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图形教学内容在几何知识中较为重要,且理解图形知识也需学生具有更高的空间思维和理念,在逻辑分析方面也需要具备更高的水平。因此教师需对图形教学内容给予必要的重视,可利用小学图形教学知识来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其对图形产生准确的认识,从而形成几何思维,提高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从而为后续掌握难度更高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深度理解;小学数学教材;图形教学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小学数学图形教学水平,教师应深度理解小学数学教材,充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图像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 深度学习特征
当前,知识经济与教育的信息化相互影响,小学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对深度学习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主张不断丰富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为后续学科教学的转型升级提供前提。从根本上讲,深度与浅层学习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深度学习更侧重引导学生基于对知识的整合和操作来开展活动,并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情境,调动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来逐渐形成批评性和创新的技能,为后续形成健全的思维模式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供前提。数学学科的深度学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深入学习。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需形成自主研究的意识,能够依据教师的讲解来内化知识,并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第二,深入体验。学生需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吸纳新的知识内容,并积累相应的解题经验。第三,深入整合。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形成更为健全的知识体系,保证后续能够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的问题中,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四,思维的拓展。也就是说,需侧重对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同时锻炼提升学生的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经过上述学习活动,学生便可顺利形成较高水平的学科能力和素养,能够为后续接受难度更高的学科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分析小学数学学习的现状
小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多数缺乏必要的主动意识,活动效果也不够理想。但結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可知,所出现的问题均由教学过程形成。如果不及时纠正,不但会对教学的进度和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会限制学生在学科领域的发展。首先,学生无法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不能将教材中的不同模块、片段的知识进行合理联系,这会对此后深入掌握学科知识设置较大的障碍。其次,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并不具备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思维,只是将学习活动作为任务来完成,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无法获得分散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锻炼机会,同时开展的学习模式相对单一,这对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也会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 基于深度理解小学数学教材——图形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实践操作诱发学生思考
基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教师需侧重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培养。教师要通过学科教学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只有深化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形成准确的理解和体验。此外,空间和图形知识广泛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如果仅带领学生在课堂范围探讨和内化知识,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需在规划教学活动时,侧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实践活动来掌握运用知识的技巧,将知识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从而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价值。
例如,在实施“图形的运动”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为辅助学生顺利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便需在判断对称图形期间,让部分学生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并以轴作为折线验证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通过上述自主验证的方法,学生能够直观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深化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深度。
又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教师便可让学生结合文具盒来观察判断,计算出具体物品的体积。在学生自主完成计算任务后,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思考:是否体积小于文具盒的物体均能够放在文具盒内?对此,教师可为学生创建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形成空间思维,对空间和图形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
小学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部分知识的理解难度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生在此方面却相对薄弱。对此,学科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学生理解知识,侧重锻炼学生的空间意识与想象能力,同步提高思维水平。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让学生形成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以轻松的状态吸纳知识。
例如,在讲解“锐角和钝角”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大桥的图片,并在图片的相应位置标记出锐角、钝角等。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主观察图片,找出其中不同的角度,这样学生便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角,灵活掌握角的特征,并能够完成角度的大小对比。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可总结出不同角度的大小关系,同时还可形成较高的自主学习意识,准确把握抽象知识的内涵,形成较为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用图形表示抽象概念,促进深度思考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到成熟水平,因此对抽象性的概念理解并不准确。这不但会对教学活动的实施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阻碍深度学习的顺利进行。为改善上述问题,学科教师可利用图形来呈现抽象性较高的知识信息,这种方法不但能够让学生以直观的形式理解知识内容,也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辅助教师顺利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可辅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例如,在实施“角的度量”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便可通过具体的图形来表示角度概念。这样便可辅助学生直观理解角的度量知识,提高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数学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日常使用的三角板,并让学生分别说出不同角的度数。此后教师便可运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不同的角度实物图片,可为开启的门、三角塔的角、三角形桌子等。学生观察具体图形的特点来理解角的知识,可有效发挥学生的直观认识来内化知识,从而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营造氛围,大胆猜想
小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意识。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便需侧重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和有趣的学习氛围,以此来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既定的情境中理解知识。如在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活动时,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内容时,便会发挥独立的思维能力。教师需利用课堂时间来为学生创造发表见解的机会,基于猜测来研究和总结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度思考和探究,学生便可顺利掌握既定的学科知识,有效克服理解的障碍,并形成学习的自信,以更为积极的状态参与后续的知识探索中。如在讲解“梯形面积”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公式,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计算经验。因此教师在开展该部分教学活动时,便可先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氛围,设置具有生活化的情境,如帮助大伯测量家里的梯形土地的面积。此时,学生并不能直接掌握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此时教师便需合理引导,让学生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将梯形划分为自己熟悉的图形,分别求解面积,最终总结出梯形面积的求解方法。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思考求解图形面积的方法。此时学生会联想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将梯形从中间一分为二,此后再拼接成长方形。该种方法适合对等腰梯形的拼接处理。或者部分学生会提出,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计算得出面积,此时也可将两个梯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或者将梯形拆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计算得出梯形的面积。教师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路后,便可逐一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在此期间,学生会通过实践逐步了解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从而顺利掌握知识内容。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探索知识的乐趣,并认识到知识的实用性价值,这样才能形成更高的学习动力,持續提高学科素养。
教师需侧重更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摆脱心理压力,主动挑战理解难度较高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大胆猜测也需积极肯定,不能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尊心,需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辅助学生通过自主发挥思维能力来掌握新的知识内容。
(五)感悟数学思想,走进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需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标。新课标也为数学教师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即体现出抽象、推理和建模的理念。需将数学知识与思想充分融合,以此来推动学生提高知识与能力水平。因此,教师在规划教学活动时,便需侧重激发学生发挥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思维的渗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尽量降低感性情境和游戏活动的使用频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从而将教学活动的重点锁定在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方面。教师需充分凸显学科思维的内涵,持续向学生渗透高水平的学科思想,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通过采取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既定的知识内容,从而让学生的认识空间由一维上升到二维。通过将数形相结合,形成数学模型,不但能够辅助学生形成空间的艺术,同时还可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思考学科知识,从而形成较高水平的学科思维。
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侧重利用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渗透学科思想。首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渗透学科思想。教师可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面积为1cm2的单位摆出长方形,从而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基于长方形的个数与面积的对应,学生便可形成初步的学科思维。其次,可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维。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的标准范本,让学生记录长方形的具体行、列的数量,并将长方形的长、宽参数进行对应。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够让学生产生二维的空间意识,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学科知识。再次,对学生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在对数和形进行关联期间,学生可自主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依据具体的长、宽参数来拼摆图形。最后,形成知识的迁移和类推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来求解正方形面积,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会认识到,正方形可作为长方形的特殊形式,这样便可在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顺利总结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终实现学科思维的提高。
教师通过实施上述教学模式来向学生渗透学科思想,便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科思考、表达和观察等方面的能力,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数学图形教学活动时,首先教师需具备更为前沿的教学思维,形成科学的教学规划,此外还需培养学生形成高度的学习自信,运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活动的实施效率与效果。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立体的图形思维,促使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图形知识的内涵及应用方法,以此为工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学科能力实现整体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兆勇.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3):77-78.
[2]叶品贤.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166.
[3]郭建秀.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165.
作者简介:
施菊香,福建省三明市,福建三明大田城关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