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顺,郭超
(1.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是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追寻党的百年历程中的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深层次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的历史,在回顾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在把握规律中寻求解决新时代发展中问题的方法。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守正出新,不断发展。“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2]211
“故事”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为“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运用故事法(讲故事的形式)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讲不同时期的党史故事将穿越百年的党的历程、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及形成于不同时期的伟大精神,以受教育者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传递史实的过程中,将先辈的崇高精神、科学理论指引与规律性的把握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关于“讲故事”,学界虽有着相关的论述,但与党史学习教育中运用的故事法有着较大的区别。如周良书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一文中指出,研究党史应学会讲好故事,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等进行党史故事的叙说[3]。笔者认为周良书的论述更多偏向于研究性的、书面文本形式的讲故事,是间接性的面对读者,而非特定情境下的直面听众或观众的讲述。胡白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要求》中,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角度阐述了讲好中国故事需遵循科学的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点从教学的实践方面阐述了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素养、基本原则和精准策略[4]。特定的学校教学场域下,受众具有较为单一的相同或相似专业、背景和年龄等,不同于党史学习教育中面对的受众。故事法作为一种学习教育形式,涉及不同层次诠释者、不同场域等情形下的运用,借鉴诠释学理论,利于从理论的前提上反思当下司空见惯的故事法这一党史学习教育形式,规避潜隐的问题,消解时空间距和主体间距,对由谁来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及如何讲故事的问题进行科学地把握。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故事法的运用潜隐着讲述主体的泛在化、内容重构的虚无化和故事受众的同质化等问题。
党史教育学习中故事法的运用是为了更生动鲜活地讲好党的百年历程,赓续党在不同时期的精神命脉,在回顾百年历程中汲取精神的营养,在总结经验中统一全党思想,更好地解放思想,守正出新,指导当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运用故事法开展党史教育学习中,必须遵循科学的诠释学的方法论指导,正确处理好理论专家的诠释与普通群众的讲述的关系。党史故事讲述者必须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必要的专业素养,无论是史论结合的专业化诠释,还是“以小见大”式“革命后代”者的大众化的讲述、青年学生群体声情并茂式的讲演都应是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可分享的。因而人人皆可讲党史故事,并不是任何人都可成为党史故事的讲述者,并不是没有标准地选择讲述者,如果过度地将故事法的运用泛化,则可能使党史学习教育肤浅化,可能导致党史学习教育走向娱乐化,失去党史学习教育的初衷。
党史故事的发生,是特定背景下的具体事件,同时又是在大历史视域下的非独立性事件,任何百年历程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都有其发生的历史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党史故事的讲述中,必须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不违背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故事重构与重现。在故事的重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结合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同时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进行适当的艺术性加工和细节化的处理。另一方面绝不可超越于特定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进行虚无化的过度渲染,甚至神化特定历史人物的历史抉择,以避免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
党史学习教育中,故事的讲述对象是不同层次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行业等,拥有着各自的前理解,由于前理解的差异,必然会出现对同一故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不同。为增强故事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效果,需要注意不可简单化、同质化地对待故事的受众。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根据专业、行业等背景的不同,寻求最大共同性的公约数,采取分众化、精准化的故事讲述,规避因同质化地对待故事的受众而降低故事法的应有效果。
党史学习教育中故事法的应用,意在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2]161,通过对党在各个时期经历的事件记录、历史的遗存物、亲历者的回忆录等重现或重构党的百年奋斗的宏伟画卷,呈现出党的领导与为民初心。从诠释学的视角看,如何讲好党史故事,离不开对三大主体性要素的精准性把握:故事的诠释者(讲述人)、故事的文本、故事的受众。
党史故事的讲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故事讲述,其区别性在于讲述的故事应是信仰性、理论性与知识性合一的故事讲述,要求故事的诠释者(故事的讲述人)应是政治强、业务精的,因此选好诠释者(故事的讲述人)十分重要。首先,故事的讲述人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拥有“以信仰为基础的理性主义立场”[5]147。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强调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6],确保党史故事不变味,更具说服力。
其次,需有必备的专业素养和讲演素质。专业素养能够确保故事的知识性、史料的权威性,尊重史实,实事求是,确保知识性的不离场。党史故事的诠释者(故事的讲述者)还应具备基本的专业讲演素质。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中提出演讲者应具备的说服三原则理论:即人格诉诸、情感诉诸、逻辑诉诸。[7]故事的讲述者充分利用自身“善意”的人格、情感的共情和适当的说服方式,将党史故事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讲演。结合当下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笔者认为,党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党史事件(故事)的亲历者及其亲属或身边人和经过相关训练的专业性人才更适合担当党史故事的诠释者(讲述人)的角色。把专家学者的诠释与(接受过相关训练的)普通大众的讲述相结合,既可以实现以小见大,实现情感认同与情感共鸣,又可以以大见理,可以讲述出党史故事背后的所以然,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走心”又“走深”。
