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波,王 音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长春 130114)
校史档案代表着一所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是彰显高校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校史档案不仅承载着民办高校的文化,更是推动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关键力量。校史档案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进行记录,实现对民办高校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实现对学生和教师的引导,推动文化校园构建,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提高民办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开展民办高校特色文化建设工作时,加强对校史档案的应用势在必行,能够有效推动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史档案一般会保存在图书馆中,主要是通过纸质或书面形式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进行记载。近年来,校史档案的记载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传统的文字形式逐渐演变为视频、音频及图像等形式,能够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进行全面记载。民办高校都有各具自身特色的校史档案,承载着校园文化与内涵,能够对校园精神进行记录与传承。随着社会和高校的不断发展,校史档案内容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民办高校校史档案体系[1]。
校史档案在民办高校中具有育人、引领风尚、服务社会、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作用,是推动民办高校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手段。校史档案对于民办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纽带作用。校史档案与民办高校的其他资料及文件不同,能够有效体现出校园文化精神和团体意识,满足了民办高校文化历史维度的要求。档案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传播性,所有师生都可以进行查看与传播。随着时代发展,民办高校逐渐开展了校史档案信息化记录与管理工作,人们可以借助各种电子终端设备进行浏览,提升民办高校的影响力。二是创新作用,校史档案是实现民办高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生长点。校史档案会记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其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校史档案吸取一定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民办高校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2]。
想要保证民办高校特色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对校史档案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发挥出校史档案的作用,实现对校园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高校可以建立校史档案研究机构,制定研究理论,保证档案探索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民办高校可以根据校史档案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把档案内容以师生感兴趣的方式传播出去,把校史档案转变为鲜活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校园文化的传播[3]。民办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其他学校的师生、企业骨干、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参观,了解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进行讨论学习,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史档案管理工作计划。民办高校可与政府进行合作,借助地区政府职能与作用对校史档案内容进行充分挖掘,设置展示大厅,直观清晰地展示出高校文化,实现民办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4]。
民办高校正逐渐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展现校园文化,如构建校史馆。校史馆是对校史档案进行保管和存储的地点,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陈列柜,对不同种类的档案进行整理与摆放。做好准备和管理工作后,民办高校可以开展参观活动。校史馆的建筑形式应与民办高校特色文化的发展特点相吻合,装修风格一般以淡雅和端庄为主。还可以在校内设置文化长廊和文化活动场地,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渠道[5]。
民办高校要加强对校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合理的校史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和计划,加强对校史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与推广。要不断提高校史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教育培训,教授他们更多的新型管理手段和技巧,强化理论知识和档案管理制度,使其认识到校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校史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积累管理经验,与时俱进,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定期做好校史档案的维护、检查和收集整理工作,为校史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6]。
把校史档案贯穿到教材中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实现对民办高校发展历程的了解与掌握,拓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民办高校在对部分教材进行编撰时,应与校史档案相结合,把档案中的内容与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教材资料中,引导师生都加入到民办高校特色文化教学工作中来。
为实现民办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转变传统的校史档案管理模式,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物力支出。应依靠信息化技术构建数字档案馆,使用电子档案,防止档案丢失或出现破损,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民办高校档案信息网站,向社会展示校园文化和校园风貌,让更多的人对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和特色文化进行了解,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民办高校要加强对校史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校史档案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打造具有特色文化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