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节目创新传播研究
——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

2021-01-15 05:49
关键词:类节目受众文化

路 瑶

(兰州财经大学 商务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纷繁冗杂的现代社会中,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人们对“经典作品”的了解少之又少。谈起文化类节目虽比比皆是,但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令受众审美疲劳。如何在文化的“内核”上重新开花,让时代精神流入寻常百姓家,而不单纯停留在节目中,是此类节目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9年10月13日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的正式上线,在形式上采用“戏剧+影视+综艺”,多角度进行演绎。使受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一个故事的背景,深挖经典故事背后的真实过往,为观众呈现出的故事人物更加立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唤醒了人们心中的“经典”。这部文化类节目不仅在内容上广受好评而且在形式上也属国内首创。

一、文化类节目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现状

(一)文化类节目的概念界定

广义上讲,只要包含文化信息的电视节目,都可以称之为文化类节目。“从狭义上看,文化类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人文理念的探讨、对社会进步现象的关注、对社会万象进行把脉、对现代思想的传播、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优良传统的深入挖掘、对各种时尚现象的追踪、对人类视野的开拓、有效提高人类的素养等等。”[1]若对文化类节目进行概念的界定,本研究认为是通过电视节目表达文化信息的一类节目样态。不论节目是以什么形式呈现,其应当能够传承或解读文化的某个层面或角度并为观众所感知。目前,在中国市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例如:讲座类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坛》、读书类文化节目《朗读者》、鉴宝类文化节目《鉴宝》等,每一类型电视节目都在传达不同的信息。广而言之,文化类节目根植于人类对世间万物所有的认知和理解,节目素材更加丰富和节目内容也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1.国家政策支持,精神文化的需求

从《朗读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经典永流传》《上新了,故宫》《中餐厅》再到今天的《故事里的中国》,我国文化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的迭代,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时代精神在文化类节目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帮扶调控的新政策,大力推动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现如今的电视节目已将传播中华文化变成媒体人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国家广电出版总局指出:2017年是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元年”,一大批文化类节目涌出荧屏的同时,要促进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升级。

2.节目形式多样化,但内容同质化

从目前文化类节目来看,所传播的内容基本扎堆于“诗词歌赋、古代文物、古代历史”等方面,不仅跟风且传播内容同质化较为严重。《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诗书中华》《向上吧诗词》《唐诗风云会》等以“诗词歌赋”为主题的节目相继而出,内容单一且节目数量泛滥,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本质并没有对节目进行创新,从受众角度看会造成审美疲劳,同时也浪费了电视节目的资源。有些节目单纯以文化为噱头,实则通过添加娱乐元素去满足受众,打着文化的口号去炒作。这种形式反而降低了节目的水准,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节目质量的提高是当今的重中之重,离不开每一个媒体人对节目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更多的制作方法和传播手段来加强节目的质量。

二、文化类节目表现形式的创新

文化类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中,介绍和演绎了很多经典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往往离不开文化底蕴和时间积淀。因此,大部分经典作品的创作时间相对较早,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社会环境也不尽相同,这些会导致作品和受众之间产生距离感,降低受众对经典文艺作品的接受程度。《故事里的中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节目组花了很多心思,在节目中尝试创新,包括节目演绎形式的创新、访谈形式的创新等。比如,节目的纪实访谈,很有新意地使用了多渠道、多角度、多路径性的方式进行。除此之外,在节目呈现上也做了大胆创新,在节目中添加剧场化的演绎形式,极大地丰富了综艺的表现形式。通过这几个手段,《故事里的中国》给受众打造出了连接经典作品的桥梁,极大地拉近了经典文艺作品的距离,让受众充分感受和理解经典作品。

(一)纪实访谈的多路径

在展现经典文艺作品上,《故事里的中国》有自己独到的方式,特别是在讲述经典文艺作品创作历程方面,颇具特色。比如,节目组将经典文艺作品的原型人物、事件亲历者等和作品强相关的人物邀请到现场,利用访谈的形式讲述故事的“台前幕后”。这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观看体验,帮助受众理解和体会作品创作时的背景和环境,从而可以将故事更完整、更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受众也受此影响,对作品有了完整的感知和体会。在节目《焦裕禄》这一期中,节目组把创新访谈的手法展现了出来。在这期节目中,节目组邀请到了《焦裕禄》电影的导演王冀邢,通过他的描述,向观众完整传达了29年前电影《焦裕禄》的创作历程,还特别提到主演李雪健拜访焦裕禄妻子的事迹。《故事里的中国》这种多角度的采访方式,印证了纪实访谈的多路径性,引领受众更容易的接受经典作品,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台前幕后。

