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淑晴
(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体现着对科学社会主义远大目标、根本航向等“本”的坚守和维护,而且以极大的包容性兼容中国的传统与变革,包容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产物,彰显了鲜明的固本包容精神。所谓“固本”,就是坚持和维护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资本主义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特质;所谓“包容”,就是在坚持和维护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高度的自信宽容、接纳、吸收不同的声音、思想和主张,彰显开放、借鉴、合作的气度和胸襟。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逻辑,着眼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生成的必然性,揭示其生成彰显着历史、理论和现实前进的逻辑,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
一
在历史逻辑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互鉴互学,同时汲取了苏联模式处理固本与包容关系的深刻教训,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的历史产物,这一精神的生成彰显着历史前进的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互鉴互学
马克思主义不是中国本土的东西,它诞生于西方文化的土壤,是不折不扣的“域外文化”。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相遇时,社会主义的探索者必然面临如何认识和处理固本与包容的关系问题。有人制造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对立论”,认为不是前者“吃掉”后者,就是后者“吃掉”前者,二者根本不存在包容互鉴互学的可能。这是极大的误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陈先达先生对二者的关系作了深入透彻的研究,指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变革中国社会”,“只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2]这就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包容互鉴互学的关系,旗帜鲜明地批判了那种认为二者“非此即彼、冰炭不可同炉”的错误观点。一方面,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道路上就有了指路明灯,中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兼容中国历史文化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就要不断推动文化的现代创新,包容借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3]35没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互鉴互学,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4]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是要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同样,强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要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已深深打上了中国印记,中国传统文化亦早已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义印记,它们谁也“吃”不掉谁,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正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互鉴互学和深度融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固本包容精神。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汲取了苏联模式处理固本与包容关系的深刻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走的是传统社会主义的路子。这种传统社会主义看上去十分注重“固本”建设,即经济上坚持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政治上坚持苏联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领导,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苏维埃政权;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坚决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共产党执政、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无疑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特质,坚持和维护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另一方面,列宁去世后不久苏联即抛弃了新经济政策,社会生活中越来越不能包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竭力抬高计划经济的地位,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苏联共产党一党执政,不能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其他政党的存在;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干预文化建设,把苏联以外的文化妖魔化,拒绝文化的开放包容性。当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苏联社会主义注重固本建设的确刻不容缓,但它对社会主义“本”的理解过于僵化、简单化和片面化,严重脱离了苏联具体国情,甚至把有些不属于“本”的东西也当作“本”来加以固守,结果僵化、扼杀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斯大林之后的苏共领导人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迈出改革步伐,注重社会主义的包容建设。但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又陷入了只讲包容而不要固本的另一极端,放弃了公有制、共产党的领导,奉行私有化、多党制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结果导致社会主义“本”的最终丧失而亡党亡国。苏联社会主义处理固本与包容关系的片面和极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的历史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绝不是历史的偶然,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19世纪40年代,中华民族是背负着鸦片战争的巨大耻辱卷入近代社会的。为了谋求民族复兴,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纷纷效仿西方,或兴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或发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试图把西方的社会制度移植到中国来。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3]11,最终“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3]10,这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出发,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课题,找到了一条既坚持固本又勇于包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又进一步在中国具体实践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课题,创造了一条既坚持固本又勇于包容的社会主义革命路子,最终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启动后,党一方面牢牢扭住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放,一方面深刻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时代课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逐步走出了一条既坚持固本又勇于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路子。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固本包容精神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生动反映。
二
在理论逻辑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维护,同时受到固本包容理念成功运用的鼓舞和固本包容智慧巨大魅力的激励,实现了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跃迁,生动彰显着理论前进的逻辑。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确立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固之“本”
所谓基本原则,即做事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带有根本性的东西,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准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但仍然没有改变不公平的剥削制度,社会主义的思潮与学说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中应运而生的。最早兴起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绵延16—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建立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这是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相适应的理论反映,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无法梦圆的空想。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实践,深刻总结了运动的经验教训,在主要吸收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无产阶级要实现自身解放并达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得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要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劳动群众彻底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要“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5],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这些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与灵魂,同时又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留下了广阔余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指明了目标与航向,让渡了巨大的包容空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受到了固本包容理念成功运用的鼓舞
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和“本”,只有本固,社会主义方能不偏离正确的航向而误入歧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运用和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可以不顾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一味地生搬硬套,只讲固本而丧失包容精神。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系统阐发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1872年,马克思为《共产党宣言》作了德文版序言,指出:实际运用这些原则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6]。就是说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革命和发展道路的论断以及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7]的见解,就是基于中国、印度、俄国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而得出的预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拓展,蕴含着丰富的固本包容理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视野中,社会主义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包容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固本包容理念的成功运用是社会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大奥秘。这一奥秘首先被列宁所掌握和运用。列宁在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带领布尔什维克党运用固本包容的理念和智慧,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十月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功完成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后来又带动十多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固本包容理念成功运用的伟大范例。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新生的政权和国家里怎样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同样面临着既要坚持固本又要勇于包容的艰巨任务。