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创设参署机制刍议

2021-01-14 14:11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集思广益直言丞相

吴 娲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四川 成都 610000)

诸葛亮是一位具有创新思维的政治家,各种关于诸葛亮创意谋略和创造发明的故事广为流传。他首次提出的“参署”机制,则是诸葛亮在从政治国方面的一项创新例证,是鼓励官员积极谏言,参政议事的一种民主表达。

一、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参署机制的正式提出

在关于诸葛亮的众多成语典故中,“集思广益”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个,出自《三国志·蜀志·董和传》。它要求决策行事时,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采纳有益的意见。该项成语典故的背后,正是诸葛亮担任丞相,总理政务时,首次提出的“参署”机制。

刘备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夺取成都,“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1]916于是诸葛亮便开始主持处理益州的政务。董和(字幼宰)时“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作为助手与诸葛亮共事。董和性格耿直,颇有才识,办事十分认真。在处理事务中,每当与诸葛亮的意见不同时,他不是默认、屈从,总是能坦诚地提出来。有时两人意见相左,相互为了说服对方,不惜发生争执,直到说服对方或者被对方说服方休止。诸葛亮不因为董和的顶撞而生气或不爽,反而非常赏识和尊重他的耿直和认真,史称“献可替否,共为欢交”,两人结下友好情谊。诸葛亮从董和的坚持己见中受益匪浅,并受到启发。

在诸葛亮设丞相府,颁布《与群下教》的教令中,他首次提到“参署”,并作了说明:“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返,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少过矣。”[1]979诸葛亮指出:设置“参署”,就是为了集中参与军政要务人员的智慧,推广对国家忠诚有益的事情。如果为回避小嫌疑,不愿提出不同的意见,就会荒废政务而给国家带来损失。经过反复争论而得到正确的意见,就如扔掉破鞋而获得珠玉一般。然而人们心中的想法,很难全部说出来,只有徐元直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不犹豫迟疑;还有董幼宰参与处理事务七年,我办事有不周到之处,他竟能反复多次提出来。如果大家能仰慕学到徐元直精神的十分之一,能够象董幼宰那样勤勤恳恳,为国尽忠,那么我就可以少犯过错了。

对教令中提出的“参署”,多数学者的理解是一种机构或制度。如,著名学者柳春藩先生认为:“参署”就是“丞相府里设置的参谋机构”[2]195。余明侠教授也指出:“‘参署’作为丞相的办事机构,就应该是集思广益之所,多提意见献计献策。”[3]313著名魏晋史专家朱大渭和梁满仓先生说:“刍建霸业之后,诸葛亮又实行参署制度,即让一些有识之士参与机要事务的议论与处理。”[4]428笔者认为,视“参署”为一种机制,是较为准确的理解,我们且称之为是一种参政议事的机制。

“参署”机制的创立,是为了“集众思,广忠益”,推广对国家忠诚有益之事。诸葛亮把这一举措提到忠于国家的高度,并形象地称赞这样做犹如扔掉破鞋而获得珠玉一样;鼓励官员们参政议政时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二、兼听则明,率先垂范,参署机制的推动实施

创建“参署”机制,是一个很有政治创新的举措。不过,设立“参署”要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首先要求居上位者兼听则明,从善如流;然后是要求下属出于公心,直言敢谏;要求同僚之间不要怕避嫌,怕得罪人,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来积极展开争辩。也就是说,“参署”机构要求上下级双方、同僚之间在议政决策时都出于公心,胸怀坦荡。这是实施“参署”机制的基础,是“参署”机制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诸葛亮深知,诤臣难得,直言敢谏不易;人心难尽,敞开心扉交流不易。他深知,“参署”机构的实施能否收效,关键在于大权在握的自己。为了使“参署”机构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身为丞相的他首先表明态度,做出表率,便多次表白自己是能够虚心听取下属的不同意见的。史书中除《与群下教》外,还有《又与群下教》《与参军掾属教》两篇对属僚的教谕,一再表明他对于不同意见和直言规劝的欢迎态度;一再鼓励属下提出不同的意见,鼓励下属畅所欲言,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以便在争论中获得正确的意见。

在《又与群下教》中他说:“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闇,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1]980诸葛亮回忆说,当年与崔州平成为朋友,他常常指出自己做事的得失,后来又结交了徐元直,他给了很多启发和教诲。之前与董幼宰共事,每次他都是畅所欲言;之后又与胡伟度共事,他也多次直言规劝阻止。而自己都能和他们友好相处,“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

在《与参军掾属教》中,他强调个人的才智是有限的,而自己“任重才轻,故多阙漏”,必须集思广益,而董和“每言辄尽,数有谏益”;这样才是“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5]32

崔钧(字州平)、徐庶(字元直)是诸葛亮年轻时在隆中的好友,董和(字幼宰)、胡济(字伟度)是他现在的下属。诸葛亮列举出过去和现在与这四个人相处、以及他们“数有谏止”而“始终好合”的事例,说明采纳真言、听从规劝是自己一贯的作风。他鼓励下属直言,提出不同意见,表示绝不会因此挟嫌嫉恨。

在两次教令中诸葛亮都提到年轻时的诤友崔州平和徐元直,究其原因是:隆中时朋友间真诚、坦率的相处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上下级和同僚之间能如此真诚坦荡、直言勉励。他在几次教令中都提到的董和,也是因为董和“每言辄尽,数有谏益”;对他与自己共事期间的真诚、坦率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诸葛亮渴望得到真诚坦荡、相互直言勉励的下级和同僚,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下属直言。