故事文本的场景境域的复建、重构依托于在自然时空中流逝的活的场景境域的再现。如何将百年历程中的流传物转换为“活”起来的文本,一方面需要让革命遗存物“开口”而呈现出来的信息文本,另一方面需要重构故事文本的时空境域,回到或走近原有时空背景的视域,搭建文本、诠释者(讲述人)和受众之间的共时性视域,实现视域的融合。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散落在百年历程中的故事文本与当下的现实生活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时空间距和视域间距,故事的文本所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已远我们而去,发生时的境遇等也不再是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因此要实现对百年历程中事件的重现,必然离不开对时空与视域间距的克服。在尊重现有考证史实基础上,尽可能对事件发生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背景实现知识性的全面占有,还原一个立体化、丰满化的事件原本,将相对碎片化的各要素重构成适于讲述的党史故事之中,消解时空间距,实现情感共鸣。
基于此重构的党史故事,为便于诠释对象的接受和理解,还需在重构的过程中,将已经远离我们的文本与当下的现实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勾连,将流逝于历史中的传统与现实的生活进行相应的隐喻,以现实中熟知的场域,加深对消逝历史的理解。
“每一个使自己由自然存在上升到精神性事物的个别个体,在他的民族的语言、习俗和制度里都发现了一个前定的实体,而这个实体如他所掌握的语言一样,他已使其成为他自己的东西了。”[8]25-26基于前理解下的“共通感”,在党史故事的讲述中,对于党史故事的诠释者(讲述人)而言,需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素养、教育层次、行业背景等因素对于诠释内容的理解接受度问题。由于受众的理解都是基于自身的经历与认知进行的,因而在故事的讲述准备中需要进行受众的层次化分析和分众化把握。必须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层次化、分众化的讲述,根据受众的不同阶层与背景,采取不同的阐释方法,选取受众相对熟知的故事素材,使用受众熟知的话语、媒介进行诠释。借助融媒体、VR等现代科技的支撑手段,重构党史故事的特定境域,将已逝去的时空再现,“依赖于人类生活的共同性(包括共时性意义上的共同性和历时性意义上的贯通性)”[9]47,将党史故事“活”化和生动化,实现讲述形式的大众化、诠释内容的通俗化,方可保障受众从认知到情感上的体验和参与。
前文已强调故事法的正确运用,离不开对党史故事的讲述者、故事素材的选取、讲故事的场域、故事的受众等方面的正确把握。因而故事法在当下党史学习教育的应用时,必须正确把握人人讲党史的限度、做好故事素材选取上的考量、讲述场域地设定和精准化地宣讲。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家”的界定,其含义包含两层:其一为著名的专家,其二指代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仅需要“大家”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将党史故事,在政治正确、学术严谨的基础上,阐发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故事。在宏观层面上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在故事的讲述中阐发其所以然的应有之义。也需“大家”以亲历者、经历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的亲属、身边人等进行“以小见大”式的故事讲述,以情动人,以情明理,在讲述中回忆对党在不同阶段的重大历程和重要人物的亲身经历的感悟,形成特定事件特定时期的“共情”,传达出党的百年历程中的精神与为民初心的本质。在“大家”与“大家”的结合和互补中,从不同的视角,穿越百年时空,回顾百年伟大征程,将党的百年历程,生动化、丰满化、立体化呈现在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面前。
在谈及“大家”概念时,还需关注另一层面的含义,即普通群众对于党的百年历程的需求,作为受众者的“大家”,在党史教育学习中,还需要大家在宣讲党史中以“受众”的视角,充分倾听听众的需求,了解听众的情况。在这一层面上谈党史学习教育,就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判断是采取学术话语的史论结合式阐述,还是基于身边事身边人的情感共鸣基础上的,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传承革命精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青年一代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2]47“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0]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和老同志结合自身革命经历讲故事,是事件的亲历者,通过回忆口述、自传实录文本等形式呈现百年辉煌历程。这一特定群体所讲内容的说服力和讲述者本身的感染力,在讲述党史故事中的作用,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传达革命的历史史实与蕴含的伟大精神,引领受众在共情中,达到心灵的震撼、精神的共鸣与认同,最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民族自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好这种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革命事迹等,“结合本地史实,有根有据地介绍革命先辈和英雄烈士的事迹,重点挖掘其精神内涵和崇高气节,通过身边人、家乡事的鲜活教材进行深入学习。”[11]讲述者在讲述党史故事的过程也是讲述者本人的情感分享过程,其实质则是历史情境的重构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情境的构建,实现情绪的感染,达到“共情”的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云南等地考察中,多次提到各地特有的红色资源、革命精神的形成等丰富的故事题材,结合“本土”的故事资源,将故事本地化,其背后蕴含的则是,这些本地化的“活的教材”的背后是大家所熟知的情境下的故事,基于此便构成了人们的“前理解”的基础保障,进而丰富、立体呈现出历史的原真情境,实现讲述的故事使听众身临其境,得到熏陶与洗礼。
党史故事的选择及与现实的勾连,重现或多大程度上呈现党的百年历程,需要重视党史故事素材的选取。选择何种故事,故事与当下现实的连接度等都应是在讲述党史故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三重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内容的选择和重构。
1.正确处理好伟大与平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典型性、标志性、具有重大转折点意义的事件将党的百年历程贯通起来。同时也不可忽视挖掘党的百年历程中大事件背后的小场景、小人物与小视角的切入点,还原与重构“有血有肉”的大事件,生活化的历史人物形象。在“共同感”的诠释视角下,将历史遗存物等共同组成的历史文本,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适当的艺术化、细节化的处理,还原为“活”的人和“活”的场景境域,正确处理好重要历程与百年历程、重大事件与日常事务、重要人物与平凡之人的大小考量,既要有伟大的平凡,也要有伟大的平凡。党史故事的选取上还要从历史事件与现实实践的连接度进行考量。选取党史故事的素材须结合当下党和国家大力推动的事情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素材。从历史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事件素材中,引申出现实意义,才能真正将党史与现实相结合,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意在阐发对当代的价值意义,“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2]163。
