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茹宏 赵翠红
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混合教学的推广一直不温不火。2020年上半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改变了混合教学的正常推广进程。伴随着教育部2020年1月29日的通知的全面实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从大学至小学,一场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拉开了大幕。如今,学校复学,线下教学秩序基本恢复正常,线上教学回归辅助角色。但不可否认,这场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对混合教学必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分析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推进混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2020年上半年大规模线上教学暴露出的问题,有许多研究者认真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从2020年上半年我国的线上教学实施情况来看,用“空前”二字形容毫不为过。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1 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 775万人。截至2020年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1]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国家一直重视线上教学的推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线上教学稳步发展。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打断了线上教学由点到面、稳步推进的推广进程。从高校到中小学,所有的教师,不管有无线上教学经验,不管是否做好思想准备,都被迫、无奈地开展线上教学。许多没有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仓促上阵,在各种网络资源平台中抓取授课资源,临时抱佛脚地去学习线上教学技术。正是因为被动应付,这场规模空前的线上教学才使教师手忙脚乱:不会使用教学软件、无所适从;视频开美颜过度,引发学生热议;不知麦克风关闭,却继续“自我表演”……
线上教学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课件的准备、微视频的录制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网上有海量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需要教师结合课程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进行选择、整合。但是,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可能给教师留下充足的备课时间。面对学校提供的授课平台和资源,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教师该怎么办?有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适应得比较快;苦心钻研线上教学规律的教师也能迎头赶上。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对线上教学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甚至抱着“等”的思想——疫情很快就会结束、线上教学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对线上教学缺乏研究的动力和热情。他们中间,有的简单地在网上抓取现成的教学资源,不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照搬别人开发好的课程,自己仅仅充当“搬运工”和“解说员”的角色;有的采取简单的录播课方式,仅仅是将线下教学的内容搬到线上。这些简单搬移的线上教学,不但发挥不了线上教学多媒体、娱乐化教学、社区化教学等优势,而且因为时空阻隔、无法与学生实时交流,丧失了线下教学优势。缺乏创新的线上教学,自然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线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同处一个空间,教师能够清楚了解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转变教学策略。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一”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有空间的隔离,学生与学生也有空间的隔离。师生都处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教师无法全面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不熟悉线上教学规律的教师,只能机械地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无法与学生充分互动。师生之间互动滞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节;生生之间交流中断,学习共同体难以构建。教师无法像线下教学那样有效调控课堂,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应该说,2020年上半年我国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只是特定情势下的极端个案,但它对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进行了一次检验。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映射出教师网络资源观念落后、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和互联网思维欠缺等深层次原因。分析线上教学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对混合教学的影响,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有助于混合教学的稳步推进。
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有效利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线下教学,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乃至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精心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在线上教学和混合教学条件下,如果没有优质、符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线上课程资源,就很难充分发挥线上教学活动的优势。在线上教学期间,为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大量使用线上课程资源。由于课件制作成本的制约,很难保障每个教师都亲自制作线上课程,教师更多的是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各种线上教学资源很多,“钉钉”“学习通”也提供了很多线上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存在共同的缺陷:适用性不足。许多教师面对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感觉都可以,又感觉都不是很合适。直接拿来用吧,不符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改进吧,受制于时间和精力,短时间内也很难完成。许多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既爱又恨,离了网络教学资源不行,照搬网络资源又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混合教学中,线上资源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混合教学,既能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让在线课堂成为知识传授的重要渠道,又能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面对面互动,进行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使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混合教学也面临教学资源的选取、改造问题。线上资源是开展混合教学的前提。混合教学,把传统的课堂讲授通过微视频上线的形式进行前移,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教室,从而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线上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对混合教学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线上资源的不足,二是对线上资源的改造。教师如果能够自己制作线上资源,使用起来肯定会得心应手,但受制于制作成本和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亲手制作线上资源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并不可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对线上资源进行取舍并加以改造的能力。从线上教学暴露出的问题看,许多教师欠缺的恰恰就是选取、改造线上教学资源的能力。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混合教学的推进将会非常困难。
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是开展线上教学的基本前提,开展线上教学的关键在教师。任课教师对线上教学的主观态度和教学能力是影响线上教学的主要因素。[2]这场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充分暴露了教师线上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虽然有些教师在近些年的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线上教学操作技术,但大部分教师在线上教学开展初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摸索平台操作、设计线上课堂阶段,能凑合着把课上完都已经不错了,根本谈不上高质量的教学。有问卷调研显示,“认为自己具备线上教学能力”的教师只占6.69%,“在此之前没有使用过线上教学”的教师高达73.12%。在线上教学需要的教学能力中,62.41%的教师认为自己欠缺“线上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45.1%的教师认为自己欠缺“教学软件使用能力”,41.95%的教师认为自己欠缺“线上师生互动能力”,41.61%的教师认为自己欠缺“线上教学检测能力”,37.14% 的教师认为自己欠缺“个性化教学指导能力”。[3]
在混合教学中,熟悉线上教学规律、熟练进行线上教学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缺乏线上师生互动能力、线上教学指导能力、个性化教学指导能力,教师提前布置作业、远程辅导、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就会受到制约。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诸多区分,都在于互联网的介入。2020年上半年,不管教师和学生是否愿意,互联网强行介入大规模线上教学已成事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线上教学的互联网特点研究线上教学规律,培养互联网思维。从本质上看,2020年上半年大规模线上教学暴露出的问题,恰恰是教师互联网思维的欠缺问题。
首先,许多教师缺乏钻研“互联网+”教学规律的动力。在龙祖胜等的调研中,教师在回答“疫情过后您对实施线上教学的意愿”这一问题时,“将继续组织实施”的仅占6.21%;“不愿意组织实施”的占21.16%。[3]这说明,许多教师还没有正确认识混合教学将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的趋势,缺乏研究线上教学规律的动力。质言之,在混合教学模式中,互联网是必不可少的媒介,教师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互联网对教学带来的影响,积极培养互联网思维,怎么能够有效应对混合教学带来的挑战?
