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江淮方言英译与底本因素研究
——以杨、霍译本为例

2021-06-29 10:10陈琳宋飞
关键词:红楼梦

陈琳,宋飞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白话小说巅峰之作。因成书过程坎坷,底本芜杂,大体分为脂本和程本两大系列,总共不下二十个本子[1]。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红楼梦》两部享有盛誉的英译本几乎同时问世,即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以下简称杨译),以及霍克思闵福德译本(以下简称霍译),揭开了《红楼梦》英译研究序幕,也同时引发了《红楼梦》翻译评论中与底本相关的一些问题。洪涛在《论〈石头记〉霍译的底本和翻译评论中的褒贬——以〈浅析霍克思译石头记中的版本问题〉为中心》一文中较早提出因版本文字造成的英译评论误区[2],认为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评家没有顾及译者根据哪个版本来做翻译”[3]121,结果有可能犯“令人咂舌的错误”,或者“对译文肆意褒贬”[3]133。近期唐均、冯丽平等关注到《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中,存有底本的“选择性失明态度”问题,造成英译评论出现部分失误[4]。因此,为了提高翻译评论水平,学界提倡建立一种后设批评,即元批评,对原有翻译评论进行深度追问探究,其中包括底本因素。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在《红楼梦》江淮方言英译研究过程中,将底本因素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关注底本之于方言英译的影响。

一、《红楼梦》英译底本

《红楼梦》众多底本大体可以分为脂本和程本两大系列。脂本指的是“带有脂评或虽无脂评仍从其过录的八十回抄本”,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程本指的是“由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出版的一百二十回木活字本《红楼梦》”,程本又分为程甲本和程乙本[5]263-265。鉴于原著版本的复杂性,两部译本在底本选用上见仁见智[6]53-73,由此引发了学界持续研究和争论。

杨译参照底本有“庚辰本、程甲本”之说[7]487-488,[8],有“有正本、程乙本”之说[9]133,[10]57,也有认为“极有可能是以《有正本》为主,参考《庚辰本》,以《程甲本》等为补充”[11],或者“结合有正、庚辰、程甲、程乙诸本之长的独特文本”[12]。关于《红楼梦》霍译底本,学界也是众说纷纭。有认为整部书所参照底本“应该是一个百衲本,且经过译者加工”[13]26-27,[14]77,也有认为“至少参考了13种底本”[15]。但是,一般公认霍译主要参照底本为程乙本[16]357,这也被新近研究成果所证实[15]。

作为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之一,外文出版社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在国内先后发行《红楼梦》汉英对照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前80回主要以有正本为蓝本,后40回主要参照程乙本[17—18]。2012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发行《红楼梦》霍译本汉英对照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主要以程乙本为底本[19]。

二、《红楼梦》江淮方言与英译语料库

江淮方言又名江淮官话,是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北方方言区八种官话之一。江淮方言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在“正式出版印行的古今文学作品”中,江淮方言“词目及引例有1900余条”[20]1。《红楼梦》方言研究是红学界热门话题之一,江淮方言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不少成果。王世华在《〈红楼梦〉语言的地方色彩》一文中统计100多条下江官话(南京和扬州一带方言)[21];沈新林在《漫话〈红楼梦〉中的苏北方言》一文中提到“堪堪、望亲、淡话”等多条江淮方言[22];王毅在《〈红楼梦〉与江淮方言——兼评“湘方言”说》中明确提到原著中41条江淮方言,其中包括“猴、肏、恼、怄、姊妹、手巾、络子、狗不识”等[23]。综合上述红学界已有成果,我们选取46条江淮方言进行英译研究。按照出现频率高低排列如下:

姊妹、恼、欢喜、撂、打点、巴不得、怄、多早晚、益发、嚼(舌根)、猴、络子、挺(尸)、肏、绊、手巾、劳神、起去、指着、撮、啬(克)、小杌子、作死、寒毛、捣鬼、淡话、夯、茅厮、罗唣、狗不识、催水、限定、讨嫌、解手、望亲、白净、嘴碎、堪堪、样范、现世宝、鞋面子、心眼子、醒鼻子、胡打海摔、睁眼的瞎子、丢下笆儿弄扫帚。

为了尽量避免底本因素干扰,我们依据不同底本创建《红楼梦》江淮方言平行语料库。在创建杨译本江淮方言平行语料库时,参照2003年外文出版社发行的《红楼梦》汉英对照本;而在创建霍译本江淮方言平行语料库时,参照的底本是2012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发行的《红楼梦》汉英对照本。依据语料库统计数据,46条江淮方言杨译本共计806例41126字,如图1所示(括号内显示江淮方言的译例数目,下同):