2.把握理论性与规律性,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党的百年历史,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学习党史过程,亦是学史明理增信的过程,是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和信仰的过程。因而在党史故事的讲述中,一方面需要展现革命先辈为祖国为民族独立富强而进行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另一方面也要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
3.基于理解基础上的信仰实践。“理论是要通过群众的理解来发挥作用的,理论绝不能成为理论工作者自身的游戏,它必须掌握群众,走入群众的生活”,因而对党史的学习教育需要“依靠群众的具体化理解才能转化为合理的实践”[9]162,实现理解的具体化和具体化的理解。文本与理解者的对话,并非文本的独白,而是情境的互动和理解者自身的情境反思。结合党史教育学习中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实践,实现学思践悟同步,最终落脚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锻炼。学而信,信而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具体实践,指引人生,引领全体党员与青年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相结合,在赓续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12]
党史教育学习,需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在多场景下进行,将学习教育的指导意见具体化、实践化。除常规化的集中学习、组织领学(专题式讲座)与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做法外,还需深入挖掘本地本单位优势资源,探索创新体验式学习、创设特定学习场景的沉浸式学习的方式进行,以期增强学习的实效。以特定场景沉浸式学习为例,利用本地区红色资源(红色遗迹、红色博物馆展馆等红色教育场),以事件亲历者及其传承者等实地讲解的方式,用深厚的爱国之情与坚定的信仰之心分享个人体验,引导受众实现情感共鸣,在身临特定场景下,促进受众的反思。
充分发挥新科技赋能党史故事的作用,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如VR技术场景再现,让故事和人物重新活起来,红色文物自己“开口说话”等),强化融媒体的传播效果,利用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抓好全体党员学习党史的同时,辐射青少年群体和普通民众。中国之声电台推出的“百件文物的声音档案”让人印象深刻,通过赋予党的百年历程中具体典型性的百件红色文物“开口说话”的方式,在广播、网络等新旧媒体上进行广泛传播,不仅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党的百年辉煌,也实现了红色文物由物质性保存转向了精神性传承的转变。
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增强党史教育学习的仪式感。“要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教育活动,促进广大中青年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1]在纪念活动体验式的参与中,实现视域的融合与共情,让参与者在设定的境域中,消解时空间距,用心用情感悟故事历史背后的精神,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行动上的自觉。
每一群体都有每一群体特定或相似的经历,特定的实际工作场,因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需要党史故事的讲述者在故事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根据讲述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讲述方式和讲述内容,以实现精准化的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网站,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13],分布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需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具体化地开展和推进,如针对党政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重点在学史增信、学史崇德上走深走实,将学习党史作为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拓宽干事创业视野的重要手段。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廉政教育等实际工作,将百年历程中党始终不变的为民初心、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讲清讲透,落脚于学史力行。对于工人党员,可以重点挖掘和讲述百年辉煌历程中的工匠精神,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以行业、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广大工人党员群体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立足平凡岗位,发挥无私奉献精神,做出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业。
广大青少年学生群体是党的后备军,祖国发展的未来,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也是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重点以革命先辈的精神熏陶,以革命先辈青年时期的人生选择和理想追求启迪广大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抵制各类西方思潮的影响,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通过党史教育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全党上下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需将历史与人民选择了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14]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等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立足实际向普通民众加强宣传教育,“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1]。
党史学习教育是学思践悟四位一体的过程,“要防止肤浅化和碎片化”,“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1],还需要将学理性与史实性相结合,将认知的提升与党性的增强相结合。因而在讲述党史故事中,既要从每件红色文物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2]184、“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2]185,还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于党史故事中。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传递伟大精神、辉煌历程,将受众由认知层面引领到信仰实践的层面,在“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1]中,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