离去。“出”又训为归也,来也。[4]正是因为“出”字是一个反训词,有相对的两个含义,今人在阅读古书时,如果对“出都”一语不加以特别留意的话,很容易出错。例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世说新语译注》,张撝之注译,其中的《言语篇》中的第六十九则: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床帷新丽,饮食丰甘。“出都”就被翻译为“离京”,即“离开京都建康”[5]。这里的“出”字,注译者理解为离开。而同书中其他五处 “出都”翻译为来到京都。可以看出,注译者注意到了“出都”是六朝习语,应该理解为赶赴京都。为何其中的“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中的 “出都”理解错误呢?原因可能是把丹阳郡这一行政区划理解错误了。实际上,东晋丹阳郡郡治就在首都建康。所以,许玄度到刘真长处住宿,就是来到京都。另外,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朱恒夫、王学钧翻译的《新译高僧传》(二版)中对 “出都”的翻译也存在错误,例如,卷四《竺法义传》:“晋宁康三年,孝武皇帝遣使征请,出都讲说。”“出都讲说”被翻译为“出京讲说”[6]。把“出都”中的 “出”也理解为离开了。

其实,在魏晋六朝时,和“出都”一语意思相同,可以互换表达的,在魏晋六朝的古籍中经常出现的还有 “出京”“出京师”和“出京城”三个常用语。这一点周一良先生和吴金华先生以及前贤今人还未指出,并且已有的关于 “出都”的研究,语例大都出自六朝文献《世说新语》。实际上,六朝佛教文献梁代高僧慧皎的《高僧传》和梁代高僧宝唱的《比丘尼传》中关于 “出都”的语例更多,更丰富!比如 《高僧传》中“出都”有14次 ,“出京”也有14次。《比丘尼传》中“出都”有3次 ,“出京城”有1次②。今略举数例:

1.至晋哀帝即位,频遣两使征请出都,止东安寺讲《道行波若》,白黑钦崇,朝野悦服。 (《高僧传·支遁传》卷四)

2.晋孝武帝钦承风闻,要请出京,事以师礼。 (《高僧传·竺法旷传》卷五)

3.姓梁,北地人,少出家,风格秀举,志业强正。初游学于彭宋之间,备通经义,后出京师。 (《高僧传·释慧义传》卷七)

4.又余杭县法开者,亦清爽俊发,善为谈论,出京止禅冈寺,与同寺僧绍有闻当时。 (《高僧传·法度传》卷八)

5.宋元徽元年,净度尼入吴,携出京城,仍住建福寺。 (《比丘尼传·僧猛尼传》卷三)

司马迁《史记》之中还没有出现“出都”这一短语,因此可以推断在西汉以及之前,“出都”表示“来到京都”的这一含义还没有出现。“出都”表示去往京都这一意思,应该是形成在魏晋六朝时期,并且是魏晋六朝的习惯用语,被当时的人自如地使用,不会出现歧义。这是无疑的!其实在魏晋六朝时期,出字的两个相对相反意义的义项在同时使用着。周一良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札记·北齐书》和吴金华先生在《世说新语考释》中对“出都”以及“出”的解释引用的句例都是表示“来到”的含义,容易使人误认为魏晋六朝时出字的含义只使用来到这一个含义,其实不然。“出”在魏晋六朝时,还同时使用着离开的含义。同一个字,两个相反的含义同时存在并且使用,这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在魏晋六朝时,出都、出京、出京师是一个习惯用语,意义就是去往京都。其它的出+方位名词,有的表示来到,有的则表示离开。以梁代慧皎的《高僧传》和《世说新语》为例,略举几例:

1.后因出城游观,见冢间枯骨异处纵横。

(《鸠摩罗什传》)

“出城”,为离开城门。

2.弟子昙和以顺绝谷日久,密以半合米杂煮以进顺,顺咽而还吐,索水洒漱。语和云,汝永出云门,不得还住。其执节清苦,皆此之类。 (《释智顺传》)

“出云门”,为离开云门(地名)。

3.释道慧,姓王,余姚人,寓居建邺,十一出家为僧远弟子,止灵曜寺。 (《释道慧传》)