(二)过程性的综艺呈现方式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在表达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特别是利用综艺式呈现方式来呈现故事。比如在节目《平凡的世界》中融入了“真人秀”元素,利用过程性表现手法,记录了导演、演员们熟悉剧本、排练过程以及排练中出现失误等情形,将整个演出的准备阶段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相似的手法在之前的《国家宝藏》等节目中也出现过,在呈现“小剧场”演绎时的基本形态和内容较为完整的成果性展示相比,“后台”场景的添加,为节目增加了娱乐性,在契合受众审美诉求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文化类节目的表现维度和呈现样态。

第一期《永不消逝的电波》和第五期《烈火中永生》分别展示了演员刘涛、刘烨在围读剧本中出现的对原作理解不到位,进而台词表现平淡、缺乏情感投入等纰漏,以及在导演田沁鑫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的过程。《故事里的中国》将“真人秀”元素创新性地融入节目中,充分展示节目的台前幕后,通过多样的表达手法,实现内容过程性的呈现,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的观看体验。

(三)巧妙添加的影视元素

《故事里的中国》创新使用的“1+N”的多舞台布局,可谓是一种别样创新。在戏剧化的基础上,巧妙添加影视剧的表现元素,既迎合了今天受众的审美要求,又增添了经典文艺作品的观赏性。相比以往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单一的舞台空间,这种创新更加吸引受众,帮助受众接受经典的熏陶与洗礼。《故事里的中国》创新性地使用三个舞台进行演绎,通过拓展演绎舞台的方式来多维度、多空间的进行故事表达。这其中的主舞台多以戏剧呈现为主,用于塑造时代背景,勾勒人物群像,转换叙事时空,过渡情节发展;第二、第三舞台主要负责不同时空维度的支线表达,比如交代故事情节背景、人物心理活动等。除此以外,《故事里的中国》还在节目中添加“影视化”的表达方式与镜头设计,为受众打造超越时空的观看体验。

三、文化类节目传播内容的创新

《故事里的中国》以经典文艺作品为线索,表达出一幕幕精彩的中国故事,将历史呈现在观众眼前。在呈现故事的同时,也细致深刻地塑造出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形象。节目通过内容的垂直开发,对经典文艺作品进行创新,实现宏大国家叙事。节目从具体故事入手,用一幕幕经典的“小故事”来讲述国家的“大故事”,从而将中国形象有层次地描述出来,令受众形成情感共鸣,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微观考证民族信仰:探索精神内核的故事化

美国社会学家肯尼斯·伯克认为,“故事作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已然成为人们追溯历史、传递情感的载体。”[2]作家将故事书写成文学,演员将故事演绎成表演,电视节目成为传播优秀故事的合适体裁。《故事里的中国》在讲中国故事的同时,更深入探索国人的精神内核。

从大山深处润物无声的乡村教师们坚守与奉献的故事,再到带着人民群众到盐碱地敢与日月叫新天的焦裕禄事迹;从一个普通少年孙少平在黄土地上追逐梦想的故事,到广袤戈壁上独立研发原子弹的英雄史诗;有电台播报员李白为国献身,还有胆识过人的英雄杨子荣。《故事里的中国》中社会宏观视野与个体视角相互碰撞,充分体现国家发展与人民个人命运紧紧相连、相互影响。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还在故事的表现上,添加了许多象征性的符号。比如曾表现乡村教师选择与坚守的凤凰琴、代表着地下党员默默奋战的电报打字机、多次出现的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五星红旗等。这些象征性符号的加入,让故事中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细节又更加丰满,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象征表现力。