丞相府掾属杨颙的死,诸葛亮为之“垂泪三日”,则是表明他非常愿意听取不同意见,也是他十分惜爱直言敢谏下属的典型事例。

诸葛亮任丞相时,下属杨颙直接而大胆向诸葛亮指出,治国施政有规矩,应该各司其职,各行其事。史载:“(诸葛)亮尝自校簿书,(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后为东曹属典选举。颙死,亮垂泪三日。”[1]1083

杨颙指出,诸葛亮作为丞相管得太宽、太琐碎,越权了。诸葛亮真诚地感谢他,并提拔了他。杨颙死时,他伤心地哭了。在《与张裔蒋琬书中》他说:“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1]1082再一次表达了对失去敢于直言进谏官员的悲痛,也再一次表明自己欢迎直言、集思广益的胸怀。对此,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曾作诗赞曰:“恸哭杨颙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6]

三、直言敢谏,政风开明,参署机制的有效发展

身居上位的诸葛亮,出于公心,胸怀坦荡,兼听则明,从善如流。他的多次表白和表率作用大大推动了“参署”机制的施行,蜀汉政风得到很大改观,群臣纷纷主动建言、献策,敢于直言劝谏。史书记载了很多诸葛亮征询下属意见时下属的坦诚相告,以及群僚直言劝谏的事例。

刘备与曹操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他征求杨洪的意见,并加以采纳。杨洪因此也得到诸葛亮的赏识,“表洪领蜀郡太守”[1]1013。

刘备伐吴失败,蜀吴关系紧张,刘备病逝,“诸葛亮深虑(孙)权闻先主俎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邓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良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1]1071邓芝主动向诸葛亮指出吴蜀关系面临的问题,他的毛遂自荐,解除了诸葛亮在重申与吴和好上的困惑。

南中叛乱,“诸葛亮将自征之,(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1]1009诸葛亮没有采纳王连的谏阻,也不去挫伤他的诚心恳切,为此专门停留了一段时间,才起兵南征。

为了南征的顺利,行前他特去向曾在南中越西郡任过太守的马谡寻求良策,“今可更惠良规”。马谡分析了南中的状况,献上“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之策。诸葛亮欣然采纳,并以为南征教令,取得“赦猛获以服南方”的效果[1]983。

在南征回兵途中,诸葛亮得知叛逃到魏国的孟达对自己仍然抱有好感,就想写信去引诱他作为北伐的外援。费诗在场得知,进谏说:“孟达小子,昔事振威(刘璋)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以书邪!”诸葛亮没有认同也没有反对他的说法,“默然不答”。最后还是给孟达去信,进行劝降,可惜没有成功[1]1016。

他北伐率兵离开成都,需要一个才德兼备的人任丞相府长史,代他处理相府日常事务。他准备任用张裔,是否妥当,就去征求下属杨洪的意见。杨洪说:“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用,然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1]1014杨洪认为张裔处事欠公平,难以单独担任。诸葛亮听取了他的意见,于是派“方整有威重”的“(蒋)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1]1075。

北伐驻军汉中,关于出兵的策略诸葛亮“与群下计议,(魏)延曰:‘闻夏侯楙少,主胥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1]1003诸葛亮“以为此悬危”,没有采纳,但是仍然器重魏延如前,后曾“任为先锋”。

街亭之败后,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蒋琬认为“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表示了不同的意见。诸葛亮没有责备他,而是流着泪解释说:“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1]984强调了不能因人废法,否则难以完成北伐大业。

对于街亭之败,诸葛亮除上《街亭自贬疏》外,还下《劝将士勤攻已阙教》的教令,要求“自今已后,诸有忠虑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1]923为了扭转首次北伐的败局,他采取了一系列强兵措施,同时号召部下,凡是忠心报国的将士,要勇于经常指出他作为主帅的缺点错误,这样统一大业才能很快成功。

这一系列史实说明,在施政治国中,在南征北伐时,由于诸葛亮身体力行贯彻实施“参署”机制,一再鼓励僚属在参政议事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蜀汉朝堂出现了一批能说真话,敢说真话的臣僚。属僚们有的主动建言,有的大胆谏止,有的坦诚回答咨询,有的主动献计献策,纷纷提出各种意见建言,逐渐形成一种“集思广益”的政治氛围。这一系列史实说明,诸葛亮始终虚心纳谏,坚持“集思广益”,无论这些建言正确与否,他都一一听取,分别处理、对待,或听从、或解释、或沉默、或赞许、或奖励;对于发表意见的下属,无论他们的意见是否赞同或反对自己,他都从不嫉恨、打击报复,器重如前、信任依旧。

北伐前夕,诸葛亮上疏《出师表》,谏言刘禅“开张圣听”,正是“参署”上升到国家层面行政议事机制的表达。诸葛亮胸怀“兴复汉室”的理想,以诚挚的态度,虚怀若谷的胸怀,专门创设“参署”机制,并一而再的发出指令,首先要求自己,同时要求参政行事的僚属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采纳有益的意见,以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因“参署”机制留下的“集思广益”这一成语,是他尽忠尽职的肺腑之言,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对下属的期望,也是他施政的经验之谈。诸葛亮创立“参署”机构,努力在施政治国中寻求更多更有益的意见和办法,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史称:“彼治国之体,当时既肃整,遗教在后,及其辞意恳切,陈进取之图,忠谋謇謇,义形于色,虽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1]936

由上可观,诸葛亮的确不愧为一位有民主创新精神的杰出政治家。

猜你喜欢
集思广益直言丞相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大小相形,巨细反衬——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直言才见真风骨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英语阅读课充满生命气息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质量
班主任工作中的三“心”两“宜”
不易