列宁一方面加强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层面的基础和本体建设,保卫和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同时又尽可能地扩展包容性,以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列宁领导的苏俄从几乎只讲固本根本不讲包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牢牢固本同时又给包容让出巨大空间的新经济政策,生动反映了列宁固本包容理念的变化和智慧,极大地鼓舞和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①参见蒋淑晴:《列宁固本包容的智慧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受到了固本包容智慧巨大魅力的激励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固本包容理念在俄国的成功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8]这一论断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将近30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积累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固本包容的经验教训,又经过将近30年的艰辛探索积累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固本包容的经验教训,最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进到毛泽东思想阶段,开创了固本包容智慧在中国展示魅力的先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既牢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远大目标、根本航向和基本原则,又勇于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探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地位,前赴后继,砥砺奋进,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固本包容的智慧和品格不断发扬光大。邓小平关于“走自己的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共同富裕”“一国两制”的思想;江泽民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思想;胡锦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习近平关于“中国梦”“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无不闪耀着固本包容的智慧。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跃迁,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守,又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段中国的具体国情,昭示着固本包容智慧的巨大魅力,极大激励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
三
在现实逻辑上,扎根现实、回应现实、解答现时之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生成的现实动力,这一动力源自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有力推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现实选择以及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自觉,生动彰显着现实前进的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源自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有力推动
改革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大舞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固本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终结了过去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看作社会主义之“本”的错误认识和实践,冲破了“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9]223的绝不包容的僵化认识,开始了“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9]44,重新迈出了固本包容的坚定步伐。改革开放涵盖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对内改革是从农村实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在城市则扩大了国营企业的自主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根本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引人注目地扩大了这一制度的包容性。随着对内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吹响了时代号角,不仅积极主动地包容借鉴他国发展的经验,还放宽了一些政策,取消了一些限制,包容的精神越来越凸显。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经济体制上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本”,又以宽广的胸襟包容接纳了市场经济,是正确处理固本与包容关系的典范,赋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无限生机与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3]27很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的步伐越走越坚定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生动彰显着固本包容精神在改革开放中的推进和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10]。这一精辟阐释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生成的有力注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现实选择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的起点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独特的最后的产物”[11],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应该首先发生在英、美、法、德那样的资本主义文明国家。那里生产力普遍发展,世界交往普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但后来社会主义的实际发展状况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完全按照马克思恩格斯预设的情况走下去,而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取得了胜利,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也取得了革命成功。这样,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那就是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落后的中国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彰显了鲜明的固本包容精神。首先,这种固本包容精神体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毫不动摇的坚持上,尤其体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时毫不动摇的坚持上。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共产主义灭亡论”甚嚣尘上。对此,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出了时代的强音:“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9]38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4]其次,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固本包容精神还体现在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12],是只讲机械固本而不讲灵活包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看到了自己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认识到决不能拿马克思主义理论去生搬硬套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现实,如果偏要削足适履,那只可能会使固本与包容的关系发生扭曲、变形。因此,只有把固本与包容辩证地统一起来,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又走出中国特色,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反映了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自觉
“自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态度和行动,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并非人人都能具有。坚持固本又勇于包容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意识、自觉态度和自觉行动,是政治自觉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初建之时,刚刚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固本与包容关系问题作出了正确的思考与判断,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毛泽东的名篇《论十大关系》明确把根据本国现实走自己的道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固本与包容的关系问题,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彰显了极大的包容气度和胸襟。遗憾的是,这一正确的认识因“大跃进”和“文革”而中断,对社会主义固本与包容关系的认识也逐渐扭曲变形,只讲固本几乎不见包容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基点上,既强调了“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9]63这一固本论断的科学性,同时又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63,强调了包容“中国实际”的极端重要性,开始运用固本包容的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面对20世纪末苏东剧变、社会主义红旗落地的政治困境,江泽民顶住了来自国内国际的巨大压力,继续扩大执政的包容性,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包容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摆脱了苏东剧变的不利困局。进入21世纪,胡锦涛重申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13]的基本经验,在多种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要促进“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促进“开放包容、共同发展”,倡导“包容共济”“包容互鉴”,在牢牢固本的同时,以高度的自信更加突出包容的精神品格,着力打造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习近平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要求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互鉴,提出了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极具固本包容精神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处理固本与包容关系的实践,生动彰显了执政党坚持固本包容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自觉。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的生成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其生成资源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催生、苏联处理固本与包容关系的教训、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国情,又有固本包容理念成功运用的鼓舞、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动和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自觉,生动彰显着历史、理论和现实前进的逻辑,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生成的必然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锤炼而成的过程中,一方面,固本精神的养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维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什么“资本社会主义”,也不是“国家资本主义”,更不是“新官僚资本主义”。正如习近平精辟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另一方面,在固本精神养成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以十分理性的态度考察了本国的具体国情,造就了自己包容的精神品格,不仅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承继者,而且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者,具有浓厚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底蕴。因此,科学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本包容精神生成的三重逻辑,有助于澄清国内外有些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解和误解,弄通悟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牢固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