“出家”一语,在《高僧传》中有很多。是指离开家,皈依佛门。

4.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世说新语·德行》)

“出吴郡”,为来到吴郡。

二、从“出都”到“入京”

唐代官修正史总共8种。检索其中的“出都”这一短语,《晋书》《周书》和《隋书》没有出现“出都”一语,《北齐书》出现1次,《北史》2次,《陈书》和《梁书》4次,《南史》12 次,并且这些 “出都”,都是至都的意思。在8种唐代官修正史中,检索“入京师”“入京城”(“入京师”和“出都”同义),在《晋书》里有5次,在《隋书》里13次,在《周书》里4次,在《南史》里有4次。检索唐代道宣的僧人传记《续高僧传》,“出都”有 18次。没有“入京”,“至都”有1次。胪列数例如下:

1.景遣吴兴太守信都遵收帝及衡阳献王出都,帝乃密袖小刀,候见景欲图之。 (《南史·陈本纪上第九》卷九)

2.贱时,与吴郡孙超之、全景文共乘一小船出都,三人共上引埭,有一人止而相之。 (《南史·列传第二十七》卷三十七)

3.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 (《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八》卷四十六)

中学生物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学概念,抽象与概括是形成概念的重要思维方法。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属性;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他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

4.齐明帝为刺史,雅相器遇。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 (《梁书·列传第四》卷十)

5.建武二年摆拨常习,出都专听。 (《续高僧传·宝唱传》卷一)

6.玄至新亭,元显自溃。玄入京师。 (《晋书·列传第六十九》卷九十九)

分析以上的检索的结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唐代,“出都”和“入京”这两个短语在同时使用着。“出都”作为 “至都”的含义仍然在广泛的使用。从两个短语使用的数量上来看,“入京”一语有逐渐取代“出都”之势。

在唐代诗人的诗歌中,有“出都门”这一短语,表示的却是“离开都城”的含义。这一现象也透露出“出都”这一魏晋六朝习语的含义有向着其相对义的方向发展的迹象。如:罗邺有诗《出都门》,白居易有诗“西出都门百余里”(《长恨歌》),韩愈有“平明鞭马出都门”(《赠侯喜》),韩翃有“晚出都门辞旧游”(《送蓚县刘主簿楚》),薛逢有“醉出都门杀气雄”(《送封尚书节制兴元》),邵谒有“万骑出都门”(《长安寒食》)等等。同时,也用“入京”来取代“出都”,如李白有《南陵别儿童入京》,就是用“入京”表示去往都城。

检索五代时期后晋的官修史书《旧唐书》,“出都”在《旧唐书》仅仅出现了两次,但是含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出都”不是赴都,而是离开都城的含义。

1.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旧唐书·韦思谦传》卷八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2.而巡察使率是三月已后出都,十一月终奏事,时限迫促,簿书填委, 昼夜奔逐,以赴限期。 (《旧唐书·李峤传》卷九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1.二十年,上幸北都,拜暹为户部尚书,便令扈从入京。 (《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卷九十八)

2.是日,晟军入京城,勒兵屯于含元殿前。

(《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三》卷一百三十三)

3.乾守二年五月,三镇入京师,杀宰相韦昭度、李谿。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卷一百七十九)

关于“入京”这一短语,表示“去往京都”这一含义,《世说新语》里还没有出现“入京”。《高僧传》里不仅只有一处用“入京”,而且不同版本有异。这一处在《高僧传·杯度传》里:“至元嘉三年九月,辞谐入京,留一万钱物寄谐,倩为营斋,于是别去。”汤用彤校注为:“三本、金陵本京作东”[7]。即是说,宋元明三朝本大藏经和金陵本大藏经中,此处为“入东”,不是“入京”。从我们的以上分析来看,表示“来到京都”这一含义,魏晋南北朝应该用“出都”,“入京”一语此时还没有出现,所以此处应该为“入东”。