图1 杨译江淮方言英译语料库译例数目

霍译本共计777例43777字,如图2所示:

图2 霍译江淮方言英译语料库译例数目

研究发现:由于《红楼梦》版本庞杂,底本中的江淮方言文本形态具有不稳定性,部分方言文字缺失,以及方言与标准语并存现象均对杨、霍译文造成一定影响。

三、部分方言文字缺失

在《红楼梦》杨译汉英对照本和霍译汉英对照本中,都存在部分江淮方言缺失现象。依据语料库数据显示,杨译本江淮方言底本关键词缺失5例,霍译本江淮方言底本关键词缺失高达30例,是杨译本的六倍,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红楼梦》杨、霍译本江淮方言底本关键词缺失统计

且以“嚼”为例:

(1)尤氏在外面听了这话,悄悄的啐了一口,骂道:“你听听,这一起没廉耻的小挨刀的!再灌丧了黄汤,还不知唚出些什么新样儿的来呢!”[19]卷三632-633

【霍译】You-shi gave a little snort of disgust.“Just listen to those animals!By the time they′ve swilled a few more cups of wine,heaven knows what filth they’ll be coming out with!”

尤氏在外面悄悄的啐了一口,骂道:“你听听,这一起子没廉耻的小挨刀的,才丢了脑袋骨子,就胡唚嚼毛了。再灌丧了黄汤,还不知唚出些什么新样儿的来呢。”[18]2276-2277

【杨译】Madam You outside spat in disgust.“Listen to those shameless young scoundrels.”she swore softly.“Barely lost their milk-teeth yet spewing out such dirt.…”

方言“嚼”有多重含义,其中包括“随口乱说;诽谤”“骂人”“吃”等[24]7476,杨译将其阐释为spewing out such dirt。而霍译底本中方言“嚼”缺失(一起缺失的还有“才丢了脑袋骨子,就胡唚嚼毛了”等小句),霍译此处也没有对应译文。基于数据统计显示,霍译底本中江淮方言“肏(鬼、攮)”的缺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霍译有8处。如下例:

(2)那刘老老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19]卷二356-357

【霍译】…said Xi-feng,as Grannie Liu continued to praise the diminutive“hen′s”eggs.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18]1120-1121

【杨译】Granny Liu was still admiring the dainty eggs and saying she wanted to"fuck"one,when Xifeng told her merrily…

“肏”是较为粗俗的方言表述,意为交媾、交合;作为典型江淮方言,“肏攮”是“吃”的戏谑说法[24]3477。此例中,杨译底本中的方言“肏攮”在霍译所参照的底本中却不知去向。类似还有“小狗肏的”在霍译底本中变更为“小狗攮”(第9回)、“肏鬼”变更为“闹鬼”(第16回)、“反叛肏的”变更为“反叛杂种”(第26回)、“野牛肏的”变更为“小野杂种”(第29回)等。

上述江淮方言底本差异,与《红楼梦》成书的复杂性有直接关系,主要包括早期抄本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变更,以及由抄本到刻本时出现的部分修改。①譬如梦觉本是脂本和程本之间的过渡本,对早期脂本作了许多增删改动,包括“删除脂评、大段删除正文、将正文缩简、删改词句”等。乾隆五十六年发行的程甲本,从微观层面的文字表述到宏观层面的情节编排,对梦觉本进行了大幅度修改;而次年发行的程乙本,“在程甲本的基础上作了又一次大规模的修改”。有统计数据显示,程乙本对于程甲本的改动,前80回有15537字之多,后40回达到5967字。详见朱淡文《红楼梦论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0-395页。有研究表明,《红楼梦》原著早期抄本中有不少南方话的痕迹,但在传抄和过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如“‘肏鬼’在戚序本改为‘调鬼’,在甲辰、梦稿本改为‘闹鬼’”等,被称为“去南方话”现象[25]。此例杨译将底本中的方言“肏攮”直译为fuck。而霍译底本缺失关键词“肏攮”,霍译中也没有对应译文。

四、方言与标准语并存

依据语料库数据显示,除了底本有时出现江淮方言缺失外,还有方言与标准语并存的现象。如下面三例:

(3)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19]卷二354-355

【霍译】“Even your hens here are special,”she remarked.“Such pretty little eggs they lay!I must see if I can't get one of these under me belt!”

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18]1120-1121

【杨译】“Even your hens here are refined,”she remarked,“laying such tiny,dainty eggs as these.Well,let me‘fuck’one of them.”

