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碎片研究》 第一届编委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2021-01-15 06:49张晓帆,石红宇,甄小云
空间碎片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战场期刊航天

12 月18 日, 《空间碎片研究》 第一届编委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二级调研员金怡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部孙国斌专务和期刊第一届编委会编委以及编辑部40 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航天十二院院长、 《空间碎片研究》 主编薛惠锋主持。

会上, 金怡宏、 孙国斌分别代表期刊指导单位和主管单位讲话, 充分肯定了期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在空间碎片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表达了对期刊工作的高度重视, 并表示将全面支持期刊后续发展。

薛惠锋主编分别为顾问代表戚发轫院士和编委代表龚自正、 申麟颁发聘书。 会议审议了编委会章程, 听取了《空间碎片研究》 期刊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期刊的发展, 围绕空间碎片研究学术前沿信息、 期刊规划目标和2021 年组稿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 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戚发轫院士在讲话中表示, 空间碎片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人类的考虑不周, 我们污染了陆地、 空气和海洋, 空间碎片研究要站在保护太空不受污染这个高度来认识。 空间碎片不仅是一项科学研究, 更是工程科学, 是我们科学技术发展和航天发展不可缺少的项目。 他指出, 空间碎片既然作为一门科学、 一项技术、 一项工程, 《空间碎片研究》 是这个领域唯一一本学术期刊, 第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要找到研究空间碎片领域的前沿在哪, 差距在哪。 编辑部在工作报告中讲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们要研究和引导, 要通过期刊的归纳、 总结, 最终提出来空间碎片研究的前沿所在, 让有关部门、 科研单位、 大学高等院校更好地从学术上关注、 瞄准。第二要服务主战场。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提升,航天产业、 民用航天迅猛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低轨小卫星爆发式增长, 航天是空间碎片研究领域服务的主战场。 首先要做好立法, 减少污染。 从前期发射到任务后处理, 都需要从法律层面有所控制、 有所要求。 其次要钻研技术, 服务航天。空间碎片的监测、 预警、 规避防护、 减缓清除都是最终要应用到主战场的有力技术手段。 最后要大力宣传, 提高认识。 主战场需要的, 就是期刊要服务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期刊水平。 要通过期刊的文章, 利用期刊的平台, 让政府机关和人民大众, 都认识到空间环境污染这件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引起相关部门对保护人类第四生活环境的重视。 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 要主动承担起减少太空污染、 治理空间环境的历史责任,应该说这也是全人类需要重视和肩负的责任。

薛惠锋主编在总结发言中说, 空间碎片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多学科” 交叉融合,为空间碎片研究赋予了新内涵。 二是“多领域”辐射带动, 为空间碎片研究提供了新机遇。 三是“多国家” 竞争竞赛, 为空间碎片研究带来了新挑战。 这“三多”, 充分表明了空间碎片治理, 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工程, 而且是典型的“人—机—环”系统工程。 其不仅涉及人与航天器、 航天器与宇宙空间的物质交换, 还涉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技术合作、 产业沟通、 文化交流。 未来, 我们将站在太空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发展, 许多原有模式都将被颠覆。 人类已经逐步脱离地球摇篮的束缚, 从“全球化” 进入“世界化” 时代。 在此背景下, 空间碎片的研究, 需摒弃“还原化” 的思维, 坚持“坚持系统观念”, 把人类社会、 航天器、 宇宙纳入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考虑, 用“系统论” 的方法和系统工程技术, 构建“世界化” 时代“天地统筹、 人机融合、 远近兼顾” 的空间治理体系。 他强调, 《空间碎片研究》 要坚持办刊宗旨, 着力提高质量, 发出智库声音, 服务科学决策。 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 规划开局之年。 奋进新时代,把握新机遇, 我们要增强信心, 锐意进取, 不仅为《空间碎片研究》 实现中文核心和SCI 收录, 成为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而努力奋斗, 为我国空间碎片研究创新发展, 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 更要为人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合影

猜你喜欢
主战场期刊航天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海龙屯
“亮剑”脱贫主战场的人大力量
逐梦航天日
期刊审稿进度表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兴业银行:聚焦绿色信贷“主战场” 呵护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