三、“出都”即离开都城

检索宋代赞宁的《宋高僧传》,已经没有“出都”一词。表示 “来到京城”这一含义时,《宋高僧传》用的是“入京”“入京城”“入京兆”。在《宋高僧传》里,有8次“入京”“入京城”“入京兆”。检索宋代的史书,以《新唐书》为例, “出都”出现两次,“出都门”出现一次,都是表示“离开都城”这一含义。“入京”“入京师”等类似的表达在《新唐书》中出现多达38次,表示“来到京都”这一含义。由此可以推断,宋代时,“出都”的含义继续沿着五代时含义的发展并且进一步的固定化,“出都”已经完全演变成了离开都城的含义,“出都”原来的“来到京城”这一含义已经被“入京”完全取代了。列举《宋高僧传》和《新唐书》中的例句为例:

1.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夺府库,相杀戮。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卷二百0七)

2.宫中禁索苛亟,帝与后相视泣,宫人私逃出都,民崩沸,或奔开化坊依胤第自固。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卷二百0八)

3.甲子,高祖入京师,至朝堂,望阙而拜。

(《新唐书·本纪第一》卷一)

4.广德初,吐蕃入京师,代宗幸陕。 (《新唐书·列传第七》卷八十二)

5.至仪凤年初,交州都督梁难敌,遣使同会宁弟子运期,奉表进经入京。 (《宋高僧传》卷二)

与上面检索的《宋高僧传》以及《新唐书》所得出的推断相吻合的是,在宋代诗人那里,“出都”也已经是表示“离开都城”的意思了。如:苏轼《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陆游有《出都》,毛滂有《出都寄二苏》,宋庠有《迟明出都谢雪龙门佛祠途中复遇雪》,郑獬有《出都次南顿》等等。晚清康有为有《出都留别诸公》,其中的“出都”亦是“离开都城”的意思。

宋代以后的关于“出都”的语料,不再胪列了。可以这样推断:“出都”这一短语,魏晋六朝作为一个习语,表示的是去往京都这一固定意义。在唐代,“入京”作为一个固定短语,表示去往京都这一含义,代替了魏晋习语“出都”;在五代时期,“出都”有表示“离开京都”的含义。在宋朝时期, “出都”已经变为了“离开都城”的习惯用语了。大致说来,自五代后至清朝,乃至当今,“出都”一短语,已经是“离开都城”,不再作为“来到都城”。“出都”作为“去往京都”含义这一习语已经消失了。

四、余论

“出都”经历了从魏晋六朝的习惯用语“赶赴都城”,变化到五代时期及后世乃至当今的习惯用语“离开都城”,同一短语,其含义从一个极端转变到相对相反的另一个极端的含义,这在语义的发展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关于“出都”一语的语义演变的原因,上文已经指出,“出”是一个反训词,具有“进”和“退”的相对二义。 “出都”一语,其 “出”字含有“进”“去往”这样的义项被淘汰,只留下了“退”“离开”这样的一个义项。这样 “出都”一语的表达就更加准确了,不会再引起歧义了。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词语还有,如“祥”的“凶兆”义消亡了,只留下“吉兆”一个义项;“赋”的“征求”义消亡了,现在只有“给予”义仍在使用。

从“出都”一语的语义发展演变来看,由于受汉语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制约以及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对语言严密准确的要求等,反训两个相反义项中的一个渐渐自然消亡了,只保留下一个义项,这样汉语的表达以及汉语的理解都更加准确了。这也是反训消亡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形式,大量的反训词都这样自然消亡,淘汰了[8]。当然,新的反训词也会随着时间、社会以及语言的发展,也会产生。

注释:

①所谓“反训”,其实义兼正反。最早注意到这个现象的是东晋郭璞。

②文中使用的检索工具为国学大师网站(http://www.guoxuedashi.com/)中的全文检索。

猜你喜欢
训词都城高僧
践行训词精神 护航安全发展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以全新视角解读习总书记为消防队伍授旗并致训词的重大意义
【训词】
心中的镜子
丝绸之路上的两位高僧
憶山水城林·魅力都城——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
浅析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几个主要特征
唤醒良知
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