此例杨译底本中的江淮方言“肏攮”,在霍译底本中变成了较为文雅的标准语“得”。就翻译方法而言,两个译本此处均采取了直译,对应译文出现fuck和get。fuck属于俚语(slang)和禁忌语(taboo)范畴,释义较为单一,为“与……性交;肏”[26]823。get则属于最常用单词范畴(extremely common),①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是柯林斯在线词典提供最为常用的1000词之一,该词自身拥有27个以上词条释义,搭配非常丰富[26]852-856。因此,本例译文fuck和get的用词差异,是由于参照底本文字不同所致。

(4)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也不可太过……[19]卷三74-75

【霍译】…and though,from our point of view,the main object of these operations is economy,we don't want to overdo it.

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18]1624-1625

【杨译】Although our aim is to economize and make a profit,we mustn′t be too stingy either.

此例杨译底本中“啬”为古南方方言,意为“对事物老不满足,从来不肯给予他人”;江淮方言中常见“啬克”或“啬刻”,意为“贪财、吝啬”等[24]5314-5315。杨译将“啬”阐释为stingy。而在霍译底本中,方言“啬”被标准语“过”所替代,霍译将其直译为overdo。

stingy属于非正式用语(informal),释义为“小气 的,吝啬 的”(not given or giving wilingly;not generous,especially with money)[26]1984。overdo属于正式用语,释义为“做得过分;做得过火”(to do sth too much;to exaggerate sth)[26]1420。很显然,原著底本中方言与标准语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此例译文选词在语义和文体等方面出现差异。

(5)二姐丢了活计,一头笑,一头赶着打……[19]卷三304-305

【霍译】Er-jie,laughing,laid down her sewing and ran across to strike him.

……尤二姊妹丢了活计,一头笑,一头赶着打。[18]1894-1895

【杨译】The two sisters put down their sewing at this to chase him playfully and pummel him.

“姊妹”是典型江淮方言(霍译底本出现一定数量的变体“姐妹”),在中原官话区和北方官话区也较为常见,释义为“兄弟姐妹”[24]3015。《红楼梦》第63回贾敬归天,宁国府大办丧事,尤老娘带着尤二姐和尤三姐过府帮忙,贾蓉趁机和尤氏姐妹打情骂俏。在回末结尾处,贾蓉对尤老娘说要为两位姨娘选两位好姨爹,被尤氏姐妹一顿“赶着打”。此例两个版本文字有明显差异:霍译参照的底本文字是“二姐”,指的是尤二姐一个人;而杨译参照的底本文字是“尤二姊妹”,指的是尤二姐和尤三姐两个人。因此,英译文也相应出现了Er-jie(一个人)和the two sisters(两个人)的不同。

在俞平伯校订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三)》中,提到此处文字变迁:“尤二姊妹——从己,原尤二姐”[27]490。这里“己”指的是脂本系列中的“己卯本”。也就是说,此处“尤二姊妹”和“尤二姐”在早期抄本中就已经出现讹误。经版本详细核查,发现戚序本[28]2444、梦稿本[29]452、程甲本[30]493、程乙本[31]819的文字与霍译相同(少数有个别文字或标点符号的差异,但并不影响论证),皆为二姐(一个人),脂全评本[32]354和庚辰本[33]576的文字为“二姊妹”,周汝昌校本中文字为“尤二姐妹”[34]498,只有俞平伯校本(以有正本为底本,同时主要参校庚辰本)此处文字为“尤二姊妹”[35]710。因此,此例霍译文字主要来自程本,而杨译底本文字却与脂本中的庚辰接近,与俞平伯校本吻合。由此可见,《红楼梦》英译底本错综复杂,乃至于有学者提出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反推法”,即从可能的几个版本中,由译文反向寻找原文[11]。

五、疑似误译与底本因素

依据《红楼梦》江淮方言汉英平行语料库显示,江淮方言英译中出现的一些较为有趣的疑似误译现象,也与原著底本因素息息相关。下面以“姊妹”英译为例,分析两个较为典型的译例。

(6)尤氏等遂辞了李纨,往贾母这边来。……贾母听了,心中甚不自在。恰好见他姊妹来了,因问:“从那里来的?……”[19]卷三620-621

【霍译】You-shi and Tan-chun,after taking their leave of Li Wan,made their way to Grandmother Jia’s apartment.…Grandmother Jia was obviously much shaken by what she heard,but brightened up somewhat when You-shi and Tan-chun arrived.

‘Where have you both come from?’she asked them.

尤氏等遂辞了李纨,往贾母这边来。……贾母听了正不自在,恰好见他姊妹来了,因问:“从那里来的?……”[18]2262-2263

【杨译】…while Madam You took her leave of Li Wan and went straight to Lady Wang′s place.…She asked Madam You where she had come from and if Xifeng and Li Wan were any better.