其次,许多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搜集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知识资源的“垄断”权威受到挑战。从教学资源的获取上看,在线下教学中,学生多听从教师的安排搜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资料的搜集方向和范围基本可控。在线上教学中,除了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源为学生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本领可能远超教师的视域,存在脱离教师控制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缺乏互联网思维,很可能就会落后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知识权威就会受到挑战。在大规模线上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线下课堂照搬到线上,没有意识到在网络资源的海洋中,学生可能已经远远游离教师的可控范围。在混合教学中,教师要以更开放的视野认识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向学生提前布置资源搜集任务,如果教师仍然缺乏互联网思维能力,不能引导学生搜集网络资源,线下辅导恐怕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再次,许多教师缺乏利用大数据资源服务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通”“钉钉”等在线教学平台在线上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客气地说,许多教师仅仅是将这些教学平台作为完成线上教学的工具,对其功能并没有进行充分挖掘,更缺乏利用这些平台提供的大数据资源服务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学习通”“钉钉”等提供了在线测试服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学习效果进行精准统计。在线下教学中,我们也强调对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目标的测试,但受制于教学精力及测试工具的不足,教师不可能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借助于“学习通”“钉钉”等提供的任务点完成情况统计、章节测试、课堂活动汇总等功能,教师不但可以掌握学生总体情况,而且可以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还可以实现对教学的过程监控,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对这些功能并不熟悉,更不要说主动应用了。这些功能及其作用的发挥是混合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大规模线上教学中暴露出的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混合教学的推进。
归纳起来,线上教学中暴露出的教师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线上教学能力不足和互联网思维的欠缺,而这两方面对混合教学的推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解决教师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推进混合教学,可以考虑从提高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和培养教师互联网思维两方面着手。
不管是搜集、改造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搜集教学资源,还是线上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线上教学指导、个性化教学指导,教师在大规模线上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大都可以归结为线上教学能力问题。因此,必须注重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可以在对教师线上教学能力与问题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聘请专家开展针对性培训。[4]专业教研室(组)应发挥团队力量,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交流分享线上教学经验,为同事解决线上教学问题出谋划策。教师个人要主动研究线上教学规律,正视自己在线上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线上教学能力。在线上教学能力的具体内容方面,可以考虑将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培训重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线上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例如,线上教学方法的选择。目前,线上教学形成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在课前,教师根据课程计划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基于网络资源或线下各类资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学习模式能够锻炼学生寻找与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让学生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应用知识、整合资源,主动探索、协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完成任务。[5]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考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否能够检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能够经得起网络的诱惑,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学会自主学习,而不是根据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特长选择容易实施的教学方法。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思维对教学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教师还是用19世纪的教育理念、20世纪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就很难完成21世纪的育人任务。首先,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正确认识互联网、网上教学资源在混合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懒惰、畏难情绪,主动钻研线上教学规律,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平台不单纯是教学工具,其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的许多功能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目标。例如,目标导向教学法,强调通过目标与项目的设计,通过师生间充分沟通,通过激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有关的理论、技能,培养相应的能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起自信心、自尊心,最终实现教学目标。[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并且要对每个学生的目标达成度进行测验,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在传统的线下课堂中,限于教师个人精力和检测工具(不管是提问还是卷面测试),教师很难精准掌握全体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如果教师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就可以主动挖掘、熟练掌握各种学习平台提供的教学过程监控、学习效果测试及统计等功能,使其服务于预定教学方案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经历过大规模线上教学活动,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学校、教师都需要正视混合教学的发展趋势,正视线上教学暴露出的问题,有的放矢,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互联网思维,用21世纪的理念和思维为社会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