(二)记忆场的同频共振:激发民族共同体意识

何为民族共同体?世界著名政治家、美国学者安德森认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报刊杂志等文学作品,同样可以打造想象的共同体从而将受众“请入其中”。[3]文学作品可以做到,电视节目更加可以。《故事里的中国》将中国故事、中国历史再次加工创作,倾心打造民族感强烈的想象共同体,引导受众轻而易举的进入其中。受众在进入到《故事里的中国》所打造的想象共同体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并随着节目的推进,这种感觉不断被强化。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集体记忆理论创始人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记忆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现实的社会组织或群体都有其对应的集体记忆。”[4]《故事里的中国》中不乏一些典型的集体记忆案例,比如《焦裕禄》《渴望》《青春万岁》等,这几期节目将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再次展现,强烈的感召和唤醒受众的民族记忆,从而实现民族共同体记忆之场的传播。

(三)文化认同与自觉的激发:经典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故事里的中国》用一个个经典的中国故事,展现出国家历史和人民精神风貌,节目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超脱于故事本身,而散发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如经典巨作《平凡的世界》《凤凰琴》、歌剧《白毛女》电影《焦裕禄》等。再比如《红高粱》这一期节目,作者莫言提到高密东北乡时,再一次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炙热的情感,他表示《红高粱》的故事就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故事,这种强烈的情感其实就是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故事里的中国》节目通过一个个经典且深刻的动人故事,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引领受众享受这些文化盛宴,令受众充分感受到经典艺术带来的民族文化自信。

四、文化类节目立体化的传播途径

《故事里的中国》融合专家讨论、人物访谈、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并以舞台特效与影音视频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全方位地展现经典,为受众打造多重沉浸式体验。

(一)溯源文艺经典,凸显现实碰撞

《故事里的中国》采用访谈的形式不仅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而且极大程度上引发观众共鸣。节目中访谈的对象有两大类,一是访谈经典作品的主创人员以及参演人员,第二是访谈经典作品中主人公的见证者。《故事里的中国》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进行访谈,串联起多元舞台,推动节目深入,同时找到经典文艺的现实支撑,让受众沉浸其中,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对经典创作者和参演者的采访,加深受众对经典的了解,比如故事背景等。另外,采访方式上的独特性,也为受众增加了浸入感。例如在对故事见证者或亲历者进行采访时,使用素人口述传播的方式,实现经典故事和现实情景的交互碰撞,强烈对比之下,受访者表述时的内容感染力极大增强,使受众可快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节目《平凡的世界》中,节目组邀请曹谷溪先生(路遥的挚友)对路遥先生进行评价:“用青春和生命去书写历史交付的神圣使命。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5]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是当今每一位青年乃至所有华夏儿女所需要传承和发扬的优秀民族品质,《故事里的中国》在彼此联结的访谈环节中,实现了经典文艺与现实的互动,通过再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优秀作品向受众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呼吁人们回归淳朴。

(二)仪式化表达,增亮中国故事色彩

什么是传播的仪式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俄巴那香槟分校传播学院院长詹姆斯·凯瑞给出了解释,他提出仪式是“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6]《故事里的中国》深谙这一道理,在观演体验方面,节目组充分发挥视听媒介的优势,利用多元舞台展现英雄报国志、凡人奋斗史,完成了经典文艺作品的跨界突围。相较于传统综艺节目的观演模式,《故事里的中国》实现了创新突破,凭借“一加N”式观看舞台,生动立体地仪式化演绎故事,大大提高了受众的沉浸感。《故事里的中国》使用3个舞台进行演绎:主舞台承载主要故事的表演以及外景展现,其余两个舞台则负责内景展现、内心情感演绎等。演员们通过这三个舞台可以更好地表演经典作品。这种表现手法在《烈火中永生》一期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节目组将主要角色(江姐和许云峰)分别安排放置在两个舞台,通过时空距离,打造出具有仪式化表达的视觉呈现,凸显了剧中人物的悲壮与爱国情怀,为观众打造极其独特的收看体验。另外,《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一期节目中,这一演绎手法再次出现。如苏采青报务员利用电波对已经牺牲的李白说:“您盼望的黎明已经到来了!”这样跨越时空的表达,极其强烈地增加了节目观赏性,让受众完全沉浸在节目之中,完美地感受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操。《故事里的中国》这种仪式化的表达,给受众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观看体验,它的沉浸感极其独特,成为文艺综艺节目中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三)拓展场域边界,实现多视角立体演绎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的传播是多样的,节目打破传统传播平台的枷锁,向更广域的渠道拓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节目的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故事里的中国》的做法证明了这一点。节目将经典文艺作品推向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平台分发适合讨论的话题,把经典故事和互联网传播方式相结合,打破传播场域边界,将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传播给广大的互联网用户。这种结合时代的立体化传播方式,将文学场、电影场、电视场和新媒体场等多场域紧紧联合在一起,实现了经典的跨时代融合。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传播,节目获得了空前关注,曝光度十足。比如节目在抖音平台的“爆款”短视频——《周总理亲手送出的演出服,这位日本老人穿了四十多年》《为研发原子弹隐姓埋名10余年的王淦昌同志》等,都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获得百万点赞量和上万条评论。《故事里的中国》的沉浸式互动传播方式,将经典文艺节目和当下新媒体场域紧紧结合,实现了多场域互动,将经典作品和精神情感传播的同时,收获了更多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