《红楼梦》第75回王夫人向贾母诉说甄家获罪被抄一事,贾母听后很不自在。这时“恰好见他姊妹来了”,便岔开话题询问凤姐和李纨病情。两段译文中“姊妹”的人数出现差异,即霍译为两人(You-shi and Tan-chun),而杨译仅一人(Madam You)。那么,杨译和霍译哪个出错了?

根据霍译汉英对照本和杨译汉英对照本提供的原著信息来看,似乎可以推断杨译是误译,因为贾母及众人用膳时明确提到探春——“贾母便命探春来同吃。探春也都让过了,便和宝琴对面坐下”[19]622,而辞别李纨前往贾母处的是“尤氏等”人,同行的姊妹中探春极有可能也在内。但是,如果考查不同底本,却会得出不同答案。依据周汝昌校本[34]594、梦稿本[29]539、程甲本文字[30]589,辞别李纨前往贾母处的是“尤氏”一人,文字为“尤氏辞了李纨”或“尤氏遂辞了李纨”,而《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中的文字前后统一为尤氏一人:“尤氏辞了李纨,往贾母这边来……尤氏便忙回道……”[32]416。这与杨译文字恰相吻合。换句话说,杨译此处对于“姊妹”的理解和翻译应该参照了该版本文字。因此,此例貌似误译的杨译,可能是杨译对照本中提供的文字有待商榷。

(7)……李纨、凤姐及〈迎春姊妹〉也都出来了。[19]卷二174-177

【霍译】…and Li Wan,Xi-feng,Ying-chun,Tan-chun and Xi-chun had come to join her.

……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18]918-919

【杨译】…and she had been joined by Li Wan and Xifeng as well as Yingchun and Tanchun.

依据霍译本和杨译本汉英对照本提供的原文,此例除了个别措辞稍有不同外,其他基本一致。但是,对于“迎春姊妹”的翻译,两段译文在数目和指涉上却出现较大出入——霍译将“迎春姊妹”诠释为迎春、探春、惜春共三人,杨译却将惜春排除在外,认为仅有迎春和探春两人。惜春从第3回第一次露面开始,与迎春和探春等众姊妹一起出场的机率较高,“迎春姊妹”指迎春、探春、惜春三人被认为是文本惯例。同时,鉴于此例上下文有关惜春的去向未做特殊交代,此处“迎春姊妹”中包括惜春应当是正常推理,杨译似乎有误译之嫌。

但是,当我们核查《红楼梦》其他底本时发现,此处文字其实存在版本差异。具体而言,程甲本和脂本系列文字均为“迎春姊妹”。程甲本为“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30]240。脂本系列版本文字大体相同——“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了,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28]1222,[32]191。但是,程乙本此处则明确为迎春和探春两人——“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李纨、凤姐及迎、探姊妹两个,也都出来了”[31]397。由此看来,杨译Yingchun and Tanchun参照的是程乙本,而非脂本或程甲本文字,而霍译Ying-chun,Tan-chun and Xi-chun参照的是程甲本或脂本系列底本,而非程乙本。因此,此处杨译对照本底本文字似乎也有待进一步商榷。

结语

由于《红楼梦》成书过程复杂版本繁多,原著不同底本中江淮方言的文本形态存在不稳定性。《红楼梦》江淮方言汉英平行语料库显示,江淮方言文本形态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部分底本文字缺失,以及方言和标准语并存两种情况,导致方言英译在语义和文体等方面均受影响。同时,底本文字的讹误容易诱发翻译评论中的错误判断,需要通过仔细核查原著不同底本进行分析排查,避免仓促定论。

毋庸讳言,《红楼梦》汉英对照本直接推动了《红楼梦》译评的蓬勃发展,所有参与者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功不可没。譬如石昌渝先生在杨译汉英对照版前言中,详细介绍《红楼梦》不同版本以及对照本主要参照的底本信息[17]17-32,闵福德和范圣宇先生细致校对霍译汉英对照版每一回文字细节,提醒读者注意底本与译本之间的关系[19]7-10。但是,鉴于杨译本和霍译本参照底本的复杂性,苛求一部完全没有失误的《红楼梦》汉英对照本客观上是不现实的,正如范圣宇先生在霍译汉英对照版“校勘说明”中所说——“总之,校勘的原则是尽量使英文本与中文本能够真正成为‘对照本’。但是,要完全字字句句对照也是不可能做到的”[19]10。这进一步提醒我们,当研究《红楼梦》以及类似版本复杂的文本英译差别和特色时,需要树立清晰的底本意识,细心爬梳资料排除底本因素干扰,以保证英译评论的客观性和公允性,提高《红楼梦》以及其他文本的翻译评论水平。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红楼梦中的神话》
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观看之道
茹志鹃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