五、数据解读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传播策略

如何使“经典作品”所传播的时代精神生动起来,成了这些节目创作人员所要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传播维度、传播规模、传播力度三个方面来分析《故事里的中国》的传播策略。

(一)节目定位创新,紧跟时代主题

《故事里的中国》首先定位为文化类节目,由节目的定位规定了所传播的内容。一档节目想要在某一领域做到权威性,就必须垂直发力于某一领域才能形成电视节目的品牌。《故事里的中国》在传播的内容选择了“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这是从文艺节目诞生以来,进行的一次节目内容的创新。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一个时代主题。节目中选择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向“经典”致敬,并且通过作品所传递的正是兼有传承性和当下性的主流价值观。从数据上来看,第二期节目《平凡的世界》在百度抖索引擎达到了23 594次(图1)。在百度指数中的资讯指数中《平凡的世界》的资讯指数在节目播出一周后达到了108.3077w次(图2)。资讯指数可以全面衡量网民对智能分发和推荐内容的被动关注程度,数据表明,节目定位所传递的内容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图1

图2

(二)创新传播形式,迎合目标受众阅读习惯

根据百度搜索指数显示(图3),年龄在19岁(包含)以下占比为11.37%,年龄在20-29岁占比为44.99,年龄在30-39岁占比为25.74%,年龄在40-49岁之间占比为12.58%,年龄在50岁(包含)以上占比为5.32%,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年龄在20-49岁之间的占比达到了70.73%,年轻群体在整个受众当中占的比例是最多的。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翻阅书籍的时间少之又少,利用电视这一面向大众的传播形态,迎合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并且减少了传播路径,特别是针对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这代人。阅读经典,了解历史不再是中年人的爱好,经典的内容、新颖的传播形式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中国历史,同时从历史中汲取的知识和力量,更能促使当代青年紧跟时代奋发图强。

图3

(三)创新传播内容,深化节目价值导向

“媒介融合在对文学经典的传播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7]不同时代背景所产生的经典作品都能给后人,不仅在精神上提供营养思想上提供力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怀,进一步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文化类节目泛滥同质化的今天,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的群体,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选择性。《故事里的中国》采用访谈、影视、1+N沉浸式多维舞台空间的呈现方式,打破了受众传统阅读的方式,从而使作品实现了更好的传播。

从涵化理论角度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这一历程中,大众传媒扮演者积极地推动作用,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电视媒介。

在《故事里的中国》中所选择具有文化符号的经典作品作为主要的传播内容。特别是近年来手机媒体迅猛发展,电视大屏与手机小屏双向联动,使得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了大幅提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平等对话。其次“电视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电视观众的现实观和社会观,并使得人们基于这样的现实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判断 。”[8]通过微博热度官方网站,搜索关键词“故事里的中国”查看其一周热度指数,我们可以看到在节目播出之后,其热度会随着新一期节目的播出,其热度值又有明显的回升。由此我们可证实涵化理论是一个非短期的影响过程,随着每一周节目的播出,产生对受众“教化”的过程。

图4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故事里书写的那些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劳苦大众、敢于现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英雄烈士们,他们的名字是鲜红的,是永远不会褪色的。把这一个个故事和名字连接起来,就如同燎原之火,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经典文艺作品因其特有的时代背景、艺术高度和所表达的精神情怀,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更加弥足珍贵。如何在当今的时代更好地表达经典、传播经典,是所有文化传播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深入剖析节目中使用的创新手段和重大影响,帮助解读经典文艺作品的传播创新之路,期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同类节目的创新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类节目受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谁远谁近?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